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從古至今戰爭時戰士們用哪些容器喝水?哪些容器讓你眼熟?

2024-09-21軍事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水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軍人也不例外。若戰場缺水,對士兵信心的打擊將是致命性的,因此軍用水壺便應運而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軍用水壺也經歷了相應的發展過程,那麽,我軍的水壺經歷怎樣的沿革呢?請看——

中國古代軍隊利用竹筒作為裝水器具

水壺是軍人的基本裝具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各國軍隊的主要生活裝具,它屬於生活攜行具的一種,是必要的野戰裝備。中國古代軍隊的水壺有竹筒、椰瓢、陶壺等傳統的裝水器具,而現代意義上的軍用水壺則出現在清末新式的北洋陸軍中。本文則聚焦我軍水壺的發展。

我軍早期使用的軍用水具

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的主要裝具是槍彈袋、防雨油布和綁腿。褡褳式槍彈袋不但能裝彈,還能起到武裝帶的作用。防雨油布能防雨還可以當包袱皮,同時,當時行軍就靠一雙「鐵腳板」,綁腿是必不可少的物資。其他裝備則能省就剩,別說水壺了,能有套軍裝就不錯了。

我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使用最多的是搪瓷杯,這種搪瓷杯(當時又稱琺瑯制杯)在20世紀初輸入中國,1919年在上海成立了華豐搪瓷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生產國產搪瓷制品。很多老紅軍在回憶文章中都提到,當時我軍很多時候都處於行軍或轉移中,身上的零碎越少越好,能多帶彈藥就多帶,所以除了槍彈袋以外很少攜帶其他裝具。但是一般都喜歡用搪瓷杯,因為它體積小還不易損壞,既能喝水又能裝飯,還攜帶方便。紅軍時期很多戰士都很善用搪瓷杯甚至臉盆,既能做飯燒菜又能燒水煮湯,一杯多用。


油畫中,前面兩位紅軍在腰間攜帶搪瓷杯

1937年左右配發國民黨中央軍的水壺

國民黨中央軍裝備的水壺包括1升鋁制壺膽和有背帶的卡其色保溫套

在抗日戰爭初期,我軍主力部隊的裝備還能從國民政府手中領到些。1940年第二次反共高潮以後,國民政府就對我軍停發軍餉和物資。黨中央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後,八路軍、新四軍各軍區、部隊紛紛組建軍需工廠生產軍需物資。但是這時期的軍需生產主要還是各類服裝和軍械裝具,像水壺這種裝備,邊區工廠沒有能力生產,來源主要還是靠戰場繳獲日、偽軍或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其實,當時國民黨軍隊也做不到人手一個,生產能力在那裏擺著呢,只有中央軍主力才配得起全套的裝具,所以當時日軍也透過觀察中國士兵是否佩戴鋼盔,是否攜帶水壺、挎包和飯盒來判斷是不是主力部隊。

抗戰時期國民黨中央軍的水壺,一般是在1937年左右配發中央軍各部隊,此款水壺是參考日軍和德軍的水壺設計定型的制式裝備,它包括1升鋁制壺膽和有背帶的卡其色保溫套。此款水壺曾廣泛裝備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而中國遠征軍則裝備過美國M1942水壺和英式P37水壺。

中國遠征軍裝備的美國M1942水壺

中國遠征軍裝備的英式P37水壺

我軍繳獲日軍的主要是94式水壺,這種1934年裝備的水壺主要配發給日本陸軍士兵。它的容量約1.2升,為橢圓形壺體設計,水壺背具帶為編織帶,背具帶在水壺正、背兩面均呈「工」字形,並穿過水壺底部。壺塞由軟木制成,一條穿過木塞頂部金屬圓環並與左右兩側背具帶連線的皮帶或編織帶將木塞固定,固定帶上有調節扣,供開啟木塞。同時還提供水壺保溫套來防止飲用水凍結。其設計後來略有簡化,一直被使用到戰爭結束。

1934年配發給日本陸軍士兵的94式水壺。壺塞由軟木制成,透過一條兩側帶扣的皮帶連線在背具帶上

94式水壺為橢圓形壺體設計,背具帶的結構為正、反兩面均呈「工」字形,並穿過水壺底部

日本94式水壺曾經過多次簡化,此為最終的極簡版,東北軍區曾經仿制和裝備過

這幾種水壺都采用單肩斜挎方式,這種攜帶方式是日軍師從於一戰時期的德軍,這種攜帶方式不但影響了日軍,而且從北洋政府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再到我軍都受其影響。

我軍大規模裝備水壺是在抗戰勝利以後。1945年9月,東北人民自治軍從蘇軍手中接收日軍設在沈陽的「581軍需被裝倉庫」和「532軍需日用品倉庫」,啟用了日軍留下的庫存品,主要是日本94式水壺。1948年,南北滿解放區聯成一片建立東北軍區軍需部,把東北地區軍需生產統管起來,對東北各部隊實行統一供給。10月,東北民主聯軍後勤部以佳木斯為中心,作為後方軍需生產基地。隨著沈陽等一些大城市的解放,我軍接收一批國民黨聯勤部的軍需工廠,使軍需生產有了較大發展,基本上保證了部隊的供給。

1949年東北全境解放後,開始支援南下大軍作戰。7月,東北軍區軍需部所屬軍需工廠一分為二,部份人員和裝置奉調南下漢口、長沙、廣州,參與組建中南軍區軍需工廠,成為開發中南地區軍需生產的骨幹力量。這個時期我軍接收大量國民黨軍隊聯勤部的軍需工廠,有能力生產水壺的主要是中南軍區和華東軍區的廠家。我軍生產的水壺主要以仿制日式為主,水壺的背具帶為編織帶並使用軟木塞。到解放戰爭後期,接收石家莊、天津等地國民黨軍需廠並生產一批類似水壺。

建國後第一代制式水壺 50、55式水壺

1950年,我軍開始生產制式軍需裝備,並且裝備了我軍第一代50式軍用水壺,它的外形和容積等與日軍94式水壺相似。主要生產廠家是中南和華東軍區的軍需廠,以及部份華東地區民間廠家,比較有名的是上海益泰鋁制品廠,這是我軍首次對民用廠家參與軍需生產的嘗試。1956年對私營工業改造中,改組合並上海益泰(雙愛牌)鋁制品廠,後改名為上海鋁制品一廠。

1950年我軍裝備的第一代軍用水壺——50式水壺。此壺是華東軍區廠家生產的

50式水壺正面塗裝有八一軍徽、「中南軍區後勤軍需部制」以及生產年份「1951年」字樣

50式水壺的軟木塞壺蓋頂部鋁制外沿刻有生產廠家,這也是我軍首次對民用廠家參與軍需生產的嘗試

50式水壺和1951年生產的軍用搪瓷杯

1954年以後生產的凈面版50式水壺,誌願軍配發的50式水壺也是這種樣式的,但是取消了「八一」五角星標識

50式水壺為鋁制扁橢圓形平底壺,整體為軍綠色塗裝,最為特殊的是在水壺的正面塗裝有八一軍徽、軍區名稱、生產年份。當時很多軍用品在明顯的位置塗裝「八一」五角星標識來表明解放軍身份。根據生產廠家和時間不同,也有區分,比如帶有軍區名稱和生產年份的一般是中南軍區廠家生產的,只有八一軍徽的一般是華東軍區廠家生產的。軟木塞壺蓋頂部鋁制外沿刻有生產廠家名稱。

中國在解放初期缺乏橡膠且化工工業不足,使用軟木塞做壺蓋成為最省錢和最方便的辦法。水壺口的軟木塞由穿過木塞頂部圓環並與左右兩側帆布背具編織帶連線的帆布帶固定,壺塞透過帆布固定帶上的帶扣調節開啟。這種水壺的缺點是壺塞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會有異味,而且壺身是鋁制,碰撞後很容易變形。另一個缺點是,壺塞未按緊或長時間處於幹燥的條件下再裝水後容易漏水。

50式水壺背具和日式的接近,可以說是日本94式水壺的簡化版。背具帶正、背兩面均呈「工」字形,直接把水壺「兜」在裏面。背帶是可調節的帆布編織帶,長度可透過背帶的曰字形扣調節。

1955年試發的55式塑膠水壺,外觀為軍綠色長橢圓形,容量為1升

試發的55式塑膠水壺正面鐫有八一軍徽(55式帽徽圖案),壺體表面帶有防滑顆粒

正式裝備的55式水壺采用鋁制壺身加木塞,壺身為棕綠色,容量為1升。此圖中的背具帶裝反了,因此金屬掛環位於右側

背具帶左端使用金屬掛環與水壺背帶連線。水壺背帶使用曰字形扣調節長短

55式水壺的木塞和壺口

55式水壺未全部配發部隊時,部份部隊在訓練、勞動期間使用搪瓷水杯

1950年代的搪瓷水杯

50式水壺不但配發解放軍,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誌願軍也使用50式水壺,不過將解放軍標識取消。1954年以後生產的水壺基本上都是凈面版,根據1951年度的被服使用條例,軍用品使用分為給予品和貸予品,其中水壺屬於貸予品,就是軍需移交品,交舊換新使用,不同使用地區不同兵種規定不同。很多上繳的舊水壺翻新塗裝後配發給施工單位或地方勘探部門。50式水壺一直使用到1950年代中期才逐步被新式水壺取代。

1955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授予軍銜的同時陸續換發新式軍裝。雖然當時的軍銜、服裝、武器等都與蘇聯軍隊的相似,但是換發的新式水壺並沒有采用蘇式水壺的外形和攜帶方式,依然以我軍單肩攜帶傳統為主。(待續)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22年第1期,公眾號文有刪改)

重要通知!!!

2023年合訂本已上架,掃碼進入連結購買:

帆布包已經上架,全新圖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選購!

另有百余件商品待君挑選!絕對物超所值!

編輯:曾振宇 丁湧強

校對:魏開功

有專業有態度的公眾號,歡迎關註,領取你的最權威輕武器攻略

訂閱數位版,將【輕兵器】隨身攜帶


小輕優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