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拿破侖時代法國騎兵分類和制服詳解

2024-07-22軍事

在拿破侖時代,雖然步兵是地面作戰的主力,但騎兵在作戰中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拿破侖曾經說過:「騎兵在戰前,戰時和戰後都很有用」。騎兵可以用來發現敵人和追擊敵人,成功的騎兵屏障可以讓敵方無法獲知已方軍隊的位置和資訊。在1906年法國和普魯士的作戰中,法國元帥繆拉率領的騎兵在10月28日包圍了普魯士親王霍恩洛厄的部隊,俘虜了約10000人和64門火炮。10月29日米爾豪將軍率領的700名輕騎兵俘虜了近40000名普魯士人。拉薩爾將軍的率領輕騎兵出現在斯泰丁要塞,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這座要塞,並俘虜了約5000名守軍。

拿破侖擔任第一執政時,就決定要將騎兵打造成一支強大的突擊力量,既能沖垮敵軍前鋒,又能保持追擊和偵察能力。不過相對於步兵,打造一支騎兵需要花費大量費用,比如騎兵的裝備和馬匹都很昂貴等等,所以拿破侖的騎兵總數量保持在步兵的六分之一,不過在決戰時,這一比例會提高。

●1805年奧斯特利茨,騎兵11,280人,步兵58,650人,為1:5.2

●1809 年瓦格拉姆,騎兵 29,025 人,步兵141,845 人,為1:4.9

●1812 年博羅季諾,騎兵 28,500 人,步兵88,350人,為1 : 3.1

●1813年萊比錫,騎兵41,300人, 步兵151,300人,為1 :3.5

●1815年滑鐵盧,騎兵15000人,步兵52000人,為1:3.4

組織結構

法國騎兵的編制從高到低為團,中隊和連。拿破侖擁有2個碳烯槍騎兵團,12到15個胸甲騎兵團,15到30個龍騎兵團,7到8個槍騎兵團,7到15個驃騎兵團和15到31個獵騎兵團。2到3個團組成旅,2到3個旅組成師,2到3個師組成騎兵軍。

騎兵團是一個行政和戰術單位,由一名騎兵上校指揮。

1個團的人員包括:1名上校團長,副團長(如果有6個及以上中隊配置),1名少校,1名軍需官,2名中隊長(Chefs d'Escadron),2名少校副官,1名少校助理,2名第二助理(Sous-Aides),2名第二副官(Adjutant-Sous),0到4名馴鷹手和護衛。非戰鬥人員:外科醫生和助手,鐵匠,木匠和號手。

團通常由4個騎兵中隊組成,1812到1813年間,有些團擴編到6到7,甚至8個中隊。不過在長期作戰中,團的戰鬥力越來越弱,中隊有時會低於規定的數量。比如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44個騎兵團共有153個中隊,平均每個團3.5個中隊。

團的4個中隊的理論兵力為700到800人,但隨著時間推移實際上兵力會少得多。比如在1805年9月渡過萊因河時,8個胸甲騎兵團平均每團只有484人。1805年12月在奧斯特利茨,每個胸甲騎兵團只有317人,這說明四個月的作戰中,胸甲騎兵團減員為35%。相比之下25個領騎兵團的減員為40%,7個驃騎兵團的減員為25%,9個獵騎兵團減員為32%。

中隊

中隊是騎兵的基本戰術單位,相當於步兵的營。

1個中隊由2個連組成,每個連由一名騎兵上尉指揮,其中資深的騎兵上尉兼中隊長,所以4個中隊只有2名中隊長。

中隊的理論兵力為200到250人,但隨著作戰退休,中隊人數急劇變少,比如1809年在瓦格拉姆,法國的209個中隊,平均每個中隊只有139人。1812年在博羅季諾,平均每個中隊只有97到98人。

騎兵連是最小的行政和戰術單位。

1805到1807年1個連的構成:1名上尉連長,2名中尉,1名軍士長(Marechal-des-logis Chef),中士(Marechal-des-logis)(胸甲騎兵為2名,龍騎兵為4名),1名軍需(留守後方),下士(Brigadiers)(胸甲騎兵4名,龍騎兵8名),號手(胸甲騎兵1名,龍騎兵2名和1名鼓手),騎兵(胸甲騎兵為74名,龍騎兵為72名騎兵和46名下馬騎兵)

1815年3月27日法令組建的連隊(滑鐵盧戰役前幾周):1名上尉連長,1名中尉,2名少尉,1名軍士長,4名中士,1名軍需(留守後方),8名下士,2名號手,騎兵(龍騎兵,列騎兵,槍騎兵和驃騎兵為58名,胸甲騎兵為72名)。

精英連

每個騎兵團的第1連(胸甲騎兵和碳烯槍騎兵除外)被稱為精英連,只有勇敢,強壯和經驗豐富的老兵才能加入,他們都騎著黑色馬匹。有時精英連會從騎兵團中抽調,擔任元帥的護衛。元帥也會從幾個團的每個精英連抽調15人來組成護衛。

工兵

工兵是龍騎兵團和驃騎兵團的精英連一部份,他們負責開辟道路,建立營地和守護團旗。每個團有10名工兵(1名中士,1名下士和8名士兵)。

拿破侖時代法國騎兵分為:胸甲騎兵,碳烯槍騎兵,龍騎兵,槍騎兵,驃騎兵和獵騎兵。

胸甲騎兵

胸甲騎兵(Cuirasiers)得名於他們的穿戴的胸甲。

胸甲騎兵屬於重騎兵,是中世紀全甲騎兵的繼承者。胸甲騎兵出現在16世紀中後期,當時身穿四分之三的盔甲,武器包括手槍和長劍。隨著火槍的發展,盔甲的作用逐漸變小,到18世紀胸甲騎兵只剩下胸甲和背甲。到法國大革命期間,除了奧地利外,很少有重騎兵佩戴胸甲。

拿破侖在1801到1803年重新組建了廢棄了半個世紀的胸甲騎兵,並裝備胸甲和背甲。拿破侖組建了12個胸甲騎兵團,這些團只接收最強壯和最高大的騎兵(身高平均172厘米),編號為第1到12胸甲騎兵團。每個團為4個中隊 ,每個中隊200人。1807年每個團增加為5個中隊,兵力為1040人。1809年組建第13團(前身是第1臨時重騎兵團),1810年組建第14團(前身是第2荷蘭胸甲騎兵團)。所以拿破侖的胸甲騎兵部隊共有14個胸甲騎兵團和2個碳烯槍騎兵團。

武器

胸甲騎兵的武器包括直馬刀和兩支手槍。胸甲騎兵的馬刀為直的或略微彎曲,長度在95到97厘米不等。雖然有手槍,但只有20% 的騎兵配備手槍。1812年胸甲騎兵開始配發碳烯槍。但從一些插畫上來看胸甲騎兵很少攜帶碳烯槍作戰。

盔甲

胸甲騎兵的金屬盔由鋼制成,上面配有黃銅雞冠狀裝飾物,並搭配黑色馬鬃(號手為紅色或白色)。下部包裹黑色牛皮頭巾,黑色帽檐有黃銅鑲邊,黃銅鱗片裝飾的下巴帶。頭盔左側有一個高高的紅色羽飾。

胸甲和背甲為拋光鋼制,皮制肩帶上有黃銅鱗片裝飾。胸甲可以抵擋馬刀和長矛攻擊以及火槍和手槍的遠距離射擊。最初胸甲目的是抵禦近距離火槍射擊,不過實際上只能抵擋30到60步火槍和手槍的射擊。胸甲很重,所以需要強壯的人穿戴,而且胸甲和胸甲和背甲必須綁的非常緊,而且如果從馬上摔下來,盔甲會向上頂,對頭部造成傷害。夏天穿著胸甲很不舒服,所以在1809年許多年輕的胸甲騎兵丟掉了胸甲。而且胸甲價格昂貴,在1815年因為沒有足夠時間制造胸甲,滑鐵盧戰役中,第11團都沒有裝備胸甲。

制服

胸甲騎兵上身穿深藍色夾克,肩章為紅色。衣領,燕尾折返和袖口為團顏色。

胸甲騎兵下身正常是穿羊皮或鹿皮制成的馬褲,顏色為白色。胸甲騎兵還會穿厚重的布制馬褲,名為套褲(Surculottes),許多人在野戰,行軍和戰鬥情況下把套褲穿在白色馬褲外,或直接穿套褲。套褲的兩側有紐扣扣緊,然後塞進馬靴內。套褲由羊毛或亞麻制成,顏色有米色,棕色,棕灰色,淺灰色或深灰色。由於重量和紐扣問題,之後推出了更輕的套褲,並在大腿內側和底部用黑色皮革加固防止磨損。新套褲顏色為灰色,藍色,紅色和綠色不等。在1812到1815年的作戰中,灰色無紐扣,帶橙色或紅色條紋的套褲比較常見。

胸甲內襯,也就是胸甲和制服之間的布料為白邊紅色。

胸甲騎兵的高筒馬靴有兩種,作戰時穿軟馬靴,閱兵遊行穿硬馬靴。他們的羊皮為白色,邊緣是團顏色。

左:第11團,右:第5團

胸甲騎兵團的制服顏色:

碳烯槍騎兵

碳烯槍騎兵(Carabiniers-à-Cheval)的得名他們最早使用的碳烯槍。

碳烯槍騎兵起源於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1679年12月26日規定每個騎兵連中的2名騎兵裝備線膛碳烯槍,被稱為碳烯槍騎兵,而且軍餉高於普通騎兵。1690年10月29日路易十四命令將碳烯槍騎兵組建騎兵連,每個騎兵團有1個碳烯槍騎兵連。1693年11月1日路易十四命令將碳烯槍騎兵連集合組建成一個騎兵團,被命名為「皇家碳烯槍騎兵團」。當時碳烯槍騎兵歸屬於輕騎兵,和龍騎兵一樣同時可以騎馬和下馬作戰。之後碳烯槍騎兵被當做重騎兵使用,被認為是重騎兵中的精英。

拿破侖掌權時繼承了兩個碳烯槍騎兵團,兩個團通常組成第1重騎兵師的第1旅。碳烯槍騎兵團是精銳部隊,所以軍餉較高。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期間,因為近衛騎兵團暫時缺席,所以第1碳烯槍騎兵團和第1驃騎兵團一起組成了拿破侖的護衛部隊。

人員

1792年法國陸軍部下令必須從經驗豐富和可靠的騎兵中挑選補充碳烯槍騎兵團。1801年解散的第19,20,21和22騎兵團中最強壯和最高達的人馬都被分配到碳烯槍騎兵團。雖然1803年大量士兵加入碳烯槍騎兵團,但每個團只有2個中隊。雖然法國軍隊並沒有大量經驗豐富的騎兵,但拿破侖還是用年輕力壯的新兵加強這兩個團,使其兵力分別達到3個中隊和4個中隊。

武器

碳烯槍騎兵通常裝備直馬刀和手槍。1805年裝備龍騎兵滑膛槍,1810年直馬刀被略微彎曲的馬刀取代,1812年龍騎兵滑膛槍被短騎兵碳烯槍取代。

制服

1804到1809年碳烯槍騎兵佩戴白邊紅色肩章,其他團只佩戴白色肩章。頭上佩戴一頂熊皮帽(Bearskin),上面有白色繩索和紅色羽毛,作戰時羽毛和繩索會被移除。碳烯槍騎兵的熊皮帽的高度比老近衛擲彈騎兵稍矮。

碳烯槍騎兵上身為深藍色夾克,衣門襟翻面為紅色,衣領為紅邊深藍色,制服燕尾折返為紅色帶白色手榴彈圖案。皮帶為白邊黃色,其他團為純白色腰帶。第1團的袖口為紅色,第2團的袖口為紅邊深藍色,並佩戴白色騎兵手套。

碳烯槍騎兵下身為淺黃色緊身馬褲和黑色高筒馬靴。馬鞍布(馬鞍布放在馬鞍下作為緩沖保護馬匹)為白邊深藍色,上面有白色手榴彈圖案。羊皮為紅邊白色(羊皮放在馬鞍上,騎手坐在羊皮上可以更舒適)。

碳烯槍騎兵團的號手制服顏色相反,為紅色夾克, 衣門襟翻面為白邊深藍色,衣領為白邊紅色,袖口為白邊藍色。

1809年碳烯槍騎兵團在對戰奧地利的烏蘭槍騎兵時吃了大虧,所以拿破侖下令給他們換上胸甲。起初大部份碳烯槍騎兵都覺得這是對他們的侮辱。

因此碳烯槍騎兵放棄熊皮帽,換上新式金屬盔,下巴帶有鐵制的鱗片裝飾,頭盔正面是一個字母「N」。頭盔上是一個雞冠狀裝飾物,並帶有紅色馬鬃。除了頭頂裝飾物,碳烯槍騎兵的頭盔樣式和胸甲騎兵幾乎相同,不過上面覆蓋一層黃銅,而軍官的頭盔為紅銅。

碳烯槍騎兵的制服有兩個顏色,白色和藍色。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軍官穿白色,士兵穿藍色;第二種是白色是第一種作戰服兼禮服,所以會經常穿藍色,保持白色的幹凈。白色制服上的衣領和制服燕尾折返為淺藍色,第1團的袖口為紅色,第2團的袖口為淺藍色。藍色制服的衣領和制服燕尾折返為紅色。軍官用白色軍官肩章,士兵用白邊紅色士兵肩章。

碳烯槍騎兵白色制服顏色:

備註

●衣門襟翻面:同一種騎兵的制服外面顏色相同,制服裏面內襯顏色根據團顏色而不同,衣門襟翻面就是在胸口衣門襟把內襯翻出來,然後用紐扣扣在正面,這樣衣門襟翻面就和制服外面顏色形成對比。

●燕尾折返(Turnback):制服背面下的兩個燕尾,把左右的內襯翻過來然後用紐扣固定,和衣門襟翻面類似。

●袖口(Cuff):是指袖口的顏色,袖口大部份和翻面顏色一樣,也是內襯翻過來的。

●袖口紐扣(Cuff flap):是指和袖口垂直的紐扣部份的顏色,本來是用來固定袖口的,後來成為裝飾物。

下圖紅色部份標註了這幾個部份在制服的位置

碳烯槍騎兵在制服外穿戴一件和胸甲騎兵一樣的鍍黃銅層的鋼制胸甲。

碳烯槍騎兵(左)和胸甲騎兵(右)對比

龍騎兵

龍騎兵(Dragons)其實是騎馬步兵。龍騎兵名字由來據說是早期使用的短簧輪槍(槍擊類似上發條一樣的燧發槍)的槍口裝飾龍頭,所以這種槍也被稱為火龍。

龍騎兵起源於16世紀騎馬移動的步兵,抵達地點後再下馬進行步兵作戰。所以早期龍騎兵是使用步兵編制,佩戴步兵軍銜,在戰場上使用鼓手傳達命令(騎兵使用號手)。相當於昂貴的騎兵,龍騎兵配備劣質馬匹和基本裝備,組建和維護成本更低。最早龍騎兵直接背著步兵火槍上馬,到17世紀才配備馬刀和馬靴等騎兵裝備。18世紀龍騎兵向正規騎兵轉變,被定位為重騎兵和輕騎兵之間的中騎兵。

拿破侖時代的法國龍騎兵主要以騎兵作戰為主,但他們同時接受騎兵和步兵訓練,也可以下馬當作步兵使用。和胸甲騎兵相比,龍騎兵雖然屬於輕騎兵,但他們騎著比正常輕騎兵更高大的馬匹,並手持直馬刀而不是彎馬刀。

拿破侖在1799年時繼承了法國的20個龍騎兵團。1801年到1803年從其他解散的團中組建第21到30團。到1804年拿破侖共擁有30個龍騎兵團。1808年2月拿破侖為每個龍騎兵團配備8名工兵,他們穿著紅色肩章和熊皮帽。1811年第1,3,8,9,10和20團改編為槍騎兵團。1815年滑鐵盧戰役時只剩下15個龍騎兵團。

雖然最多有30個龍騎兵團,但為這些團配備適合的馬匹時遇到了問題。1805年約有6000名龍騎兵沒有馬匹,所以只能暫時編成4個下馬龍騎兵團,主要職責是守衛炮兵預備隊和輜重車隊。為了按計劃跨越海峽入侵英國,拿破侖還組織了兩個師的下馬龍騎兵,他們都換上了步兵裝備。

1805到1806年作戰後,拿破侖用繳獲的奧地利,普魯士和薩克森的戰馬來裝備下馬龍騎兵。拿破侖入侵西班牙後,導致成千上萬的龍騎兵馬匹死亡,例如到1811年5月第3團的563匹戰馬只剩下了193匹。為此拿破侖在1812年頒布命令,要求步兵團的軍官上交戰馬給龍騎兵使用。

1807年埃勞戰役中奪取普魯士團旗的法國龍騎兵

武器

龍騎兵主要裝備直馬刀,火槍和刺刀。直馬刀的刀刃長97厘米,但由於缺乏足夠的直馬刀,在西班牙作戰的龍騎兵使用三刃的托萊多劍。龍騎兵火槍比步兵火槍略短,但長於輕騎兵的碳烯槍。

輕騎兵有個裝備叫碳烯槍吊帶,可以讓碳烯槍隨時可用。但龍騎兵火槍更長,無法使用碳烯槍吊帶。所以騎兵火槍的槍托固定在馬鞍前部一個皮套內,槍管用馬鞍的皮帶固定。

制服

龍騎兵頭上佩戴的是新希臘風格的黃銅金屬盔和黑色馬鬃裝飾,頭巾為棕色皮革(胸甲騎兵為黑色),軍官的頭巾為豹皮或仿豹皮。精銳連(每個團第1連)為棕色或黑色熊皮帽。

1815年滑鐵盧戰役的龍騎兵頭盔

龍騎兵上身穿深綠色夾克,被稱為"長外套"(habit-long),正面是下部敞開的翻面,背面是長長的燕尾。簡單的無翻面夾克(surtout)也很歡迎,許多龍騎兵在作戰中穿著,但不能身穿參加閱兵儀式,這種制服在軍官中很流行,有些軍官一直穿到1814年。1812年龍騎兵推出了新式制服,被稱為「短外套(habit-veste)」,正面的翻面下部收攏,背面的燕尾很短。理論上不再穿無翻面夾克。精銳連的士兵不再佩戴熊皮帽,而是佩戴一個帶有高高紅色羽飾的金屬盔。

從左到右分別為長外套,無翻面夾克和短外套

短外套

第1龍騎兵團的軍官

龍騎兵下身穿和胸甲騎兵的一樣的黑色高筒靴。閱兵儀式穿白色馬褲,作戰時可以穿套褲或灰色長褲。龍騎兵馬鞍上的羊皮為白色,邊緣為團顏色。

龍騎兵團的制服顏色:

槍騎兵

槍騎兵(Chevau-Légers Lanciers)也叫烏蘭槍騎兵(Uhlan),是使用長槍作戰的輕騎兵。Uhlan一詞可能來源於韃靼語的oğlan,意思是年輕人或男孩,之後在波蘭語寫成了Uhlan,最後被德語,法語和其他歐洲語言所采用。

14世紀後期,金帳汗國的韃靼人進入立陶宛定居,之後被波蘭立陶宛聯邦征兵,他們的任務是在重甲騎兵前進行偵察。16世紀重甲騎兵消亡後,這些韃靼人被組建為輕騎兵,手持長槍,弓箭和馬刀作戰,而同為輕騎兵的驃騎兵則被組建為翼騎兵。

在18世紀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槍騎兵開始在西歐國家出現,很多波蘭人或立陶宛韃靼人被招募在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等國組建槍騎兵。

拿破侖最初在1806年波蘭作戰時認識到槍騎兵,並在帝國衛隊中招募波蘭人組建槍騎兵團。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中,波蘭人使用長槍追擊逃竄的奧地利步兵和炮兵的畫面讓拿破侖印象深刻,所以拿破侖命令第3驃騎兵團的1個中隊開始使用長槍進行試驗性訓練。

拿破侖任命波蘭人擔任槍騎兵教官,在1811年組建了9個槍騎兵團,其中第1到6團由原第1,3,8,9,10和29龍騎兵團改編。第7,8團由原第1和2維斯瓦槍騎兵團改編,人員都是波蘭人,他們穿傳統波蘭制服。第9團由第30獵騎兵在漢堡改編,主要由德意誌人,少量波蘭人和法國人組成。

武器

槍騎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根長槍,長度為275厘米,重量約為3公斤。槍桿由白蠟木等硬木制成。槍尾有個鋼制的底座,當長槍放在地面時可以保護木頭。槍桿中間有個白色皮革握把和手指環,被稱為扣帶(martingale)。長槍上裝飾著一面紅白的燕尾旗(pennon)。長槍的槍尖是鋼制扁平菱形截面,可以輕易刺穿敵人的身體。槍尖由一根長鋼條(langets)固定在槍桿上,所以用劍很難砍斷槍尖。

槍尖和固定的長鋼條特寫

長槍兵的其他裝備還有馬刀,帶刺刀火槍,手槍和碳烯槍。不過長槍只裝備每個中隊的前排長槍兵。

1813年1個125人的長槍兵連的裝備有57支長槍,125把馬刀,109支手槍,52支帶刺刀火槍和9支碳烯槍。具體配置如下:

●第一級:2名中士,每人1把馬刀和2支手槍;4名下士,每人1把長槍,1把馬刀,1支帶刺刀火槍和1支手槍;44名士兵,每人1把長槍,1把馬刀和1支手槍。

●第二級:4名下士,每人1把馬刀,1支帶刺刀火槍和1支手槍;44名士兵,每人1把馬刀,1支帶刺刀火槍和1支手槍。

●編外:1名軍士長,1名鐵匠和2名中士,每人1把馬刀和2支手槍;3名號手和2名鐵匠,每人1把馬刀和1支手槍;9名士兵,1把馬刀和1支碳烯槍;9名士兵,1支長矛和1把馬刀。

制服

長槍兵頭上戴的金屬盔和碳烯槍騎兵樣式一樣,帶有黑色馬鬃,下面是棕色皮革頭巾 ,軍官是豹皮或仿豹皮頭巾。精英連(每個團第1連)的頭盔是紅色馬鬃,左側是高高的白色羽飾,並佩戴紅色肩章。

長槍兵上身穿的是1812年推出的巴丁制服(Bardin Uniform,龍騎兵的短外套也是巴丁制服),顏色為深綠色。制服的衣領,翻面,燕尾折返和袖口為團顏色。

長槍兵下身穿深綠色緊身馬褲,也可以穿灰色,深綠色或紅色的套褲。1812年開始套褲側面為橙色或紅色條紋,而且取消了側面紐扣。腳上是黑色皮革短靴。

1是精英連槍騎兵,1a,1b和1c為普通槍騎兵,2a為號手

第7到9團穿的制服是深藍色,頭上戴傳統的波蘭槍騎兵方頂盔。

長槍兵的馬鞍羊皮是白色帶團顏色滾邊,號手為黑色帶團顏色滾邊。

槍騎兵團的團顏色:

●制服為深綠色:第1團猩紅色,第2團橙色,第3團粉色,第4團深紅色,第5團淺綠色,第6團紅色。

●制服為深藍色:第7團黃色,第8團深藍色和黃色(衣領和袖口深藍色,翻面為黃色),第9團淺黃褐色

左邊是第8團的號手,右邊是第1團的號手

驃騎兵

驃騎兵(Hussars)是輕騎兵的一種,主要職責是突襲和偵察。

驃騎兵起源於15世紀匈牙利,當時匈牙利招募塞爾維亞人組成驃騎兵來對抗鄂圖曼帝國的騎兵。驃騎兵獨立於正規軍之外,主要負責突襲和偵察等任務。三十年戰爭時,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大量僱用匈牙利驃騎兵,作為僱用兵在各個戰場進行作戰。作戰兇猛的匈牙利驃騎兵也讓其他歐洲國家見到了驃騎兵的作用,之後紛紛效仿建立自己的驃騎兵。

其實早期的驃騎兵也是披甲的,他們佩戴頭盔,胸甲和臂甲,盾牌上覆蓋鐵皮,使用重型馬刀,狼牙棒,釘錘和長槍等武器。不過後來匈牙利驃騎兵慢慢放棄了披甲,到17世紀上半葉完全成為無甲輕騎兵。驃騎兵因為沒有盔甲,所以機動性很強,特別適合用於偵察,突襲敵方後勤補給和追擊逃跑士兵。

法國在1692年組建驃騎兵團,一開始從匈牙利和德意誌地區招募人員,後從法國邊境的德語區招募。

1798年拿破侖有12個驃騎兵團。1803年第11和12團改編為第29和30龍騎兵團。1810年荷蘭第2驃騎兵團改編為第11團。1813年2月從第9團的抽調騎兵組建第12團。1813年1月組建第13團,但因為損失慘重在1813年12月解散,剩余兵力編入在義大利組建的第14團,大部份兵力為義大利人。1814年1月熱羅姆·波拿巴(威斯特伐利亞國王)的驃騎兵改編為第13團。拿破侖在1814年退位後,解散了幾個團。到1815年滑鐵盧戰役時只有7個驃騎兵團。

武器

驃騎兵主要裝備彎曲馬刀,刀刃長80厘米。還會有1到2支手槍,只有部份驃騎兵會裝備碳烯槍。

制服

驃騎兵頭上的戴的毛皮帽和筒狀帽。

毛皮帽起源於匈牙利的毛皮筒狀帽(Prémes Csákó),是一種表面覆蓋動物毛皮的筒狀帽,最初由匈牙利驃騎兵佩戴。毛皮帽的頂部掛著一個彩色布袋,頂部的羽飾和圓形裝飾物都可以用來區分不同的驃騎兵團。毛皮帽還帶有一根繩子,綁在脖子上,防止騎馬作戰時帽子掉落。毛皮帽頂部的羽飾通常為黑色和紅色,精英連為紅色

筒狀帽是為平頂筒狀結構,上寬下窄,由厚毛氈和皮革制成,可以為佩戴的頭部提供一定的防護力。

驃騎兵上身穿多爾曼服(Dolman),是驃騎兵最具標誌性的制服。多爾曼服最顯眼的特征是胸前的一排排繩索裝飾,這些繩索一邊是扣,一邊結,扣起來可以閉合制服。袖口上通常是奧地利結裝飾。驃騎兵穿半個袖子的叫佩利斯服(Pelisse),意思是帶毛皮鑲邊和襯裏的外套。佩利斯服是多爾曼服的冬裝,剪裁差不多,但裏面為毛皮襯裏,冬季穿在外面,夏季穿一個袖子,據說這樣一定程度可以抵禦敵人的劈砍。

驃騎兵下身穿緊身馬褲,馬褲內側有加固皮革,防止他們因長時間騎馬磨損馬褲。外面也可以穿套褲。

驃騎兵制服上的顏色:

下面是驃騎兵1到11團的制服樣式:

獵騎兵

獵騎兵(Chasseurs-à-Cheval)屬於輕騎兵,和驃騎兵一起作為法軍的「眼睛和耳朵」。輕騎兵通常組成前衛和後衛,職責包括為軍隊掃清道路,保護行軍部隊,偵察側翼,騷擾敵軍,偵察敵軍和進攻敵軍的後勤部隊。獵騎兵的獵字代表獵兵,獵兵是輕步兵,並受過特殊訓練,擅長槍法和高度機動。

法國的獵騎兵最早起源於1743年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當時組建了一支輕步兵和騎兵混合的獨立部隊,以對抗奧地利軍隊中非正規軍的潘杜爾人和克羅埃西亞人。這支混合部隊改編為一個新軍團,被稱為孔夫朗龍騎兵和獵兵軍團(Dragoons-chasseurs de Conflans)。1776年該軍團和其他騎兵部隊改編為24個獵騎兵中隊,每個中隊隸屬於皇家騎兵團中現有1個龍騎兵團。1779年這些獵騎兵中隊合並為6個獵騎兵團。1788年6個龍騎兵團改編為獵騎兵團。

1798年拿破侖擁有22個獵騎兵團,1804年為24個,1811年為31個,獵騎兵團因此成為法國騎兵中人數最多的兵種。拿破侖在1814年退位後,獵騎兵團縮編為15個團。

31個獵騎兵團中有幾個團由外國人組成:第16團為比利時人;第19團最初為瑞士人,後為義大利人;第26團為義大利人;第27團為比利時人;第28團為義大利人,第30團為德意誌人和波蘭人,該團之後被改編為第9槍騎兵團。

武器

獵騎兵早期裝備過兩種型別馬刀,驃騎兵馬刀(a la husarde)和獵騎兵馬刀(a la chasseur)。最後這兩種馬刀被11型輕騎兵馬刀取代。

獵騎兵還裝備碳烯槍和刺刀,但他們不喜歡刺刀,只是用刺刀挖馬鈴薯而已。

制服

獵騎兵頭上戴的帽子類別似於驃騎兵,分為毛皮帽和筒狀帽。毛皮帽為精英連佩戴,其他獵騎兵佩戴筒狀帽。兩種帽子頂部會佩戴一個圓形裝飾物和羽飾,羽裝通常為綠色和其他顏色,紅色為精英連。作戰時會去掉羽飾,並用布料遮住筒狀帽上的徽章。精英連的毛皮帽用帽子上的布袋顏色區分。

最初獵騎兵身穿過和驃騎兵一樣的胸前是繩索裝飾的墨綠色多爾曼服(dolman)。1805年獵騎兵開始身穿和龍騎兵類似的墨綠色長外套,正面下部為敞開式,可以看到裏面的無袖馬甲顏色,通常夏季為白色馬甲,冬季為墨綠色馬甲,但也有很多非正式版本,比如冬季為紅色等。1808年獵騎兵穿名為金斯基制服(Kinsky)的墨綠色單排扣短尾制服,這是一種戰時的簡化版夾克。1812年到1815年獵騎兵開始穿墨綠色巴丁制服。

獵騎兵下身為墨綠色匈牙利風格的緊身馬褲和綠色,灰色和紅色的套褲。

獵騎兵士兵,身穿金斯基制服

獵騎兵軍官身穿長外套

獵騎兵制服顏色

資料來源:http://napoleonistyka.atspace.com/French_Cavalry.html#_cuirassiers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