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明清對紅衣大炮的仿制,越仿差距越大!

2024-10-03軍事

紅衣大炮,在明朝時被稱為「紅夷大炮」,這種炮的原型是十六世紀中後期發明於歐洲的一種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 前膛加農炮 ,通常作為艦炮使用。

紅衣大炮之前,中國接觸到的西式火炮是佛朗機(Farangi),它是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初期歐洲的一種火炮,由葡萄牙人傳入中國,明朝時期稱之為佛朗機炮。這種火炮是世界上第一種後裝型別的火炮,因其制作簡單、輕便且火藥補充迅速而在歐洲和亞洲廣泛使用。佛朗機炮的種類繁多,從小型火銃到重型攻城炮應有盡有,但其技術限制導致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瓦斯泄漏,因此射程和威力受限。

上圖_ 佛郎機是明代正德年間利用歐洲技術制造的大型後裝火炮

而紅衣大炮這種火炮最初是伊莉莎白女王一世在位時期英國制造的產品,很快在歐洲流行。與之前備受中國推崇的佛朗機相比,紅夷大炮在技術上更為先進,具有更好的氣密性和射程,因此在戰場上更具優勢。明朝末期,鄭成功他爹鄭芝龍多次在東南沿海與荷蘭海軍及東南亞海盜交戰,擊沈數艘荷蘭海軍三桅軍艦(後來大名鼎鼎的風帆戰列艦前身)。後福建當地漁民將沈沒的軍艦艦炮打撈,明朝官員將其與本土制作的弗朗機對比,發現其射程、威力都要強很多,於是開始仿制。因荷蘭人在當時被明朝稱為「紅夷」,即紅頭發的夷人(或者是穿紅衣服的夷人、面色紅潤的夷人),所以將該炮命名為「紅夷炮」。明朝將所有西方的前裝滑膛炮都稱為「紅夷炮」,而後來本土仿制,發展出的產品也沿用了這個名字。不同時期的紅夷大炮在設計細節上也有一些差異。

佛朗機和紅夷大炮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技術發展水平,佛朗機代表了中世紀的火炮技術,而紅夷大炮則代表了文藝復興後期和近代早期的技術進步。

(興城古城上的紅夷炮)

由於冶鐵技術不過關,明朝的仿制紅夷大炮之路問題不斷,造出來的大炮品質不過關,動輒炸膛。無奈之下,明朝以漲租金威脅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讓他們代工制作大炮,並派出官員進行監造。

第一批代工制成的紅夷大炮,就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後來在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

認識到紅夷炮的威力後,皇太極開始積極招募人才仿制。先是孔有德投誠,孔有德在登州跟著孫元化打過工,孫元化是火炮專家,所以孔有德的幾個部下,像王天相與金世祥也學習了不少火炮知識,對原理、架構都很精通,結構制造就沒有問題。

然後需要解決的就是制作工藝。當時沈陽的後金軍中有一名漢族俘虜劉漢,是名鐵匠,他精通冶鐵技術, 以復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火炮接近鋼炮的水準,品質已超越歐洲同時期水平 。(太誇張了,你信嗎?)

於是,在崇禎四年,後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紅夷炮,因滿人對「夷」犯忌諱,故改稱「紅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將軍」。相較明朝的紅夷炮,後金版的炮架先進,高低角可調,轉向也方便,並有瞄準裝置。

皇太極在八旗軍設定新營「重炮軍」,滿語為烏真超哈,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重炮兵。

到崇禎十二年,清軍已經擁有60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特別是在攻城戰役中。

入關後,鐵礦充足,清朝進一步加強了火炮製造。單康熙一朝,所造的紅衣炮就達905門,重量在250千克以上的為重炮,有201門;其余為250公斤以下的為輕炮,有704門。

這種炮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不落後,歐洲人直到18世紀末期都在使用這種艦用滑膛炮,然而,從1830年代和1840年代起,西方世界新的技術時代來臨了, 蒸汽機船、醫學和新型武器, 改變了世界範圍內的力量平衡,西方武器開始大換代,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工業革命使得武器制造業使用了動力機床,可以對火炮內膛進行精密加工;更標準化、精密化的各種配件、炮彈生產;連早已被所有國家掌握的黑火藥加工工藝水平都有大振幅提高;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侖的實踐中得到新的發展;因此讓當時火炮的威力、射程與射速成倍增長。而這些已不是我們哪位 精通退火、淬火的鐵匠 所能想象的了。

清朝此時依然使用簡單的手工鑄炮工藝,制造兩百年前學會的紅衣大炮,並且依然解決不了炮身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粗糙等技術問題。

由於清朝承平許久缺乏外部威脅與統治者的短視,更關鍵的是古代中國一直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科學體系,所以火器的差距被拉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