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誌在稱霸南亞的印度,為何不敢對尼泊爾下手,原來有這支軍隊存在

2024-09-09軍事

引言:

誌在稱霸南亞的印度,為何不敢對尼泊爾下手,原來有這支軍隊存在?自古以來,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的尼泊爾王國就是印度勢力的心腹之患。然而,當英國殖民者入侵尼泊爾時,卻遭遇了一支來勢洶洶的僱用軍隊的頑強抵抗。這支軍隊英勇善戰,贏得了英國人的敬重。從此,他們威名四射,被英國殖民政府大量招募為殖民軍。獨立後,印度政府繼承了大量這支軍隊的遺產。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麽野心勃勃的印度居然不敢對尼泊爾動武,難道就是因為這支僱用軍隊的存在?

一、廓爾喀僱用兵的肇始

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群峰環抱,地處此間的尼泊爾自古就是一個神奇而富饒的國度。峭壁懸崖,雲霧繚繞,還留存著原始的純樸風光。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山野之間,一支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僱用軍隊由此匯聚而生——他們就是聞名遐邇的廓爾喀人。

廓爾喀這個名字來自於尼泊爾中西部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是一個以狩獵為生的山地民族。他們身材矮小,但憑借長年在崇山峻嶺間追獵的鍛煉,練就了過人的耐力和力量。擅長短兵器近身搏鬥,更是山地作戰中的高手。

19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對這片土地虎視眈眈。1814年,3萬英軍壓境而入,意圖徹底征服尼泊爾。可是,守衛著家園的1.2萬廓爾喀勇士,並未像預期那樣一蹶不振。相反,他們憑借著出色的山地機動作戰能力,予以了英軍有力的回擊。

兩年的戰火硝煙後,英軍損失慘重,只勉強占領了一小部份領土。一位參戰的英國士兵在日記中寫道:"他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即便戰友在身邊倒下,他們仍舊咬緊牙關堅持戰鬥,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勇猛的敵人。"

最終,英國人意識到廓爾喀人的不可小覷,只得讓步簽訂和平條約。根據協定,英軍獲準在尼泊爾境內招募廓爾喀人為僱用軍,作為交換尼泊爾保有獨立地位。就這樣,英勇的廓爾喀人開啟了他們僱用軍的傳奇。

後來,一位英國軍官參觀了廓爾喀人的兵營,看到他們勞作時仍然佩戴著傳統的彎刀,便打趣地問道:"如果發生戰爭,你們能拿著那麽短的刀劍對抗我們的長槍和大炮嗎?"一名廓爾喀士兵毫不猶豫地回答:"長槍無法阻擋我們親吻你的臉!"這句豪言壯語無疑彰顯了廓爾喀人對自身武藝的自信。

二、英國殖民統治的得力助手

廓爾喀僱用兵的威名很快傳遍了整個印度次大陸。自1857年印度爆發反殖民起義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大量招募廓爾喀人作為壓制力量。他們在平亂戰鬥中屢建奇功,成為英國殖民統治下南亞地區的重要軍事力量。

1919年4月13日,在印度阿姆利則城發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當時,數以千計的印度平民聚集在公園內,和平示威抗議殖民統治。英軍指揮官戴爾卻命令駐紮在城內的廓爾喀僱用兵無情開火,數十分鐘的掃射造成近千人死傷。

盡管招致無辜民眾遭殃,但廓爾喀人依舊展現了他們對雇主的絕對效忠。一名英國軍官後來回憶說:"他們只是用槍口回答了我們的命令,毫無感情可言,仿佛殺戮對他們而言是家常便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從尼泊爾招募了20萬名廓爾喀人加入作戰,遍布戰場的各個角落。在激烈的緬甸戰役中,一支廓爾喀步兵連奮勇突圍,只剩下6名傷殘士兵活了下來,其余全部陣亡。面對敵人的反復追擊,他們堅守陣地直至最後一人。

1944年,盟軍準備發動諾曼第登陸作戰。為確保登陸成功,廓爾喀人被安排在先遣部隊。他們深夜悄然上岸,攻克了諾曼第多處防線陣地,為登陸部隊開辟了通道。其中一名士兵被發現時,他挺起胸膛喝令道:"先打死我!否則就讓開!"

正是憑借著無畏的勇氣和對雇主的絕對忠誠,廓爾喀人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英國首相丘吉爾更是盛贊他們是"勇猛過人的種族"。

不過,作為殖民主人的英國政府並沒有給予廓爾喀人公平的報酬。在戰爭結束後,英國人不顧尼泊爾政府的抗議,強行將80%的廓爾喀士兵編入印度陸軍,權且作為對印度的"補償"。

三、戰火赫赫,無所顧忌

廓爾喀人對雇主的忠誠簡直已是出了名的事情。無論是英國人還是印度人,只要付錢招募,他們就會為之赴湯蹈火,視死如歸。這一點在1982年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再次得到印證。

當時,阿根廷突然出兵占領了位於大西洋的這座群島,斥責英國長期的殖民統治。作為曾經的殖民宗主國,英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不理。於是,一支遠征軍征途漫漫,橫渡重洋,趕赴馬爾維納斯。

在這支遠征軍中,有相當一部份是廓爾喀僱用兵。他們一如既往地展現了良好的軍紀作風,在整個行軍途中毫無怨言。當雙方終於在馬島海域交火時,廓爾喀人更是拼命沖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

一名英軍士兵回憶說,當時他們曾被阿根廷軍隊的重火力猛烈壓制,陷入絕境。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廓爾喀人毅然舉起了他們標誌性的彎刀,發起了最後的肉搏戰。他們不顧生死,縱身撲向敵人陣地,用非凡的勇氣徹底扭轉了戰局。

戰後,這位士兵詢問廓爾喀人為何如此拼命,得到的回答令他感動不已:"因為我們已付出太多,怎能半途而廢?死在這裏就死在這裏吧,反正祖國的山河依舊熟悉。"

在廓爾喀人眼中,他們只是在為金錢而戰,並不在乎為誰而戰。忠誠只是一種習慣,生死又算得了什麽?或許正是這種對生命的漠視,才造就了他們可怕的殺傷力。

事實上,英國政府對廓爾喀人的勇猛也是忌憚有加。二戰期間,當廓爾喀將士們從歐洲戰場凱旋而歸時,英王室特意派出了威廉親王來歡迎他們的到來。在接見環節時,廓爾喀軍官們被告知不得攜帶任何武器入內,這是英國人出於安全考慮而特意要求的。

盡管如此,廓爾喀人依舊屢次被英國授予最高榮譽勛章,以表彰他們在戰火紛飛中建立的卓越功勛。有26人榮獲"維多利亞十字勛章",這個數位之多,足以說明英國對他們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四、印度謹慎對待廓爾喀

廓爾喀僱用兵英勇無畏的戰績無疑讓印度政府對這支特種部隊心存敬畏。1947年,印度從英國手中獨立,當時駐紮在印度的廓爾喀人數量高達25萬。新生的印度政府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是將他們遣散,還是繼續僱用?

最終,考慮到廓爾喀人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印度沒有貿然解散這支部隊。他們一方面延續了對廓爾喀人的僱用,另一方面也對其人數和編制進行了精簡整頓。

令印度人謹小慎微的,還在於廓爾喀人的一些傳統習俗。他們在戰場之外,同樣有著一套殘酷的生活準則。比如,廓爾喀新娘在舉行婚禮時,必須親手殺死一只山羊或公雞來證明自己的勇猛;而孩子一歲時,就要進行一個"生米飯"儀式,考驗他是否勇敢——扔一把生米在地上,如果孩子被嚇哭就被認為是軟弱的。

這種粗暴、殘酷的一面,加之廓爾喀人對雇主的絕對服從,使得印度人對他們又敬又畏。一位印度將領曾如此評論:"他們只是為金錢而戰的僱用軍,對於任何事物都漠不關心,就連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在眼裏。這種散漫和野蠻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印度從一開始就未曾輕舉妄動,企圖征服廓爾喀人的祖國尼泊爾。相反,印度一直與尼泊爾保持著密切的外交關系,避免節外生枝。

1950年,印度與尼泊爾簽署了一項特別條約,允許尼泊爾人在印度自由工作和定居,反之亦然。此後,兩國一直維系著親密無間的鄰邦關系。尼泊爾曾三度邀請印度軍隊駐守其國土,無一例外都被印度拒絕了。

直到今天,尼泊爾依然是印度在南亞地區罕見的"和平屏障"。雖然戰略重要,但印度從未對這片土地起過覬覦之心。廓爾喀僱用兵的存在或許就是印度人心存顧慮的根源所在。

五、雄踞要地的神秘力量

廓爾喀僱用兵用他們的勇猛和忠誠,書寫了一段傳奇史詩。他們雖然只是一支僱用軍隊,卻幾度左右印度次大陸的命運。這一切的根源,還得從廓爾喀人居住的地理位置說起。

尼泊爾國土蜿蜒曲折,夾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中部。這裏群山環抱,地形復雜多變,給予了廓爾喀人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難以攻克的山嶺要塞一直是尼泊爾最大的護佑。哪怕是強大無比的阿拔耳朝蒙古鐵騎,也在這裏力盡而返。

正是這片阻隔重重的絕壁叢林,孕育了廓爾喀人獨特的生存技能和戰鬥素質。在他們世代相傳的軍事體系中,擅長徒步行軍、短兵器搏鬥、山地突襲等計畫占據了核心地位。正所謂熟能生巧,持久不衰的鍛煉讓他們駕輕就熟,成為了真正的山地尖兵。

到了19世紀,英國的殖民統治勢力開始覬覦這片富饒的高原地帶。然而,當他們的軍隊踏足尼泊爾時,立刻遭到了空前的阻礙:密集的叢林樹木,陡峭的石崖絕壑,廓爾喀人更是時不時發動襲擾,讓大軍無法招架。

後來,英軍不得不請來挺身而戰的戰士向他們講解山地作戰之道。一位老兵如是說:"首先要熟悉地形地物,在山洞或者巖壁上預先設定伏擊點;行軍時速度要快,要善於利用森林草叢做掩護;遇敵就要突然發起猛攻,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這些經驗不僅讓英軍受益匪淺,也讓全世界開始重視山地作戰這門絕活。羅馬尼亞、法國等國家都曾向尼泊爾求教,希望學習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戰術。可以說,廓爾喀人將被戰爭洗禮的祖傳絕藝發揚光大,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山地作戰宗師。

隨著時間推移,作為世界山地作戰的總參謀部,尼泊爾的地緣政治價值也與日俱增。盡管印度誌在一統南亞,但對於尼泊爾,它從未敢有半點冒犯之舉。廓爾喀僱用兵雖小,但正是這支分布於印度軍中的特殊力量,成為了印度政府對尼泊爾謹小慎微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