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印度增兵10000,目標是喀什?中國不慌,印外長坦言「兩敗俱傷」

2024-03-16軍事

印度增兵10000,英國智庫狂言,建議「奪取新疆重鎮喀什」,面對來勢洶洶的印軍,中國為何一點不慌?印度外長坦言:中印沖突,只會兩敗俱傷!既然如此,印度為何還主動挑起沖突?

印度增兵10000,莫迪親自竄訪藏南

2024年已經快要過去四分之一,台海局勢越來越危險,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也愈發惡化。但就在這種時候,印度人也來跟著湊熱鬧了:

繼前不久宣布加大對中國在印企業的打壓力度,甚至莫迪本人都跑到藏南地區後,印度國防部也跟風宣布,要在中印邊境增兵1萬。

而英國老牌智庫「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對此表示, 未來五年內,中印之間必有一戰,而印度的戰略目標,甚至包括占領新疆西部重鎮喀什。

好吧,筱林承認,一下子聽到那麽多訊息,其中有些還明顯過於離譜,確實有點亂,這裏讓筱林一條條來捋。

首先,印度真的要往中印邊境增兵一萬?

對於這個訊息,筱林在前幾天其實就已經報道過,可以確保訊息的真實性。具體來說,印度是要往自己與中國接觸的北阿坎德邦與喜馬偕爾邦之間部署這一萬人。

特別需要註意的是, 這一萬人並非普通的邊防部隊,而是一支全新組建的軍級機動作戰部隊。

而在軍事上,往邊境地帶部署一支萬人組成的軍級機動作戰部隊,只意味著一件事: 這個國家,準備對鄰國展開戰爭。

英國智庫謀劃:印度可奪取中國喀什

但中印邊境不是平靜了好幾年了嗎?相關軍級會談也談的一直不錯,印度這又是在犯什麽渾?

筱林註意到,著名地緣政治專家金燦榮,就在近日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其一,印度大選下個月就要舉行,莫迪政府這是在利用邊境問題炒作自己的「強硬」態度;

其二,北阿坎德邦與喜馬偕爾邦地區與中國不存在邊境爭議,因此也不是過往印度軍隊的重點防範地區。 但如今中印邊境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印度軍方也有全面加強邊防,對上也好交代的意思。

但要達成以上兩點目的,只需部署成本更低的邊防部隊即可,為何是一支規模浩大、「造價」不菲的軍級機動部隊?

等到筱林開啟地圖,找到北阿坎德邦與喜馬偕爾邦的具體位置,這才明白印度人的真正想法:

這兩個邦,正位於尼泊爾西部到印控克什米爾之間,屬於中印邊界地帶的西部,差不多是與中國發生沖突的拉達克地區的正下方,但與拉達克地區又尚有一段距離。

也就是說, 印度軍方是在拉達克地區的右後側部署了一支「奇兵」,一旦中印在拉達克地區發生全面沖突,這支機動部隊就可以快速前出,包抄中國軍隊的左翼。

而這種「動真格」的部署只能證明一件事: 與中國發生全面戰爭這件事,印度人的確是認真的。

或許也是被印度這種「動真格」的部署嚇到了,英國老牌智庫「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這才憂心忡忡的表示, 2025年到2030年,中印必有一戰,而印度的終極戰略目標,是占領新疆西部重鎮喀什。

英國人怎麽會認為印度要打下喀什?

筱林註意到,報告給出的理由, 是因為喀什是中國和伊朗、巴基史坦陸上能源輸送路線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與中亞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的關鍵連線節點。

而拉達克地區,自古就是從青藏高原進入新疆地區的天然走廊。只要印度從這裏出發,拿下喀什,那麽中國與印度戰爭談判的重點,就會從拉達克地區退到喀什地區。

一場戰爭,在打響之前,就必須想好怎麽結束。印度並不指望能吃下整個西藏,更不想與中國從此一直互相為敵。所以以喀什作為交換,換取中國承認印度對拉達克地區的徹底占領,這樣一能達成印度的既定目標,二能讓這場戰爭以中國能忍受的方式「體面」的結束,三能從此切斷新疆與西藏西部的聯系,四也能對巴基史坦與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構成重大威懾,甚至切斷中國在印巴沖突時支援巴基史坦的通道。

筱林感嘆,英國人替印度人想好的這套方案,是真的絕了。

但,這會不會就是英國智庫為蹭流量故意亂說的?

很不幸,筱林註意到,對於這種判斷,印度和美國的高層都給予了認可:

印軍前參謀長委員會主席納拉瓦內上將對此表示, 雖然他並不認為中印在未來五年內會發生重大沖突,畢竟台灣在中國眼中是最重要的,但拉達克東部對中巴關系太過重要,中印雙方都有充分的動機確保該地區局勢有利於自己一方——這就意味著,當矛盾真的尖銳到一定程度時,中印確實都有開戰的理由。

另據印度【印刷報】3月13日報道,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於當天釋出2024年威脅評估報告稱, 「印度長期面臨與中巴兩國發生武裝沖突的威脅」。而具體到中印沖突上,該報告認為,「雙方部隊間零星沖突或導致誤判並升級武裝局勢」。

而筱林註意到,這份報道中還提到這樣一種說法:印度專家認為, 印度實力正提升並加緊追趕中國,因此中方或無意卷入沖突。

也就是說,印度方面可能產生了這樣一種誤判:只要自己對中國表現出愈發咄咄逼人的架勢,害怕事情鬧大的中國,就越沒有「得罪」中國的意願。

這種心理邏輯,似乎的確能解釋印度國防部現在的這出增兵戲碼。

印度增兵唬人,但中國絲毫不慌

好吧,無論印度政府到底存在著怎樣的考量,這道增兵令,印度人的確是做出了。那麽接下來,該怎麽回擊印方這種咄咄逼人的行動,才是更需要我們重視的。

而對於這件事,金燦榮教授,卻是已經給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印度要增兵,那我們也增,不就完了?

筱林認為,雖然這種回答相當「簡單粗暴」,但也的確直接指出了印度人似乎還沒意識到的一個問題:

所謂增兵,難道就只是簡單的增加人數嗎?

事實上但凡關註過2020年流血沖突事件的人都應該還記得,在當年冬季,為虛張聲勢,印度軍方執行了其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對拉達克地區的增兵行動——近10萬大軍被印度政府趕到拉達克地區的雪山上上熬了一整個冬天。

但非常「遺憾」的是,這10萬大軍非但沒有嚇到中國,反而是接二連的暴露出印軍缺乏冬季禦寒衣物、技術裝備老舊、甚至沒有適合高原山地作戰的坦克等等醜聞,反倒是把印軍戰鬥力的拉跨展現在全世界面前。

那麽敢問印方,你們現在新增的這一萬人,在這方面真的有進步了嗎?

而相比之下,在2020年完勝印度人的中國西部軍區,在這幾年戒驕戒躁,戰鬥實力又上了好幾個台階。

比如在2020年沖突期間,我方派出的坦克部隊,就包括一些古老的88式坦克。這是因為在我們原本的預想中,中國西部方向發生大戰的可能性比東部台灣方向低,因此很多還沒淘汰完的老舊裝備,都是放到西部軍區「養老」。

結果印度這一鬧,反倒是給了我們加速西部軍區技術裝備大換裝的理由 。筱林註意到,我軍最適合高原作戰的15式坦克,就在2020年流血沖突後加快了在西部軍區換裝的步伐;而對標美制「標槍」飛彈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也在去年優先裝備了新疆軍區某合成團。

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甚至要感謝印度人,加快了中國軍隊技術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

筱林註意到,在15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也正面回應了印方的增兵舉動:

我們要求印方停止采取任何導致邊界問題復混成的舉動,切實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軍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樣的回答,得體又堅定,展現的是中國絲毫不慌的自信。而至於要打到喀什?筱林只有一句話:有種就來試試。

蘇傑生清醒認識:中印沖突,只會兩敗俱傷

事實上筱林註意到,也並非所有印度高層都如印度國防部那樣咄咄逼人。據「今日印度」當地時間3月12日報道,印度外長蘇傑生於近日在一次談話中表示, 中印兩國若發生沖突,只會「兩敗俱傷」。

蘇傑生能如此清醒的認知到中國的強大,而不是如很多印度人那樣,真覺得上海不過就是「小孟買」,這確實讓筱林感到欣慰。更難能可貴的是,就中印邊境緊張關系,蘇傑生居然還提到了「公平合理、遵守承諾」這八個字:

蘇傑生表示, 越早解決中印邊境問題,就越對中印兩國有好處。 而中印兩國已經就相關邊境問題簽署了和平協定,那麽尊重這些協定,承認實際控制線,並且不尋求改變現狀,才是中印雙方尋找解決方案時必須遵循的第一要務。

而在實際控制線上部署那麽多軍隊,這顯然不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過去四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邊境線上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對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

在對華問題上,印度外長居然帶頭與印度國防部唱反調?這可真是難得一見的稀罕事。但筱林也並不認為,一向為印度利益滿世界沖鋒陷陣的蘇傑生,正打算在這件事上胳膊肘往外拐。

其在印度人中難得的願意「說人話」,主要有兩種可能:

其一,這可能是可能是全世界都有的官僚部門利益矛盾 ——

印度外交部不希望軍方主導中印邊境問題。

其二,蘇傑生是在替印度總理莫迪說話 ——

莫迪雖然樂得利用「中國威脅」在國內制造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從而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但莫迪真正的「賣點」,在於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

但很顯然,一旦真的開打,印度就必須轉為以應對中國的戰爭危險為重點,經濟高速發展勢頭由此斷送。若之後再沒打贏,那更是徹底萬劫不復。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唯有蘇傑生這種總覽印度外交大局的人才能意識到的風險:

雖然經常犯下傲慢自大的毛病,但印度外交總體來說,確實是做到了獨立自主,根據自己的利益在東西方之間自由的反復橫跳。

而一旦與中國大打出手,印度與中國的梁子也就徹底結下,無論輸贏,印度都必須向美國靠攏,與俄國的關系也將面臨站隊時刻。

無論如何,印度自認為,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必須足夠靈活,很多東西,處於「鬥而不破」的局面,才是最好的。

筱林坦誠,與西方國家不一樣,印度人表現正常的時候,他們的思維模式,確實頗有東方智慧的風範。當然這樣的智慧時刻,也確實極大增加了我們處理相關邊境問題的難度——如果印度真要拿下喀什,那我們以一場快速而漂亮的新自衛反擊戰把印度人打疼,就算其之後要倒向美國,那也是利大於弊。

總而言之,筱林認為,印度人確實在增兵中印邊境,需要引起我們在戰術上足夠的重視;但在戰略上,所謂攻打喀什的說法,並不需要太當真,畢竟在西方看來,中印鬥的你死我活,都把對方當做最致命的對手,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