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哪來的?

2024-10-06軍事

一、

我曾經撰寫了許多關於人民軍隊的文章,從文化、制度、政治和經濟等多個角度探討了其崛起與壯大的原因。然而,有一個重要方面我一直沒有觸及,那就是「武器裝備」。今天,在這個建軍節,讓我們一同回顧人民軍隊在武器裝備上的演變歷程。

最初,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即使是多年後的今天,僅從遺留下來的史料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當時戰士們的無奈與辛酸。

1927年9月,當教員率領秋收起義余部向井岡山進發時,這支隊伍僅有約600人和700余支槍,可謂小得不能再小。但正因為槍比人多,教員才能抽調出100支槍,送給井岡山的袁文才和王佐,以換取在山上立足的機會。

到了次年的4月,教員與朱老總會師,共同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此時,隊伍已擴充至6000多人,實力顯著增強。

然而,即便如此,紅四軍的槍支數量依然捉襟見肘——

紅28團擁有近千支長短槍;

紅29團則只有300支,其中還有100支是廢棄無法使用的;

紅31團大約有600支槍;

而紅32團僅有300余支。

這一時期的井岡山,從「槍多人少」轉變為「槍少人多」,堂堂6000余人的紅四軍,卻只有2200支槍。這意味著真正具備完整戰鬥力的戰士不過兩個團,其余近4000人只能依靠大刀長矛等冷兵器輔助作戰。

由於缺乏後勤工業支持,「搶」成為稀缺資源。

有槍就意味著有地位、有立功機會;反之,沒有搶遇到敵人連自保都成問題。因此,不論是軍事主官、各級政委還是黨支部,都難以公平分配這些寶貴資源。這種狀況導致了紅四軍內部盛行山頭主義和濃厚的軍閥氣息。槍支的稀缺甚至引發了內部的矛盾和沖突。

例如,袁文才和王佐在迎接教員上井岡山時,因為手中掌握著幾百支槍,並且向紅四軍借了4門迫擊炮卻未歸還,這一行為被湘贛邊界特委認為有不軌之嫌。於是,他們調動紅軍將其剿滅,奪取了這些武器。

直到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才正式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將「私藏槍支、子彈、銀錢」視為反革命行為進行嚴厲批判和整肅。同時,會議重新規定了部隊的編制與槍支配備標準——

每個營設四個連,每連配備75支長槍。

每團設一個特務連,與步兵連一樣配置75支長槍。

此外,每團另設機關槍連和迫擊炮連,各配40支長槍。

非戰鬥所需的短槍分配如下:每連6支,營部3支,團部5支,軍部6支。

透過「古田會議」的調整和整頓,由於槍械匱乏而引發的內訌得以暫時平息,使紅四軍真正成為了一支由黨領導的軍隊。

然而,即便內部矛盾被壓制下去了,但作戰依然面臨嚴重的武器短缺問題。如果無法找到增加槍械數量的方法,這些內部矛盾可能會再次爆發,而革命勝利也將遙遙無期。那麽該怎麽辦呢?

在這種背景下,教員和朱老總帶領紅軍探索出了兩種獲取武器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整合現有兵工廠,從而建立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體系。

早在武裝革命初期,江西工農革命軍第七縱隊和第九縱隊就在江西吉安建立了養金山修械所。這間修械所有80余名成員,負責修理各類槍械以及熬制土硝等工作。

在幾乎同一時期,江西於都的第十五縱隊成立了橋頭修械所,由黨組織負責人陳玉書和李茂生等人領導。同時,他們還建立了平安修械所。後來,這兩座修械所與閩西的幾家修械所合並,形成了江西省修械處,共有120多人參與其中。

此外,贛州的龍頭修械處和興國的白石修械廠等小型兵工廠也肩負著維修槍支、保障紅軍作戰的重要任務。

1931年秋天,中央軍委決定將各地的小型兵工廠集中遷移到江西興國,並在官田村設立了中央紅軍兵工廠。

這家兵工廠擁有450名工人,下設槍炮科和彈藥科。槍炮科進一步細分為制造股、木殼股、牛皮股和刺刀股,負責生產各種槍支零部件;彈藥科則包括炸彈股和子彈股,專門生產各類彈藥。

在接下來的兩年半時間裏,官田村的中央紅軍兵工廠共計生產或配置了4萬支步槍、40萬發子彈,同時還修理了100多門迫擊炮、2門山炮以及2000挺機槍。此外,他們還制造了6萬枚手雷和5000枚地雷,為紅軍提供堅實後盾。

1934年10月,當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這些兵工廠的工人們隨軍行動,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

另一方面,在戰場上繳獲敵方武器也是紅軍獲取裝備的重要方式。

雖然具體數量難以統計,但根據艾德加·斯諾在1936年存取陜甘寧邊區後的記載,他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提到:

「紅軍聲稱他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槍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彈藥,是從敵軍那裏奪來的……我看到的正規軍基本上是用英國、捷克斯洛伐克、德國和美國機關槍、步槍、自動步槍、毛瑟槍和山炮裝備起來的,這些武器都是那些國家大量賣給南京政府的。」

這段話清楚表明,戰場繳獲是紅軍獲取武器彈藥的重要來源,而兵工廠則起到了關鍵補充作用。

二、

全面抗戰爆發後,人民軍隊迅速壯大,與各界愛國同胞緊密結合。到1938年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人數已經從最初的5萬人發展到18萬人。在抗戰勝利前夕,這一數位更是突破百萬,實作指數級增長。

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初期,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武器短缺問題。盡管士兵人數不斷增加,但槍支彈藥的供應卻遠遠跟不上步伐。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擁有槍械的八路軍士兵鳳毛麟角,大多數戰士只能依靠大刀、長矛和土槍等簡陋武器應敵,這導致了慘重的犧牲。

新四軍成立之初,更是面臨更為艱難的局面,後排士兵往往赤手空拳上陣,只能等待前排戰友倒下後撿起他們的步槍繼續作戰。

【遊擊隊歌】的第一句「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雖然彰顯了戰士們高超的射擊技巧,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八路軍和新四軍嚴重缺乏彈藥,他們必須每發必中,以避免浪費任何一顆寶貴的子彈。在這種情況下,補充槍支彈藥成為首要任務。

全面抗戰爆發不久,教員與朱老總以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名義,下令各師、旅、團以及遊擊隊和各大根據地迅速招募技術工人,設立修械所和彈藥廠,以解決修理槍支及生產彈藥的問題。

1938年10月,教員再次強調:「遊擊戰爭中的軍火供給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每個遊擊戰爭根據地都必須盡量設法建立小型兵工廠,實作自制彈藥、步槍和手榴彈,使得遊擊戰爭無需擔心軍火匱乏。」

在教員和朱老總的督促下,各部隊及根據地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兵工廠。截至1942年,有一定規模的兵工廠已遍布115師晉察冀根據地(12個)、120師晉綏根據地(7個)以及129師太行根據地(4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八路軍總部下轄的軍工部,還成立了華北敵後最大的黃崖洞兵工廠。

這些努力極大緩解了前線武器短缺的問題,為抗日戰爭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些兵工廠的生產能力究竟如何呢?

晉綏根據地的兵工廠產能相對較低,每年生產步槍還不到300支,手榴彈也只有三萬余枚。相比之下,晉察冀根據地的兵工廠稍微強一些,總共製造了1056支步槍、六十萬發子彈和三十萬枚手榴彈。

在眾多兵工廠中,黃崖洞兵工廠無疑是最為出色的。據軍工部長劉鼎的報告,這座兵工廠成立五年來,共生產了一萬多支步槍和擲彈筒、十萬發炮彈、數十萬顆地雷與炸彈,以及百萬發步槍子彈。

此外,劉鼎還召集技術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步槍,並繪制了詳細結構圖交給黃崖洞兵工廠副廠長劉貴福進行試制。

劉貴福結合捷克式、漢陽造和三八式步槍的優點,成功制造出一種重量僅3.36公斤、體積小且精度高的新型步槍。這種比普通步槍短十厘米的新武器,因為尺寸接近馬槍,被八路軍總部命名為「八一式步馬槍」,整個抗戰期間總共製造了一萬多支。

作為大型兵工廠的重要補充,各根據地的小型兵工廠則主要負責生產一些簡易武器——

他們將生鐵融化鑄造成西瓜大小的鐵雷,用以破壞日軍交通線;收集民眾捐獻的鐵壺,填裝炸藥制作成鐵壺雷;開采大塊石料並挖空中心填裝炸藥成為石雷;甚至利用各種陶器制作酒罐雷、碗雷和茶壺雷等簡易爆炸物。

前線戰士們收集到廢棄的彈殼,也會送回兵工廠進行重新加工。他們將這些彈殼整形、清洗並切口,然後再填裝底火、火藥和彈頭,使其變成可再次使用的復裝子彈。

總體而言,在全面抗戰時期,無論是何種形式或型別,只要能夠用來殺敵,八路軍和新四軍都會千方百計地加以制造。

在全面抗戰期間,各部隊和根據地的兵工廠累計生產了450萬枚手榴彈、20萬個各種型別的地雷、780萬發子彈、超過兩萬支長短槍以及900多門不同口徑的迫擊炮。

這些數據看似龐大,但由於缺乏工業裝置,獨立制造的武器遠不能滿足高強度戰爭的需求。於是,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依靠戰場繳獲來補充裝備。

那麽,他們從哪裏獲取這些武器呢?

答案並不是日軍,而是偽軍。

與影視劇中的描繪不同,真實的日軍戰鬥力非常強,從他們手中繳獲武器難度極大。

例如,在「百團大戰」期間發生的「榆遼戰役」中,陳賡指揮太嶽縱隊在山西榆社和遼縣一帶作戰,雖然擊斃和擊傷了一千多名日軍,並繳獲了21支步槍、一門迫擊炮和1240發馬步槍子彈,但同時也損失了45支步槍、21236發馬步槍子彈、14971發輕機槍子彈以及6727發重機槍子彈。顯然,這樣的交換比例對太嶽縱隊來說是一筆虧本生意。

相比之下,與偽軍作戰則要容易得多。

不僅可以消耗侵華日軍的實力,還能逐步壯大自己的力量。從羅榮桓領導下的山東根據地來看,僅八年時間就從偽軍手中繳獲了20.7萬支馬步槍、955門炮和1100挺機槍。這種情況在其他根據地也大致相同,否則不可能維持百萬大軍。

綜上所述,透過向偽軍繳獲武器、自制土雷以及各根據地兵工廠生產物資,共同撐起了全面抗戰的重要基礎。

八路軍和新四軍不僅在戰場上奮勇作戰,還積極發展市場經濟。他們透過物資交易,從日偽軍手中獲取武器。這一策略在【抗日經濟戰】和【四爺牛X】中都有詳細討論,這裏不再贅述。

三、

經過全面抗日戰爭的積累,到了解放戰爭初期,各個根據地已經建立了規模可觀的迫擊炮廠、手榴彈廠和修械廠等兵工廠,總數達到160座。

盡管這些兵工廠數量不少,但其生產能力仍不足以滿足解放軍的作戰需求。因此,西北和中原地區的解放軍在裝備方面相對落後,使得解放戰爭前兩年的戰鬥異常艱難。

然而,東北成為了解放軍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轉折點。

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擊敗日軍。同年年底,十萬解放軍進入東北地區。他們本打算請求蘇聯將日軍遺留的武器裝備移交給他們,但蘇聯以「與國民政府有約定」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並表示要將整個東北移交給國民政府。

不僅如此,蘇聯還把東北的主要工業裝置、日軍留下的大量武器裝備以及金銀貨幣當作戰利品運回國內,只留下一個滿目瘡痍的東北。剛進入東北的十萬解放軍陷入了無槍無錢、無根據地的困境。

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槍支彈藥的問題。經過深入分析,他們提出了兩種解決辦法。

第一種是尋找地下藏匿點。

在日軍占領東北期間,他們修築了大量秘密據點,並儲存了大量軍事物資,以備全面潰敗後的反攻之用。蘇聯進入東北之前,曾派遣一批中國人收集這些秘密據點的資訊,並憑借這些情報摧毀了最重要且堅固的一些據點。但由於這些據點數量眾多,蘇聯未能全部清除,大部份依然存在。

值得慶幸的是,這批負責收集情報的中國人中,有相當一部份後來加入了解放軍。

在解放戰爭初期,這些人的經驗和知識為解放軍提供了寶貴的資訊資源,使他們能夠找到並利用這些尚未被摧毀的秘密據點中的軍事物資。大量偽軍紛紛投誠解放軍,約有三萬日軍留在東北加入了解放軍行列。這三股力量匯總了他們所掌握的情報,解放軍據此得知了日軍秘密據點的大致位置。

於是,他們迅速出動,將這些據點中的武器悉數取回,並分發給戰士們使用。

第二種方式是「撿洋落」。

當日軍和偽軍潰退時,有些部隊撤離得非常匆忙,以至於許多槍支彈藥都遺留在營房、山頭和駐地。解放軍派出工作隊,四處搜尋,把這些來不及帶走的武器裝備收集起來。

這就是所謂的「撿日本的洋落」。

隨著解放戰爭愈演愈烈,蘇聯意識到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已經倒向美國,為鞏固其在東北的利益,需要對解放軍提供一定支持。

利用這一契機,林彪以個人名義致信史達林,請求蘇聯移交一部份日軍留下的槍支彈藥。史達林收到信後表示同意。

於是,林彪用這些從蘇聯手中接過來的日制槍支彈藥武裝了30個步兵團和2個山炮營。

這便是「撿蘇聯的洋落」。

透過挖掘隱藏的武器和搜集遺棄物資,東北解放軍迅速用日式槍支彈藥武裝自己,大幅提升了戰鬥力,其實力遠超抗戰時期。

更為重要的是,東北解放軍還收集到了700余門大小火炮,以及65輛坦克和牽引車,從而史無前例地組建起自己的炮兵部隊。大炮被譽為戰爭之神,這支炮兵部隊在與國民黨決戰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然而,「挖窖」和「撿洋落」終究只是權宜之計,要持續推進解放戰爭,還需源源不斷地獲取槍支彈藥,而最可靠的方法便是自給自足,自行生產。

在東北稍微站穩腳跟之後,他們立即著手開展這項工作。盡管蘇聯運走了東北的大部份工業裝置,但由於運輸能力有限,還有不少裝置散落各地——東邊堆積了一批鋼管,西邊存有一台機床,南邊是一座廠房,而北邊則保存著一些資料。1946年8月,東北軍工部將散落在各地的工業裝置重新整合,在琿春、興山、雞西、佳木斯和哈爾濱等地建立了14個大型兵工廠。同時,各軍區也紛紛將轄區內的工業裝置集中起來,設立修械所和小型兵工廠。

到了次年11月,東北局決定將所有軍區的修械所和兵工廠統一劃歸軍工部管理,並任命何長工為部長、伍修權為政委,以實作對整個東北軍工產業的統一領導。經過一系列建設與整頓,到1948年初,東北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軍工生產體系,為解放戰爭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考慮到當時東北在全國工業中的領先地位,可以說,這一體系是全中國最先進且生產效率最高的。

有了堅實的後方保障,前線的大炮威力得以充分發揮,使得東北解放軍戰無不勝,不斷收復失地。在1948年9月爆發的「遼沈戰役」之前,東北解放軍已經裝備精良,共計12個縱隊、36個師、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1個炮兵縱隊、1個炮兵旅、1個鐵道兵縱隊和1個戰車團,總人數達70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炮兵縱隊,下轄8個炮兵團,加上每個縱隊下屬的1個炮兵團,使得整個東北解放軍擁有2370門大炮。這些大炮成為決定遼沈戰役成敗的重要因素。

在義縣阻擊戰中,林彪動用了4個炮兵團,而國民黨方面僅有8門山炮,這種絕對性的火力壓制讓敵人難以招架。而在塔山阻擊戰中,林彪采用「三線兩群」的火炮部署策略——

第一線布置團屬輕型火炮,第二線布置師屬火炮,而第三線則布置重型火炮。第三線又細分為兩個火力群,第一個群配備12門野榴炮和5門高射炮,第二個群則擁有14門野榴炮和4門高射炮。「我不關心傷亡人數,我只要塔山,」林彪的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對火炮力量的信心。強大的火力支持,讓他在戰場上如虎添翼。

在錦州戰役中,林彪更是調集了近千門重炮,這一舉動無疑增強了解放軍的攻勢。

挖掘地窖和撿拾戰利品,使得解放軍在東北站穩腳跟,建立起自己的軍工生產體系。這些努力為解放東北奠定了堅實基礎,而火炮則成為遼沈戰役及稍後平津戰役勝利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在1947年初,華東局派遣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朱毅前往大連,透過旅大地委書記韓光與蘇聯紅軍進行交涉,全盤接管了大連的化工廠、機械廠、鋼鐵廠和汽鍋廠,並組建了一家大型軍工企業——大連建新公司。

由於大連建新公司隸屬於華東局財經委員會,其生產的大部份軍工產品透過渤海海路和山東陸路供應給華東解放軍使用。

在1948年11月爆發的淮海戰役中,粟裕指揮華東解放軍發射了超過30萬發炮彈,其中有20萬發來自大連建新公司,占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二。

戰後,粟裕感慨道:「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不可或缺的是山東民工的小推車和大連生產的大炮彈。」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北推動了三大戰役的勝利,從而加速了全國解放行程。

四、

回顧人民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繳獲敵方武器一直是重要的一環。然而,從1927年建立小型兵工廠到1947年整合東北軍工體系,這條自主發展的脈絡同樣不可忽視。

盡管在三大戰役之前,自主生產的武器裝備並不占主流,但長達20年的軍工經驗至少證明了兩點: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先進生產力,是名副其實的工業黨。

人民軍隊一直致力於建立獨立自主、不依賴外界援助的軍工體系。

這兩項任務,無論是滿清、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未能完成,因此他們相繼走向了衰敗。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成功地實作了這些目標,才有資格在1949年迎來了新的歷史使命。

憑借著二十多年的軍工經驗和地方工業發展的積累,新中國成立後,以全國之力推進工業化,並迅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這實際上是一種歷史的延續,是刻在民族骨子裏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