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揭秘米格-25「狐蝠」戰鬥機:速度與力量的完美結合

2024-08-18軍事

MiG-25戰鬥機(英文:MiG-25 Fighter,俄文:МиГ-25,北約代號:「Foxbat」,即狐蝠)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發的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設計之初,就著重提升其高空高速效能,並廣泛套用不銹鋼結構以應對高速飛行時的極端環境。該機以其卓越的效能,曾創下多項飛行速度和高度紀錄,成為僅有的三種突破「熱障」(即達到或超過馬赫數2.5的飛行速度)的有載人駕駛飛機之一,其他兩種分別為美國的SR-71偵察機和蘇聯的米格-31戰鬥機。進一步地,米格-25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能在高空突破音速數達馬赫數3的戰鬥機。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隨著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蘇聯開始著手研發MiG-25戰鬥機。其原型機在1964年首次試飛成功,隨後在1969年開始交付蘇聯國土防空軍使用。這種飛機總共生產了大約1190架,其中約60%作為偵察機型,主要用於情報收集與監測;約30%作為截擊機型,用於執行空中攔截任務;剩余的約10%則是雙座教練機型,用於培養飛行員的操作技能和戰術意識。除在蘇聯空軍中廣泛使用外,MiG-25戰鬥機也在冷戰時期向敘利亞、伊拉克和印度等國家出口過。

一、研制背景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美國空軍開始大規模地裝備先進的飛行器,包括超音速的B-58轟炸機以及速度達到兩倍超音速的戰鬥機型。他們也不遺余力地研發了具有極高飛行速度的XB-70轟炸機,又被稱為「女武神」,以及擁有極高空中偵察能力的A-12/SR-71偵察機,這款偵察機的最高速度甚至達到了驚人的三馬赫。這使得當時的常規截擊機無法與之匹敵。

面對美國的這些新型超音速轟炸機和高空高速偵察機的挑戰,作為全球主要對手的蘇聯在應對這一威脅上也開始行動。在激烈的競賽背景下,著名的米高揚設計局在前期的超音速飛機設計基礎上進行了不斷的試驗和創新。他們試制了E-150和E-152樣機,並成功實作了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三千公裏以及升限達到兩萬二千六百七十米的卓越效能。這一成就標誌著蘇聯在超音速飛行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為了進一步應對美國的空中優勢,蘇聯在1960年正式啟動了米格-25戰鬥機的研制工作。

二、設計特點

該機翼型細節獨特,後掠角達到42°,同時配合5°的下反角,確保了機翼的相對厚度為4%,展弦比為3.5,翼面積達到61.9平方米。這種設計旨在滿足在20000公尺高空的巡航飛行需求,而小展弦比和中等後掠角則旨在提高機翼的剛性和強度。值得註意的是,原型機最初並未采用下反角設計,但在試飛過程中發現機翼存在明顯的上反效應後,才決定加入5°的下反角設計。

由於氣動布局的特點,該機的尾臂設計得相當短促。為確保航向的穩定性,設計者選擇了雙垂尾與尾部腹鰭的結合。經過多次試飛和調整,研制團隊對垂尾面積進行了增大,並減小了腹鰭尺寸,有效克服了原始設計中腹鰭過大對著陸效能的不利影響。

飛機采用矩形二元進氣道,透過水平調節斜板進行調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米格系列飛機首次采用兩側進氣布局。這一設計在飛機在土質跑道上起降時仍存在外物進入的問題,仍需要進一步解決。

在試飛過程中,米格-25戰鬥機曾遭遇嚴重問題。在一次高速飛行中,當嘗試偏轉副翼時,機翼出現了嚴重的扭轉,導致副翼反效,飛機墜毀,造成試飛員傷亡。經過深入分析,研制團隊決定在高速飛行狀態下不使用副翼,轉而采用差動平尾進行操控。然而由於全動平尾的轉軸位置不當以及在特定飛行狀態下助力器功率不足的問題,再次發生了飛行事故。針對這些問題,研制方對平尾轉軸的位置進行了調整,向前緣移動了140公釐,以最佳化其效能。

三、總體評價

米格-25戰鬥機,在獲得廣泛贊譽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貶低和質疑的聲音。其設計初衷,是為了應對高空威脅,專門用於在2萬米以上的高空攔截敵方偵察機和轟炸機。然而其生產份額中高達60%為偵察型或偵察轟炸型,這一高空高速的突防優勢使這款原本作為蘇維埃領空守護神的戰鬥機,逐漸將截擊轉變為次要任務。其角色轉變引人註目,從堅固的防禦盾牌,轉變為穿透敵方防空體系的銳利長矛。

盡管米格-25戰鬥機在高空效能上無與倫比,但在中低空域以及機動效能上卻存在短板。它完美滿足了蘇聯空軍對於高空高速的要求,但在其他方面的設計要求卻未能如願達成。例如發動機耗油量巨大,限制了航程和機動性。截擊型在攜帶飛彈高速飛行時,仍面臨穩定性問題,因此其最大速度被限制在2.8馬赫,無法像偵察型那樣達到3.2馬赫的飛行速度。

米格-25戰鬥機作為集中資源研制單一用途戰鬥機的典型例項,其評價不應脫離當時的技術條件和蘇聯軍隊的戰術思想。盡管米格-25已被米格-31戰鬥機所取代,但作為蘇聯航空工業的傑出代表,米格-25在技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蘇聯設計師利用相對簡單的技術完成復雜設計的能力,仍然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米格-25不僅是蘇聯空中作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份,更代表了其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技術創新和戰略思考。

關註我給您分享更多歷史武器內容@一只蛙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