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鐵原阻擊戰:為什麽是誌願軍的存亡之戰

2024-10-08軍事

【誌願軍:存亡之戰】於9月30日上映。截至10月7日12時,票房已突破8億元,成為今年電影國慶檔票房冠軍。

這是陳凱歌誌願軍三部曲的第二部,跟第一部聚焦於誌願軍入朝初期的戰役不同,第二部重點呈現第五次戰役中的鐵原阻擊戰。在這場持續12晝夜的存亡之戰中,誌願軍第63軍的25000名戰士對抗超過50000名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最終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之後,取得了這場事關入朝誌願軍生死存亡阻擊戰的勝利。

電影中,鐵原阻擊戰這段戲的拍攝場地達20萬平米,是陳凱歌誌願軍三部曲中最大的,僅此一戰的拍攝時長就是整整三個月,由此可見歷史中鐵原阻擊戰在誌願軍入朝戰役中的重要程度。

位於如今南韓境內的鐵原,地處北韓半島的最中心位置。當年既是平壤與首爾之間的鐵路樞紐,也是著名的糧食產區。由於身處戰略要沖,僅有2萬人的鐵原雖然城裏並沒有發生戰鬥,但仍然被美軍的大炮和飛機炸成了廢墟。

2024年9月9日,南韓江原道鐵原郡一角 圖據 視覺中國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受命率軍入朝作戰。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裏,與北韓人民軍一起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戰役,將「聯合國軍」打回至三八線附近。

1951年4月,「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亞瑟被解職,接替他的是馬修·邦克·李奇微。

李奇微非常清楚誌願軍作戰的特點:優勢是作戰勇猛、善於穿插和近戰夜戰,劣勢是裝備欠佳、制空權有限以及因此導致的後勤補給能力不足。他知道誌願軍只能連續作戰5~6天,且每天進攻極限最多20公裏,因此在第五次戰役開始後,他指揮機械化的美軍每日後退25~30公裏,同時美國空軍不間斷地轟炸誌願軍補給線。看似節節後退,實則誘敵深入:誌願軍往南前進得越遠,後勤補給就越是困難。

當時的誌願軍後勤短缺到什麽程度?南韓上將白善燁的戰後回憶錄記載:

「美軍的夥食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是包括牛排在內的西餐,B級是熱香腸和其他熱食,最差的C級是罐頭和方便野戰食品。韓軍的大米供應充足,還經常能吃到日本空運來的紫菜、魷魚甚至是符合南韓人口味的泡菜。而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口糧是炒過的高粱米、小米和黃豆。」

李奇微(左)和範弗裏特

李奇微的戰略計劃是誘敵深入然後突然反攻,將誌願軍主力與後方補給線完全切斷,之後再圍而殲之。

4月21日,美軍前線總指揮範弗裏特已經下令兩個軍團向鐵原、金化發起反攻。

雖然這次反攻被誌願軍暫時擊退,但另一邊的誌願軍總指揮部裏,血戰三十年的彭德懷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前線部隊最近的離漢城只有兩公裏,但處在糧彈兩缺的危險處境中,美軍正在醞釀極其致命的反攻。於是,幾乎在美軍向鐵原進發的同時,誌願軍總部下令:前線各軍後撤,準備構建防線。

然而汽車畢竟比人跑得快。5月21日,僅僅在「聯合國軍」正式反攻一天後,西線美軍就推進了80~100公裏。5月28日,由於決策失誤、通訊中斷和動作遲緩,誌願軍第60軍180師遭美軍圍殲。

鐵原,既是誌願軍第五次戰役的後方補給基地,也是至關重要的戰略關鍵點:美軍如果拿下鐵原,前方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極其有利美軍的機械化部隊作戰。來不及退守到安全位置構築防線、又缺糧缺彈的誌願軍三個主力兵團,都會成為美軍的圍殲物件。

所以彭德懷向受命固守鐵原的第19兵團63軍軍長、35歲的傅崇碧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也要堅守鐵原十五到二十天。

這時的傅崇碧已經好幾天沒吃上炒面了。

5月26日,63軍的187、188、189三個師退到指定阻擊地點時,「聯合國軍」離鐵原僅僅20公裏。

5月27日,作戰命令送達傅崇碧,「不惜代價,堅守陣地,無上級命令不準撤退。」

16歲入紅軍、即將迎來人生最關鍵一戰的傅崇碧,把三個師布成了一個「品」字形:前方左翼為189師、右翼為187師,後方188師擔任預備隊。

5月28日,「聯合國軍」的攻擊正式開始。範弗利特在戰場上喜歡以最猛烈的炮火最大限度地殺傷敵方。而189師的14000名戰士,面對的是對方整整6個師1個旅再加1個團以及1300余門火炮。

一個小時之內,189師阻擊陣地上就被傾瀉了4500噸炮彈,以至於至今仍用「範弗裏特彈藥量」來專門形容不計成本的瘋狂輸出。當時離戰場二三十公裏遠的美軍前線觀察員貝文·亞歷山大回憶:「炮聲就像是在我的隔壁一樣。」而在彭德懷的指揮部裏,他能看到鐵原方向的夜空是紅色的。

傅崇碧清楚,面對這樣的火力他沒有任何勝算,他只能不惜一切代價讓敵人前進艱難。傅崇碧命令189師化整為零分成若幹單位,分布在以種子山為中心的各個陣地上,每一個陣地上配置的火力兵力,都能讓其變成一根插在美軍身旁的釘子:不斷「拔釘子」的美軍雖然最終肯定能拿下陣地,但也不可避免地減慢前進的速度。

這一點,讓美軍也印象深刻。24師的勞勃少校後來在回憶錄裏寫到,「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陸地沼澤。好像總是打不著我們想要攻擊的目標,但又好像四周到處都是目標。」其在後來感慨,「我們西方制造了所有的機械裝置,認為戰爭的唯一方式是機械化戰鬥,事實上麥克亞瑟也是這樣說,利用裝備去打敗你的敵人,因為你的裝備比別人的好。但是中國人說我們沒有這些裝備,但是我們又必須打仗,我們只能依靠智慧去做到。」

除了智慧,更多還有犧牲。到6月2日,已有許多官兵犧牲在美軍「飛機+巨炮」的轟炸下,連炊事員都成了戰鬥人員。又挺了兩天,到換防的188師前來進駐時,189師全部戰鬥力除重武器外僅余數百人。

【誌願軍:存亡之戰】中的誌願軍戰士形象

而從6月3日開始,鐵原阻擊戰中的一場生死之戰,在距鐵原14公裏處的高台山才剛剛拉開帷幕。

此時的範弗利特在旁人眼中,「簡直像要把地面炸開」,但他其實跟彭德懷一樣憂心如焚:美軍每天都在前進,但根本走不出戰略計劃所需的速度。此時鐵原以北,不斷後撤的誌願軍主力正在爭分奪秒地構築第二道防線。一旦不能盡快拿下鐵原,美軍圍殲誌願軍主力的大構想就將化為泡影。時間對於雙方都極其可貴,但只有一方能夠勝出。

範弗利特派出了美軍著名的王牌部隊,也是精銳中的精銳「第1騎兵師」擔任攻擊高台山的前鋒。美騎1師源於南北戰爭中的北軍部隊,二戰後早已完全機械化,但騎兵師的番號始終未變,因為從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到一戰二戰,幾乎從來沒有吃過虧。他們的對手,是188師的563團。這個團入朝時2800人,此時還有1600多人。

然而面對幾個只有200多米高的山頭,美騎1師在飛機、坦克的助陣下,連攻三天也未能攻占。時任563團團長的馬召民在回憶錄裏寫道:「這是抗美援朝最艱難的一仗,熊熊燃燒的凝固汽油彈把土地燒焦,重型火炮所到之處,土地被美軍的炮火翻過來達兩米!563團缺乏武器彈藥,一線戰士全部拼了刺刀。」

到6月9日接到撤退命令時,563團一共阻擋了敵軍7天,全團還剩247人。

美軍的B29轟炸機一次投彈近百個,這個投彈量如果投到小城市,整個城市都會夷為平地。而從6月8日晚開始,美軍出動23架B29轟炸機對誌願軍陣地進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轟炸,有的連一次就犧牲了一半人。這已是鐵原阻擊戰的第十一天,攻方和守方都在拼:誰更能堅持到最後。當美軍對誌願軍固守的內外加山轟炸過後,山丘頂部幾乎都被削去一層,而70名誌願軍戰士在此戰鬥至最後一人。

6月10日,傅崇碧已經面臨彈盡糧絕無人可守的絕境,而範弗利特也正準備召開宣布攻占鐵原的新聞釋出會。此時傅崇碧突然接到了彭德懷的電話:「鐵原的物資和傷員基本運完,3兵團已轉移出來。你軍的任務已經完成,現由二梯隊第40軍接替你軍。」這場仗打下來,傅崇碧瘦了25斤。

鐵原阻擊戰中的誌願軍戰士 圖源:國防部資料照片

當日18點30分,範弗裏特向媒體釋出聲明:美第1軍已占領鐵原、金化一帶。然而終於進入鐵原的美軍很快發現:在鐵原的北部,一道新的誌願軍防線已經構建完成。6月11日,李奇微下令:暫停超越鐵原一線攻擊,全線就地轉入防禦。

鐵原阻擊戰不僅讓李奇微圍殲誌願軍主力的意圖落空,也讓吃到了足夠苦頭的美軍意識到繼續北上攻朝的不可能,從而轉向選擇進行停戰談判。若說以戰止戰,鐵原阻擊戰是典型範例。後來在李奇微的回憶錄裏,他描述「(誌願軍)再次以空間換取了時間,並且在其大批部隊和補給完整無失真的情況下得以安然撤離」。而在傅崇碧的回憶錄中,沒有什麽感性的描寫,只用了4個「最」字:「是63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激烈、最殘酷的一場戰鬥。」

第63軍終於撤下來的時候,彭德懷親自去看望,他看見士兵們渾身的衣服已經成了一縷一縷的布條。他剛說了一句「祖國感謝你們」,士兵們就全部哭了,他們想起了沒能回來的戰友。事後評功,189師566團1連被評為大功連,但戰前兩百多人的1連,僅有楊恩起1人能自己走上領獎台。他的戰友許多在醫院,更多地長眠在鐵原。

2023年11月23日,遼寧沈陽,老兵向護送在韓誌願軍烈士遺骸棺槨的車隊敬禮致意 圖據 視覺中國

當楊恩起把纏著繃帶的手舉上帽檐敬禮時,他感覺那一刻全連戰友都在看著他,而當時台下所有官兵都在哭。上了戰場為殺敵而痛快流血,下了戰場為戰友而痛哭流淚。中國軍人的榮耀,血淚如此鑄就。

文/啟淩 編輯 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