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理論研究】爭奪庫爾斯克:俄烏電子戰「打前鋒」

2024-08-29軍事

白俄羅斯【軍事政治評論】8月23日刊文稱,毋庸置疑,除了突然性之外,烏軍入侵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初戰告捷,得益於無人機和電子戰運用的新戰術。進攻伊始,烏軍首先壓制了俄方所有的飛翼式偵察無人機,基本上剝奪了俄軍指揮員的應變能力。然後將電子戰系統推進到戰鬥接觸線附近,這些電子戰系統根據預先獲取的偵察數據進行了程式設定。烏軍的戰術導致俄軍至少在最初階段未能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火力引導和實施攻擊。可以說,烏軍在FPV無人機持續作戰方面塑造了相對優勢。

實際上,烏軍在入侵行動中出動了幾個新型突出隊,這些部隊經過了北約標準的訓練。它們的突出特點,不僅是擁有西方武器,而且采用了基於新技術手段的指揮方式,如衛星互聯網、網域名稱、敵我辨識和圍繞典型防禦點機動等。另外,烏軍的機動行動只在敵方組織焦點防禦(очаговая оборона)時實施,而整個作戰指揮依托衛星通訊。因此,沒有衛星通訊,烏軍的指揮不可能如此高效。換言之:敵人在哪裏陷入梯次防禦的困境,他就會在哪裏認輸;沒有通訊就沒有指揮;沒有機動就沒有戰果。

然而,烏軍的好景不長。在烏軍進入庫爾斯克州大約兩周後,其攻勢遇阻,上千人的戰車開始原地空轉。而這同樣是俄軍電子戰壓制烏軍「星鏈」系統的結果。烏軍在其「星鏈」通訊受到壓制之後,只好回到傳統的指揮模式,效能大幅降低。可見,在現代戰爭中電子戰的作用何等重要。

俄國防部8月23日公布訊息稱,庫爾斯克州的部隊正式接裝了新型四軸飛行器、反無人機槍及電子戰裝備。其中的電子戰裝備主要為個人穿戴式電子戰裝置和人員攜行式電子戰系統。可穿戴式電子戰裝置用於保護軍人免受FPV無人機攻擊。全套裝置包括3個模組(1個探測模組、1個壓制模組和1個電池),總重量2.75千克。探測模式可以工作12個小時,壓制模組可以工作1.5個小時。可以發現1000公尺範圍內的無人機,壓制300公尺距離內的無人機。

據外媒報道,俄軍一套「防波堤」(Волнорез)反無人機電子戰系統在烏軍入侵庫爾斯克州境內不久被繳獲。「防波堤」系統於2023年秋季首次列裝俄軍,主要用於在坦克周圍形成一個虛擬防禦罩,以保護它們免受FPV無人機攻擊。

從戰場實踐看,在完成對敵衛星通訊系統、無人機控制鏈路、GPS和GLONASS導航訊號的電子壓制,以及發現敵操作員和/或運輸工具位置並向火力單元發送目標指示等一系列任務之後,敵人的主要優勢就會化為烏有。

文章指出,白俄羅斯的軍工系統在去年2月接到總統盧卡申科關於為白俄軍隊研制和列裝新型電子戰系統的命令。盧卡申科特別關註烏克蘭戰場上的作戰經驗,他視電子戰為「電子劍」,屢次對軍工部門呼籲「電子戰,電子戰,還是電子戰!」。作為響應,白俄羅斯軍工系統研制了取名為「風暴」(Гроза)的電子戰系列(風暴-6、風暴-C、風暴-O、風暴-З、風暴-Z1、風暴-P2)。

文章指出,為了完成多樣化任務(偵察、引導、打擊等),現代無人機配備了復雜的電子裝置。這些電子裝置在賦予無人機更廣泛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無人機對有組織電子幹擾的敏感性。原因之一,就是無人機需要與地面控制站進行不間斷的資訊交換,需要借助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定位。其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需要透過無線電鏈路進行傳遞,而這些大強度工作的鏈路要保持很高的隱蔽性和可靠性,難度相當大。一般而言,無人機上對於電子戰影響比較脆弱的裝置和系統主要包括:衛星導航系統訊號接收機、影像資訊接收裝置、影像和遙測資訊收發鏈路、帶天線饋電裝置的指令導航鏈路、指令資訊交換裝置、資訊交換裝置等。

另外,電子戰要達成預定效果,離不開偵察情報的配合。因此,白俄羅斯的科研人員將新型電子戰裝備整合到了跨軍種察打一體自動化系統(МАРУС)中。在該系統的控制下,可以自動化選擇優先目標並在電子戰系統間進行分配,以確保有效壓制。同時還可監測評估電子戰系統對敵方指揮通訊系統的影響程度。所有這些能力在部隊作戰訓練中均已透過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