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德國如何才能打贏二戰,德國天才戰略家制定的戰略規劃竟未被采納

2024-07-23軍事

一戰中德國依靠強勁的陸軍實力,單挑英、法、俄、美四大列強未落下風,最終還是敗於兩線作戰,德國有識之士開始反思德國戰敗的原因。

其中最傑出的當屬 豪斯霍弗 ,他認為一戰德國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像當年拿破侖一樣,輕視外交聯盟的威力而一味用強,導致四面樹敵,雖連戰連捷,終免不了戰敗。

一戰格局

那麽德國應該如何選擇盟友呢,豪斯霍弗指出了兩個國家—蘇聯和日本,他認為蘇聯在凡爾賽體系中也屬於被孤立的國家,而且也是和德國一樣,是在外力肢解下重新建立的新國家,因此豪斯霍弗主張德蘇結盟,共同肢解大英帝國。

德蘇聯盟可以解除德國兩線作戰的壓力,憑借德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蘇聯豐富的資源和人口,足以震動歐亞大陸,是標準的黃金聯盟。

他主張德國不應以意識形態作為選擇盟友的標準,為了吸引蘇聯入夥,豪斯霍弗以俄國人心心念念幾百年的印度洋出海口為條件,將中亞、中東以及印度地區作為蘇聯的勢力範圍。

豪斯霍弗

德蘇聯盟全面肢解大英帝國,就要全面瓜分歐亞大陸的,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要順帶孤立遠在美洲大陸的美國,深諳地緣戰略的美國怎能袖手旁觀呢?

當時的美國孤立主義思潮盛行,國內軍備長期松弛,德國人一直看不上美國,只有豪斯霍弗獨具慧眼,看出德國如果要統一歐洲,就必須避免美國像一戰那樣介入歐洲事務。

這個牽制美國的任務,豪斯霍弗選擇了日本,但他明白日美之間國力差距巨大,他僅支持日本牽制美國,把美國的吸重力盯在亞太即可,他反對日本貿然與美國開戰,同時也反對日本過度入侵中國大陸,這樣必然激化日蘇矛盾,同時也會讓日本陷入中國戰場,做無謂的消耗。

他認為日本應該立足於德蘇聯盟,對東亞各國采取經濟滲透加文化演變的方式,集中資源更新落後軍備,逐漸擺脫對美國的經濟依賴,待時機成熟向南洋群島資源地帶進軍,把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一掃而光,甚至可以一直打下澳洲。

希特勒上台後,非常欣賞豪斯霍弗的戰略規劃,並一度有計劃的開始實施。

1939年8月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9月蘇德便共同瓜分了波蘭,舉世震驚。1940年德、意、日三國簽訂【三國同盟條約】,1941年3月,蘇日兩國簽署【蘇日中立條約】,一個旨在肢解大英帝國,瓜分歐亞大陸的德、蘇、意、日聯盟即將呼之欲出。

史達林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

但豪斯霍弗萬萬沒有想到希特勒是一個純粹的種族主義者,他對英國的癡迷超過了理性,在他心裏只有英國人才有資格和日耳曼人共治天下,什麽斯拉夫人、義大利人、日本人他通通看不上。

希特勒一心想和英國結盟,而丘吉爾又高傲的像一個不可觸碰的女神,史達林見丘吉爾不搭理他,又在羅馬尼亞和芬蘭問題上獅子大開口,惱羞成怒之下,希特勒決心透過解決掉蘇聯來換取英國的臣服。

於是隨著1941年6月,德國閃擊蘇聯,蘇德聯盟徹底破裂,豪斯霍弗的計劃也徹底落空,英國、中國等孤軍奮戰的國家順勢解套,德國贏得戰爭的機會就這樣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