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顛覆我們認知的戰時日本:哪有什麽苦難的日本人民?

2024-09-09軍事

每段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關註歷史首先是為了未來。

敬請關註頭條@不負人生優雅,為您講述別具一格的歷史軍事故事。

【下一個目標:日本】,美國推銷戰爭債券的海報。

並不存在的所謂「苦難的日本人民」

一說起二戰時期的日本本土,大家第一時間聯想起的就是「熟人無數」的李梅大轟炸,大批日本青年頭戴月事巾,駕駛神風戰機沖向美國軍艦。當然了,還有來自美國爸爸的最熱烈的問候——「小男孩」和「胖子」。

而日本投降後,踏上日本國土的美國官兵終於可以從地面上直觀地來欣賞空襲的效果了:

成片的瓦礫中夾雜著一堆堆廢墟,只剩下石頭砌成的煙囪和混凝土辦公樓的殘垣斷壁還矗立在其中。貧苦的老百姓們在廢墟中尋找能吃的東西。許多人都住在木頭、管子和波紋板臨時搭建的棚子和窩棚裏。。。

面黃肌瘦的日本人一個個對登陸的美國陸戰隊畢恭畢敬,連路邊的小孩子都對美國佬比劃著「V」字手勢,如此反常的一幕把這些首批登陸日本本土的大兵們嚇得戰戰兢兢的。

就在三四個星期之前,全日本的人還都在準備用竹槍和菜刀來迎戰入侵者。然而就在一夜之間,這個人口眾多的島國就完全放棄了抵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甚至沒有人向占領軍開過一槍。那些老百姓滿面笑容的歡迎著涉水上岸的美國士兵,許多小販還主動上去兜售紀念品。

尤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盡管當時日本國內面臨嚴重的歉收,但日本國上上下下都認為供養占領軍是他們的義務。

正如一個美國士兵形容的那樣——「日本人一直都很有禮貌,除了在那四年裏」。

而在戰後的日本,一些文化人將日本的戰時生活稱之為「幽谷時代」,意思就是在黑暗的山谷中生存;但是對於更多的親歷過戰爭的日本人來講,將這場戰爭視為無法躲避的「天災」才是最主流的觀點——他們只是被動地承受著這「不可抗力」落到身上,而根本不考慮這場亞太地區的深重災難就是他們親手制造的。

全副武裝的鬼子經過東北的一座城市,蹲在地上的是拍攝時事紀錄片的日本記者。

許多人光看見了日本大城市被從天而降的燃燒彈和原子彈燒成一片白地,尤其是看了宮崎駿那部著名的「反戰」動畫片【螢火蟲之墓】後,就想當然地以為戰時的日本民不聊生,百姓哀鴻遍野。

很遺憾,作為一個成熟的集權國家,日本政府在戰時對於整個國家的管控一直都很嚴密,日本人民對於二戰的感受和其他的交戰國在某些方面都是一樣的:商品短缺、定量供應、通貨膨脹、黑市猖獗,以及更長時間,更大強度的勞動和工作。

可是,有一個事實估計是會讓咱們破防的:相較於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日本人的戰時生活水平堪比天堂——雖然各類供應逐年下降,但是日本人的口糧供應基本上得到了保障,真正意義上的饑荒,直到日本投降都沒有發生。(註1)

真實的歷史更加顛覆我們的認知:直到1945年2月,日本的本土都沒有遭到什麽像樣的破壞。更具體地說,日本東京直到2月下旬還是基本上完好無失真的,而彼時的德國首都柏林已經變成一個瓦礫堆了。

同樣,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損兵折將,但日本本土的工業到1945年初還基本完好,為了執行所謂的本土決戰計劃,日本陸軍仍舊搜羅出了53個師團、22個獨立混成旅團、3個警備旅團、2個坦克師團、7個獨立坦克旅團和4個高射炮師團在本土迎敵。

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上述這些部署在日本本土四島的大軍,除了燃料和糧食籌集進度嚴重滯後,軍械和彈藥可是全都按照要求配足了的。(註2)

日本國內的老百姓直到1945年3月才開始真正嘗到戰爭滋味——3月9-10日,美軍出動300多架B-29轟炸機,火燒東京,這段時間就此成為了軍事史上最具殺傷力和破壞性的24小時。超過10萬人死於東京大火,這個人數已經超過了後來的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死亡人數之和。

接下來的5個月裏,B-29機群有條不紊地將日本66個最大城市中半數的主要城區燒成灰燼,而日本民眾的士氣直到這時才真正被逐漸摧毀。

參加勞動的少年學生。

單獨描述日本人在某次空襲中的死亡人數,以此來證明日本人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的做法其實純屬別有用心的斷章取義,因為在長達十幾年的侵略戰爭中,全日本一共才死了300來萬人。而日本侵略軍僅僅在中國,就直接導致了超過2000萬的中國軍民喪生。

美軍針對日本的城市轟炸開始真正加強力度時,那會兒距離戰爭結束只有不到6個月的時間了;而盟軍對日本的全面航運封鎖(透過潛艇戰和布設水雷),真正開始見效的時間已經是1944年下半年了——就這還遠遠談不上對其工業和國民生活產生了致命打擊,真實的效果更加類似於鈍刀子割肉和溫水煮青蛙。

如果對各交戰國的百姓遭受的苦難做一個分類的話,中國無疑是最深重的,與之相比,日本人在戰時經歷的一切,連被稱之為苦難的資格都不具備。

幽谷時代開始了

眾所周知,別說和那些主要的工業國家相比,就是和二戰中幾個主要的參戰國裏面,日本根本無法 實作原材料的自給自足。日本本土的自然資源極其匱乏:除了少量的木材和劣質煤炭,原油、鐵礦石、鋁土礦和其他重要礦藏的儲藏量近似於零。

因此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對外政策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確保自己能夠穩定、可靠地長期獲取這些必不可少的資源。上世紀的20年代,準確來說是在那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之前,日本還可以透過正常的國際貿易來獲取這些資源,因此那會兒日本「溫和派」的國會議員和領導人還有一定影響力,日本的外交政策也致力於維護和保持這類貿易關系。

但是大蕭條開始後,西方各國開始築起高高的關稅壁壘,大英國協國家更是搞起了封閉的小貿易圈——日本的經濟也隨之崩潰,「溫和派」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天誅國賊」。

20年代,全副武裝準備出動的「特高課」。

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卡爾·馬克斯的學說天然在日本就沒有什麽群眾基礎,早在1925年,日本帝國議會就透過了【治安維持法】,授權警察可以動用一切手段鎮壓那些「思想危險分子」,並粉碎那些「旨在顛覆國家」的組織。

日本共產黨運動被迅速撲滅,與之相反的是,無數右翼的極端民族團體,警察連他們的一根毫毛都沒有碰觸,舉國上下,民意洶湧,卻全都投入了軍國主義的大旗之下。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日本正式進入了戰後所說的「幽谷時代」——軍國主義者把持國政,他們的主張就是要奪取那些海外的原料產地並在當地實施殖民統治,來確保日本工業和軍工的原料供應。

資源豐富的中國東北成為了日本的第一個目標,當鬼子在1931年侵占東北後,日本國內的鋼鐵廠得到了穩定的鐵礦石和無煙煤供應;但是其他的戰略資源:原油、橡膠、鋁土礦、銅、鋅,有色金屬和煉鋼至關重要的原料——廢鋼鐵——仍然要完全依賴地處東南亞的美國和歐洲殖民地來供應。

日本別無選擇,要麽用退讓來換取不穩定的貿易,要麽幹脆大打出手,搶占這些讓它們垂涎三尺的資源要地。

整個三十年代裏,日本政府用盡一切手段,撲滅了一切「非日本」的思潮和綱領。最初所謂的「非日本」是指那些膽敢反對日本對中國侵略和批評搞過度天皇崇拜的自由派人士,慢慢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鎮壓物件擴大到了所有的自由派、左派以及新的宗教團體身上。

所有自由派和左派的出版物都被禁止,剩下允許發行的書籍、雜誌和報紙的相關內容被徹底刪除。那些曾經或者仍然可能寫作「煽動性」文章的人被無限期拘押。被發現並確認的自由派人士都丟掉了自己原來的工作。

政府和警察還鼓動那些極端民族主義的暴徒在大街上尋找不同政見人士,並當場對他們大打出手。

1936年2月26日,大約1400名激進的日本陸軍軍官和士兵在北一輝狂熱鼓吹的刺激下,發動了一次流產的軍事政變,這些年輕的軍官希望透過這場殺戮激起全國的暴動,從而讓軍隊合法奪取政權。

雖然這次兵變失敗了,但是陸軍仍舊利用政府動蕩的機會發起了奪權的嘗試。政客們的反擊沒能堅持多久,溫和派在隨後的帝國議會兩院中的選舉中一敗塗地——借著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的爆發,軍方提出了【國家動員令】,要求政府授予全權,將日本工業、勞動力和新聞的絕對控制權交給軍方——帝國議會順從了。

議會的最後一次反抗是在1940年2月2日,議員齋藤隆夫用盡可能委婉的演講譴責了軍方的對華策略,他說對華戰爭是一次純粹的侵略,並聲稱:「如果我們失去這次和平的機會,那麽今天在座的各位政治家們即便死掉了也沒法洗清自己的恥辱。」

齋藤隆夫在議會的演講是日本政界對陸軍的最後一次公開批評。被激怒的軍方當即將這個家夥帶到了帝國議會的紀律委員會,被迫認錯後,齋藤被勒令當場辭職。

1940年2月,發表對陸軍的批評演講的齋藤議員。

6個月後,日本所有的政黨全部被取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做帝國統治協助會(Taisei yokusan kai。英文縮寫是 IRAA)的機構,它的目的就是作為「國家結構中的樞紐,引導日本向一個高度防衛的國家前進。」

日本政府蛻變成了一個無孔不入地控制日本人生活的,極具壓制性的工具。戰時所有的都將在IRAA的主持下進行。它的總部就設在東京,由東條英機兼任主席。

這個由近衛文麿建立的組織表面上看起來勢力龐大,它下面充斥著一堆匆忙成立的各種組織,包括了 工會、婦女組織、各種社會團體、青年團、農民協會和商會。它還指導並管理著科學、藝術、體育和娛樂的發展,它發出的一條條強制性命令,直接影響著日本全體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對國家、戰爭、世界的態度」。

不過嘛,這個臨時組建的雄心勃勃的組織,很快就和陸軍馬鹿的大本營一樣,機構重疊臃腫,充斥著各種擅長扯皮推諉的官僚,最終變成了一個徒有虛名的「垃圾資源回收桶」。

監控全民的警察國度

真正起到組織全民作用的是「鄰組」,這個在1939年被重新啟用的,遍布日本的民間管理組織,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已經擁有了超過110萬個「鄰組」,每個單位都是由10-12個家用群組成的。而每20個鄰組又組成了一個社群協會。

鄰組成功地將各色人等攪和成了一個整體,平時很少來往走動的鄰居們組成了日本一個個最基層的被管理單元。每個鄰組都會有一個負責人,他或她專門負責從內務省那裏接收命令,再用布告的方式告訴大家。

政府不會讓老百姓們閑著的,他們從此就陷入了沒完沒了的各種瑣碎任務,從征收賦稅、分發口糧、到組織和參加防空消防演習,無所不包。就連鼓勵存款,給前線的軍隊募捐、送行到慰問那些戰死者的家庭這些事情,也全都是鄰組的工作。

參加消防演習的「鄰組」。

與此同時,鄰組還擔負著一個「重要的使命」——幫助「消滅個人主義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全日本的普通人都有義務要去協助警察根除戰時日本所有的異議,哪怕只是一句埋怨或者無心之舉。

政府鼓勵告密和相互揭發,在這些主動或者被迫告密的民眾的幫助下,日本警察的鎮壓力度達到了一個驚人而極富成效的高度。

日本警察擁有的權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軸心國同行,也就是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從1925年頒布【治安維持法】以來,經過不斷修正,日本人被一個範圍寬泛,處罰嚴酷而且頗具操作性的法律管控得死死的。

所有的公眾都會受到警察的監視,涉及時政的報紙和期刊的編輯們都要簽署保證書,自己親自作保,一旦出現紕漏,這些倒黴蛋就得到監獄蹲上一段時間,但是正常的工作又不能耽誤——於是,許多報社僱用了所謂的「獄中編輯」——他們就是專門用來替人坐牢的。

所有的公共集會都要在事先通知警方,而警方對任何集會都擁有絕對的生死掌控權:即便是已經報備過並且正在進行的集會,警方都可以隨時中止,或者直接封閉集會場所進行審查。

日本警察的職能包攬了民生事務中的一切,除了要對大量的「旅館、公共浴池、藝妓和妓女的工作場所、信用服務單位、理發店、刻章店、估衣店,街頭小攤和雜貨店」進行不間斷的檢查和監視外,他們還肩負著「照管,維持良好的公共行為方式和公共道德」的職責——其中就包含著「對妓女要抱有盡可能人道的觀點」。

日本的警察部隊之所以臭名昭著,最大的功臣就是下面的三個特殊警察組織:

第一個就是憲兵,本來他們的職責是僅僅在軍隊的內部執法。但是日本憲兵部隊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都迫不及待地借用國家安全的名義,將他們的魔掌插入民間事務。

第二個就是赫赫有名的「特高課」(又譯特高科),全稱是特別高等警察,他們最早成名就是在20年代的鎮壓日本共產黨運動中,作為一支獲得了授權的獨立力量。「特高課」用殘忍的手段對日本共產黨成員和任何言行舉止像共產黨的人進行了迫害和鎮壓。他們就是日本的「蓋世太保」。

第三個叫做國民警察,職能類似於美國的FBI,他們和「特高課」一起,用嚴厲的手段來維護國家安全。

其實在二戰期間,憑借自己的地理優勢和單一民族特性,日本本土還真是間諜活動相對很少的一個國家,但是日本軍隊就是對於間諜活動懷著一種近乎瘋狂的恐懼:軍隊只在晚上調動;當旅客列車經過位於橫須賀、吳港和佐世保等地的海軍基地時,朝向大海一側的窗簾必須拉下來,以防止人們看到停泊在港 口的軍艦——可這些軍艦當地人天天都可以看見它們。

在這樣的氛圍下,日本憲兵特別猖狂,他們可以在火車上隨意翻檢旅客的行李,拘留或者拷問任何一個學習英語卻又給不出「正確答案」的家夥。憲兵們還會隨意找一個借口,就沒收老百姓的日記。同樣,他們也會不打招呼地破門而入,收拾那些「在國家如此危急的時刻,偷聽敵人音樂的叛國賊」——這些人其實只是在家聽聽外國唱片而已。

日本憲兵的粗暴做法成功地激起了民眾的恐懼和不滿,但讓憲兵頭目加藤佐治少將大為光火的是,他的部下竟然會被老百姓視為一支秘密警察組織——他們明明是光明正大的胡作非為啊!

和憲兵暗中爭奪國家警察部隊最高權力的正是「特高課」,這支秘密警察力量起初專門鎮壓左翼運動並進行新聞檢查,但是後來他們的權力得以擴大到幾乎沒有邊界:它變成了思想控制方面的執法者。

「特高課」的警察有兩種「合法」手段來對付嫌疑人,第一種只是進行盤問,第二種就狠多了,按照法律規定,他們可以最長拘留嫌疑人29天。於是,嫌麻煩的警察就會在嫌疑人在一個地方的時間快待滿時,把他換個地方,然後再開始一個新的29天。

拘押期間,犯人只能老老實實地屈膝坐在地板上,一動都不能動,一坐就是一晝夜,如果被看守發現有人偷偷活動腿腳,「就會被踢得滿地亂滾」。

如果真是因為思想問題或者政治原因被捕,犯人就會發現自己面臨一個「必死無疑」的選擇:他們必須按照「特高課」的要求寫一份認罪狀,裏面還得交代出其他的共犯——如果供狀沒法令人滿意,他得重新不停地寫到滿意為止——可送出了合格的供狀後,這就會成為他作為政治罪犯被起訴的罪證。。。

除了思想方面的控制,日本還試圖控制民眾的身體:年輕男子都要參加軍事訓練,而年輕的女性被鼓勵盡快結婚,多生孩子。任何形式的生育控制都被禁止,各地設立了許多專門的婚介所和新娘學校,她們將被成批地送往海外,和那些肩負殖民使命的士兵成婚。

而其他的平民也要參加準軍事訓練,他們生活中的一切,從穿什麽樣的衣服到吃什麽樣的東西,從什麽時候起床到何時鍛煉,從組織遊行到如何按照要求進行祈禱,都必須聽從政府的指示。

人類的適應力是很強的,在不用擔心餓死的情況下,盡管疲於奔命,苦惱無比。日本人卻仍舊被成功的捏造成了一台不那麽有效率的戰爭機器,而政府對外宣傳,則是依靠「完美的公共秩序」。

一次防空演習中,充當對空觀察哨的「鄰組」女性成員,身上的帶子標明她來自於川崎。

註1:日本的糧食供應主要受到船運損失、鐵路運輸中斷,青壯農夫被征兵、生產化肥的原料被用於生產炸藥等因素影響,據當時日本政府估計,到1945年底,日本就會出現嚴重的「糧食問題,部份偏遠地區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但是,對於日本軍隊而言這都不是問題,在他們的計劃中,為了保證本土決戰的糧食供應,是打算針對性地斷絕老年人和婦女的供應的。

註2:雖然準備的

彈藥和軍械遠遠無法應付一場大型會戰,但是也足夠打一場防禦戰了。

本文為不負人生優雅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各位朋友們,都看到這裏了,點個贊再轉發一下唄?

#文章先發挑戰賽##二戰##軍事##我要上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歷史冷知識##歷史##精品長文創作季##戰爭##頭條先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