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印軍全面撤離馬代,解放軍接力登場,印態度軟化,中方給台階

2024-05-11軍事

按照今年二月馬爾地夫和印度簽署的協定,過了5月10日,馬爾地夫這片土地上就不再有印軍的存在,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武器和解放軍接力登場,印度倍感壓力,態度突然軟化,中印關系迎來緩和契機,印度會作何選擇呢?

近段時間,馬爾地夫政局接連發生不少大事,「親華」當局所在人民國民大會黨以絕對優勢拿下議會選舉,國內的「反印」情緒由此達到高潮,國民對穆伊茲政府的政策和前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認可。這為馬爾地夫進一步發展對華友好合作關系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穆伊茲推崇的「印度結束」政策幾乎已無人能擋,在印度家門口,地緣政治格局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5月10日,分水嶺出現,這天是馬爾地夫與印度約好,印軍必須全部撤出馬爾地夫的日子。馬爾地夫言出法隨,印方回天乏術。而在這之前的3月,解放軍國際軍事合作代表團先後到訪馬爾地夫、斯裏蘭卡和尼泊爾,並分別與這三國的防務部門進行了會見會談。在馬爾地夫,中方代表不僅拜會了總統穆伊茲,還與馬方簽署了「無償軍事援助協定」。

也就是說,10日之後馬爾地夫就不再有印軍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將是中國制造的武器和負責運送的解放軍。印度的立場登時軟化,就在全面撤軍前一天,馬爾地夫外長紮米爾抵達印度進行存取,印外長蘇傑生一改過去趾高氣昂的姿態,轉而多次強調印度堅持「鄰國優先政策」,並將在馬爾地夫需要時立即提供幫助。

印方的識時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在去年,中方就已經開始布局深水港與瓜達爾、吉布地「大三角」,不僅將南亞、中巴經濟走廊、馬六甲海峽等多條海上生命線覆蓋,破解了馬六甲困局,突破了部份「第一島鏈」,還在一定程度上對印度形成了封鎖。

近段時間,印度又是在邊境增派一萬大軍,又是打通色拉補給隧道,還對所謂「阿魯那恰爾邦」進行「主權聲索」,中印邊境溫度直線上升。斯、馬、尼三國和中國的合作協定一旦全部落地,印度就會被「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的能源通道包圍,再加上中馬軍事合作潛力,莫迪以後都別想再睡好覺。

印方對馬方說軟話是形勢所迫下的不得已而為之,代表印方已經意識到中印關系惡化的嚴重性,中國適時給印度遞了個台階。10日上午,中國新任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抵達新德裏履新。在此之前該職位已空缺了18個月,徐飛洪的到來也意味著中印關系開始向好發展。

在接受履新采訪時,徐飛洪明確指出,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中印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兩國是彼此的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所以擺在印度面前的仍然有兩條路,要麽認清自身實力,摒棄投機心理,和中方相向而行。中印用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認真傾聽。要麽堅持毫無意義的龍象之爭,讓域外勢力趁虛而入破壞地區安全形勢。

四月上旬,印度總理莫迪曾對邊境問題改口,稱兩國應該「抓緊解決」兩國曠日持久的邊界問題,不讓其影響兩國關系,中印有管控分歧、維持和平安寧的共識,相信中國大使的到來會開啟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