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重慶隨筆】年僅8歲評定為「革命烈士」:蒼天有情淚傾盆

2024-01-01軍事

#踏上重慶之旅# 重慶隨筆(三):蒼天有情淚傾盆
說起新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宋振中(1941—1949),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若說他就是小說【紅巖】和電影【烈火中永生】裏的「小蘿蔔頭」,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
宋振中出生8個月後即隨母親入獄,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他頭大身小(狀如前些年劣質奶粉的受害者「大頭娃娃」),被難友稱為「小蘿蔔頭」。他利用年齡小、不易引起特務註意、行動較自由的條件,在獄中經常為難友們傳遞訊息。這些「革命事跡」也是他跟父母一同被特務殺害後,年僅8歲卻能評定為「革命烈士」的必備條件。
宋振中的爸爸宋綺雲和媽媽徐林俠都是中共黨員。他們及幼子「小蘿蔔頭」的關押地白公館,還有曾關押過江姐(原名江竹筠)等200多名革命者的渣滓洞,都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的歌樂山。
白公館與渣滓洞相距2.5公裏,它們因上個世紀發生的故事和重慶解放前夕的大屠殺,曾是人們心目中陰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如今,白公館、渣滓洞已然成為緬懷革命先烈的歷史遺跡。
白公館原本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取名「香山別墅」,是由於他以唐代詩人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的後人自詡。
國民黨軍統局將當地人稱作「白公館」的別墅改成秘密監獄後,用於關押案情嚴重或級別較高的政治犯,如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誌等。關押人員最多時達100多人。
白公館後山的松林坡,因松樹遍生成林而得名。小蘿蔔頭和父母都犧牲於此。
松林坡的戴公祠,原是抗戰時期軍統頭目戴笠為蔣介石修建的別墅,以備躲避日軍空襲的不時之需。
圍繞這座別墅的演變,恰好應驗了變化總比計劃快這句話。
別墅建成後,蔣介石很少來,實際上的主人是戴笠。附屬建築也辟作他的警衛室、會客室和停車場。
1946年3月,戴笠飛機失事而亡。軍統局將別墅用作祭祀戴笠的祠堂,稱為「戴公祠」。
現在的戴公祠,全然沒有了戴笠的蹤影和墨點。取而代之的,是陳列發動西安事變(張楊兵諫)主角之一的楊虎城將軍畫像和生平事跡的紀念室。
之所以在這裏設立楊虎城將軍紀念室,是因為1949年9月6日,國民黨特務將楊虎城將軍及兒子楊拯中殺害於戴公祠的戴笠會客室,又將他們的遺體埋在了會客室旁的花台內。
戴公祠的歷史,正是時代變遷的縮影。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這首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歌【自由與愛情】,當年被許多革命者爭相傳誦,並引作追求光明與理想的信念和心聲。
青山巍巍。見證了白色恐怖年代,發生在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松林坡和渣滓洞的血腥暴虐。
蒼天有情。淚飛頓作傾盆雨之後,我們更加感佩信仰堅定、視死如歸的英烈誌士,更當珍惜幸福,感恩自由和平、安居樂業的新時代。

關註作家林嘯,閱覽紀實報導文學、小說、詩歌、散文、劄記等原創作品。城鄉題材廣闊,視角獨樹一幟,內容深度及嫻熟文筆廣獲好評。註重讀者交流,凡評論必回復!

「小蘿蔔頭」宋振中

「小蘿蔔頭」宋振中

「小蘿蔔頭」宋振中及父母

戴公祠內外實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

白公館外景

白公館外景

白公館內景

白公館內景

白公館內景

白公館內景

白公館內景

白公館內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

戴公祠內外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