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用事實告訴你們,二戰中的美國陸軍的最大成就是什麽

2024-05-07軍事

每段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關註歷史首先是為了未來。

關註頭條@不負人生優雅,為您講述別開生面的歷史軍事故事。

「天命昭昭」和南北戰爭對美國陸軍軍事思想的影響

和大英帝國一樣,美國本質上也是個海權國家,或者說,太平洋和大西洋就是讓美國能夠免於歐陸戰火的「護城河」。

也正因為如此,在19世紀時,美國陸軍的規模並不大,他們的主要任務和英國陸軍類似,專業從事小規模的殖民戰爭,以實作美國佬口中的「天命昭昭」——向西擴張直到太平洋,把那些擋路的印第安土著、墨西哥挨個幹掉,然後再和盤踞在古巴和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幹一仗。

反映葛底斯堡戰役的油畫

在此期間,美國經歷過的最殘酷的戰爭,不是和什麽外敵打的,而是南北內戰。在這為期四年的戰爭中,只有不到3000萬人口的美國(不含黑奴),聯邦和邦聯一共動員了超過350萬人的軍隊投入戰場,總共造成了超過62萬余人的傷亡(不算平民)。

也正是這場內戰,奠定了美國陸軍的作戰理論和相應的一系列軍事教條。

在某種意義上,美國的南北戰爭可以看做是一場承前啟後的戰爭形式——要知道,直到拿破侖時代,交戰雙方透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消滅敵人的主力,或者攻占了敵軍無法替代的關鍵戰略地區後,就能夠決定戰爭的結果——比如最為大家熟知的「滑鐵盧之戰」。

然而到了工業時代,各個工業國都可以動員並武裝大量的軍隊,這些軍隊的規模和恢復能力是直接和國家的實力、潛力掛鉤的,想要憑借單獨的一次戰役就實作戰略目標的難度,是越來越大了。

工業時代的全面戰爭,最常見的,就是投入多支主力部隊,在單次或者連續的會戰中發起不間斷的作戰行動,來逐步實作自己的戰略目標。直接硬碰硬地攻擊並消滅敵人最強大的作戰部隊也不是唯一的取勝之道了,迂回、包抄反而成為了更高效的方式,比如著名的「施裏芬計劃」。

美國的南北戰爭正好幫助美國陸軍實作了軍事思想上的轉變:在戰爭的前兩年,聯邦軍隊(北軍)和邦聯軍隊(南軍)采取的戰法基本上還是拿破侖時代的那一套——會戰、大規模會戰——雙方都想畢其功於一役,消滅對方主力,來實作自己的戰略目標。

沒想到聯邦軍隊盡管敗多勝少,但是綜合實力強勁,總是敗而不倒。但是直到尤裏西斯·辛普森·格蘭特將軍就任聯邦軍總司令之前,一直沒有人意識到,靠一場拿破侖式的勝利來為戰爭畫上圓滿句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格蘭特將軍

當時的邦聯軍隊和二戰中的德國陸軍頗為類似:裝備精良、善於機動作戰,恢復能力不如北方,但是也不是一兩場戰役就可以摧垮的;而北方聯邦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數量,在格蘭特的指揮下,聯邦軍隊也正是透過一系列的持續戰役不斷消耗邦聯軍的實力,直到讓對手無以為繼。

而格蘭特的消耗戰術,也成為了美國軍事理論的核心基礎。奇怪的是,美國軍隊光記住了消耗戰,卻完全忽視了謝爾曼將軍橫掃南方的機動作戰。

而幾十年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人再次強化了一個認知——線性的消耗戰就是現代戰爭的本質。

毫無價值的消耗戰

其實一戰的各個交戰國,誰也不想打「塹壕戰」那種爛仗。的確,當時的武器在射程和破壞力方面提升了許多,而且軍隊的大規模調動也可以借助鐵路系統進行快速、長距離的移動。但是別忘了,這些士兵們想要到達前線,仍舊需要步行或者騎馬,同時還要背負著沈重的物資。被海量的炮彈炸成月球表面的地貌和爛泥海洋也極大地限制了軍隊的行動。

同時,交戰雙方的軍隊規模之大,恢復力之強,不僅讓敵人很難實施側翼迂回,還可以讓守軍不斷建立起多道難以突破的縱深防線,而這一系列的因素,讓一戰的主要戰爭模式,變成了靜態戰、塹壕戰,而軍隊的指揮官們,也不得不采取持續而殘酷的消耗戰,才能最終擊垮敵人的意誌。

有意思的是,只有戰爭中的兩個戰敗國,德國和蘇聯有足夠的動力來設法解決毫無價值的消耗戰,而勝利者們(英、法)卻因為獲勝的代價如此巨大,而轉頭逃避戰爭。

和傳統的消耗戰術不同的是,新型的機動戰理論的核心在於,不讓敵人按照自己準備好的方式作戰,而是采用突然的方式,匯集多支部隊出現在敵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並在炮兵和戰術空軍的配合下,突破敵人防線,快速機動到敵人後方,摧毀他們的指揮系統和後勤,讓相當數量的敵人認為自己已經戰敗,並用撤退或者投降的方式集體結束戰鬥。

這顯然要比面對面的廝殺效率更高。

德國和蘇聯紅軍都毫無保留地接受了這種革新思想,並為之改變了自己的作戰方式,而英美陸軍的戰術思想,仍舊是停留在一戰時期。

地理位置帶來的優勢和劣勢

美國安全的地理位置是一把雙刃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六大主要參戰國中,只有美國的大陸本土沒有遭到任何實質性的入侵和轟炸。美洲大陸被遠隔在亞歐大陸之外,本土的工業也因此而免受戰火的波及。

但是有利就有弊,因為遠離戰場,因此美國軍隊對於軸心國的軍事實力缺乏及時和準確的評估,他們在踏上戰場之前,總是信心滿滿,不願聽取英國佬豐富的(挨打)經驗,認為依靠自己的武器和戰術就能夠輕易擊敗德國人和日本人。

比如1943年的11月26日,北非戰場上,初出茅廬的美軍裝甲部隊和德國人的第10裝甲師進行了初次交鋒,信心爆棚的美軍駕駛著一水的「史超活」輕戰車撲向了德軍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其中幾輛四號坦克還是安裝了75mm長身管的新型號。

戰場上堪稱一面倒,美軍坦克的37mm炮彈打在四號坦克的裝甲板上,接連帶著火花從上面彈開,而敵人往往一炮就可以打爆美軍坦克——被摧毀的坦克艙蓋上吐出「橙紅的長火舌」,彈藥爆炸時,炮管火花四射。燃燒的橡膠履帶和負重輪騰起陣陣濃煙。頭發和制服都著火的坦克手跌跌撞撞地爬出艙蓋,在爛泥地上打著滾,扯下夾克和冒著火的布條。四肢骨折的士兵困在坦克 內,被熊熊大火活活燒死,隆隆的爆炸聲中傳來他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註1)

而另一方面,廣袤的大洋保證了美國安全,但是想要將軍隊和裝備運送到各個戰區,都屬於勞師遠征,難度不小。想要將軍隊派遣到千裏之外去進攻那些經驗豐富,以逸待勞的軸心國軍隊,美國人想出的解決辦法是增強機動性。

美國為此在海軍和空軍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並專註於生產數量龐大、可靠耐用、高效實用的武器。也正因為如此,多達1200萬人的軍隊中,陸軍的份額其實並不大,更多的人力被用於向英國和蘇聯、中國運送物資和武器,保衛澳洲、跨越海洋和天空去淪陷德國和日本的工業成產能力方面了。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人更多地關註如何讓一支軍隊得以發揮全部效能,而不是僅僅依靠士兵的個人英雄主義取勝,他們更多地是依靠體系作戰,並且將進攻戰術理解為在寬大正面上持續不斷地進攻;將集中兵力理解為全力在所有地方一直進攻,而美國的資源優勢也恰好可以支持這種消耗戰方式。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從二戰爆發直到1943年,美國在戰爭中的表現猶如一個落後生奮起直追的過程:美國1939年的國防開支僅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1940年時,歐洲大陸已經戰火連綿,他們的國防開支也才增加到2%。但是到了1944年底,它每年投入超過800億美元用於戰爭,遠遠超過其國民生產總值的40%。

我的上一篇文章不用懷疑,二戰中的美國陸軍就是一群財大氣粗的外行菜鳥,許多讀者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除了個別精神美國人和只會撒潑罵街的玩意兒之外,大多數人都是用美國在太平洋戰場和陸航、海航的優異表現來反駁的,還有一些人在強調戰時美國的綜合實力和絕對的物資優勢。

沒錯,大家表述的內容都是真實的,但是,這和美國陸軍戰時落後的作戰方式有什麽關系呢?太平洋戰場上,主要的戰鬥都是海軍、空軍(陸航和海航)、訓練有素的陸戰師和少量陸軍師來完成的,上述所有的部隊,包括陸軍中的遊騎兵和傘兵部隊,都有權挑選最好的人員,這也在實際上損害了普通步兵師的實力。

而且海軍和空軍(註2)部隊之所以能夠迅速在戰爭中總結經驗並成長,也是得益於新兵種沒有可供參考的歷史經驗。比如,海軍的潛艇部隊就沒有照搬德國潛艇部隊的「狼群戰術」;海軍也是在不斷的戰鬥中,才讓自己的特混艦隊戰術逐步成熟的。

盡管如此,陸軍航空兵的戰略轟炸部隊同樣走了很長一段彎路,「轟炸機黑手黨」死保住轟炸機至上的教條不放,罔顧現實條件,一味地堅持高空精確轟炸、戰略轟炸,差點讓B-29「超級堡壘」變成軍事史上最大的失敗計畫,如果沒有李梅將軍的及時出手,估計他也不會在日本有那麽多「熟人」。

而同樣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陸軍和海軍關於如何選擇攻入日本的最優路線上也有很大分歧,麥克亞瑟堅持向西拉長戰線,攻占菲律賓後再進攻日本——為了平息紛爭,美國最後采取了雙線進攻的方針——陸軍進攻菲律賓,海軍經瓜達康納爾島向北,占領一系列群島後直取沖繩。

而最後的事實證明,將美國的進攻力量分作兩路,彼此爭奪資源,實屬戰略錯誤。美軍將自己的進攻兵力分散,進攻計劃也相互脫節,讓從新幾內亞到沖繩島的數百支日軍守備部隊憑空多了幾個月到1年不等的時間來進行備戰。

最後,美國海軍在三年多的時間裏快速提升了自己的兩棲作戰水平,而諷刺的是,日本在各個島嶼上的守軍也同樣提升了自己殺死美國佬的能力。

至於說到美國占據絕對的物資優勢,這除了證明美國軍隊財大氣粗的事實外,並不能改變他們的戰術打法落後啊。這就好比你可以說馬某雲富可敵國,但你不能說他是公認的美男子吧?!因為這完全是兩個概念的事情啊。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事實,二戰中美國陸軍的戰術思想並沒有什麽問題,他們確立的是以進攻為導向的戰術,並且以此為重點對部隊進行了大規模重建。但是在實際作戰中,因為美軍從上到下都缺乏實戰經驗,尤其是普通步兵師的指揮官和基層軍官更是如此,導致了他們在戰場上執行得片面而不靈活,只是機械地套用作戰手冊中的指示。

而且,在作戰中執行常規消耗戰的戰術,難度和風險都要比集中兵力實施戰略機動突擊要低得多,因為這只需要部隊在正面戰線上憑借物資補給,充分發揮空中和地面炮火優勢,就可以逐步將敵人消滅掉,這往往導致了兩種結果:

一方面,美軍步兵和步坦聯合部隊總是過度依賴炮兵來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美國陸軍部隊總是忽略了機動戰中強調的「速度就是武器」這個要點,按部就班地進攻,反而給了德軍重新集合、整理部隊並恢復防線的機會。

北非戰場是美國陸軍的練兵場和來年橫渡英吉利海峽的熱身運動(雖然英國陸軍完全不這樣認為),在這裏,美國人對他們的作戰方式、武器裝備和指揮人員來了一次絕佳的評估,也正是在北非和西西裏戰場上,許多美軍的高級軍官和將官學會了如何指揮軍或者師一級的部隊,但是在隨後的歐洲戰場上,他們擔任的崗位明顯超出了他們的經驗和能力範圍。

依靠遠超軸心國的兵力和物資輸送能力,盟軍在北非壓倒了非洲軍團;而在隨後的西西裏島戰役中,蒙哥馬利和巴頓兩人針鋒相對,前者的表現也變得平淡無奇,盟軍也沒有派遣兩棲部隊前往墨西拿,沒能在初期就封住軸心國軍隊逃往義大利本土的道路。

不僅如此,布萊德利和英軍將領還堅決反對喬治·巴頓采用多次的小型兩棲作戰包抄德軍,等到英美兩軍終於會師後,已經有十多萬的守軍安全渡過海峽,跑到了義大利。

也正是在這場戰役中,蒙哥馬利和布萊德利詭異的指揮水平暴露無遺——在獲得勝利的同時總是讓敗軍逃離包圍圈再重新集結,繼續戰鬥——比如之前的阿拉曼戰役、現在的西西裏戰役和未來的法萊斯圍殲戰。

換句話說,只要沒有希特勒的配合,即元首堅決不讓德軍撤退並戰鬥到最後一人,德軍總是可以不可思議地從包圍圈裏面跑出來,然後迅速休整好再投入戰鬥。

隨後的義大利戰役,英美盟軍更是一直受到指揮失誤和層出不窮的災禍的困擾:李奇微將軍差點指揮第82空降師空投到羅馬,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全軍覆沒;馬克·克拉克將軍的謹小慎微幾乎讓薩萊諾登陸變成一場災難,而登陸安齊奧的盧卡斯少將行動遲緩,同樣讓登陸部隊變成了擱淺在沙灘上的一條死柯吉拉。

當克拉克的部隊突破安齊奧灘頭的德軍防線後,他們大張旗鼓地進入了羅馬,卻讓德國第10集團軍完整地逃出生天——義大利戰役前後歷時608天,但是卻仍然成為了二戰史中最有爭議的戰區——盟軍付出重大代價取得的勝利,雖然削弱了德軍在西歐的防禦力量,卻同樣嚴重消耗了不少原計劃用於登陸法國的戰爭資源。(註3)

成功登陸諾曼第後,盟軍試圖從海灘向內陸推進,但從6月6日至7月25日,整個戰線幾乎停滯不前。美國第1集團軍在這個陌生的戰場環境中的表現堪稱遲鈍而笨拙,他們深陷在諾曼第的茂密樹籬中動彈不得。而此時在東線,蘇聯紅軍卻即將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發動二戰中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戰役——「巴格拉季昂行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來自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的200多萬官兵就摧毀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

到了1944年7月,蘇聯紅軍距離柏林的距離就已經和剛剛登陸諾曼第的盟軍差不多遠了。

但是在前線的美軍部隊,也在迅速地了解、適應戰場,他們在細微的戰術和技術上湧現出了許多創新。但可惜的是,在戰役層面,美軍的總體作戰方式仍舊是既抓不住要點,效率也不高。

總而言之,突破諾曼第灘頭陣地後,英美盟軍向東邊挺進的速度就像抽風一樣,要麽突飛猛進,要麽原地踏步,後勤供應是一方面原因,但是布萊德利和蒙哥馬利卻要對沒能及時關閉「法萊斯口袋」負有主要責任——在逃脫的大量敵軍中,黨衛隊第二裝甲軍殘部就在其中,經過休整後,他們被派到了荷蘭,然後就在阿納姆市內那座「遙遠的橋」邊上,徹底粉碎了英軍跨越萊因河的企圖。

而就在1944年底,美國第1集團軍貿然進入許特根森林地區的舉動就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錯誤,如果不是後來的阿登戰役轉移了所有人的註意力,估計霍奇斯將軍很有可能要被問責的:

美軍主動放棄自己的所有優勢,進入地形崎嶇的許特根森林,森林阻礙了空軍的對地支援。樹木和地形令盟軍的空中優勢、機械化的高機動性蕩然無存。大量先進的火炮也無法發揮威力。直到1945年2月,美軍才仰仗補給上的絕對優勢和雄厚的兵力,付出了3.3萬人傷亡和失蹤的代價後,才終於取得許特根森林戰役的勝利。

所以啊,不要被西方的媒體宣傳誤導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同現實地獄一般的東線才是摧毀德國軍隊的主要戰場,而蘇聯軍民為此付出了難以承受的代價。

而英美和加拿大軍隊在1944-1945年的最大成就,不是他們贏得了戰爭勝利,也不是因為他們徹底擊潰了德軍,而是它們居然用較小的代價,成功實施了大規模的登陸,還連續戰鬥並最終獲勝。

而這一切,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實。

註1:美軍的中戰車當時還在海運途中,這次戰鬥雙方打了個平手,因為美國坦克數量遠遠多於對手,他們另外一部份坦克借機從側麵包抄,貼近德軍坦克來了場「肉搏戰」。用近距離射擊德國坦克的引擎蓋的方法,擊毀了7輛德軍坦克。

註2:我知道有人會不厭其煩地告訴我,當時沒有美國空軍,只有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大家領會精神即可。

註3:傷亡數位為,盟軍31.2萬人,德軍43.5萬人——從最後取得的戰果來看,很難說付出這些代價是值得的。因為即使不登陸義大利本土,大多數駐守意的德軍仍然會被困在義大利不敢動彈。

各位朋友們,都看到這裏了,點個贊再轉發一下唄?

#文章先發挑戰賽##二戰##軍事##我要上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歷史冷知識##歷史##精品長文創作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