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國完全沒給美國留面子!載人登月:中國可能要領先美國了

2024-03-05軍事

前言:

在202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2030年前將實作「新女神」艾爾忒彌斯號的登月任務,這也是自1972年以來美國第一次宣布將實作載人登月任務。

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航天局的嫦娥系列任務卻比艾爾忒彌斯號提前了整整10年,中國在將航天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為人類登月再添一抹亮色。那麽為何中國航天局的技術要領先於美國呢?這其中到底有何技術之爭,值得探究。

一、為何要登月?

自20世紀起航天向世人展現了無限的美好前景,成為了人們心中向往的未來之路。人們逐漸發現,航天科技不僅僅是一種嶄新的科學研究手段,更是一種為人類文明持續演進提供動力的重要推手。從阿波羅計劃到「新女神」艾爾忒彌斯號,美國的登月征程始終牽引著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

而20世紀70年代後,因各種原因航天熱潮逐漸退去,人們的視線重新回歸到地球上,而非漫天繁星。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再次開始思考探索宇宙的重要性。人們意識到,只有不斷向前拓展,才有可能開拓出嶄新的領域,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大的發展和變革。

登月並非一種虛榮的行為,而是一種對未來人類生活的積極探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太空中並非只有浩瀚的星辰,還蘊藏著無限的寶藏。而在這諸多寶藏之中,一顆珍貴的資源尤為引人註目,那就是太陽能。在地球上,由於大氣層和雲層的遮擋,太陽能無法充分利用。但在月球上,由於沒有大氣,太陽能十分充沛,可以成為一種極為寶貴的資源。這也意味著,只要人類成功登上月球,就有可能實作太陽能在地球以外的首次套用,為人類進軍太空打下堅實基礎。

除此之外,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增長,人類對資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地球上的資源也變得越發有限。因此,人類必須尋找新的資源來源,才能夠維持社會的發展。正是出於這種考慮,人類開始關註起了宇宙空間,尋找是否有其他天體的資源可供開采。月球作為最接近地球的天體自然是優先考慮的目標之一,而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月球也是一處寶貴的研究資源。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數次失敗才逐漸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正是這些失敗和經驗的積累,使得人類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登月的夢想也漸行漸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能夠踏上月球這片神奇的土地。

二、美國為何無法重新開機載人登月計劃?

美國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在航天領域也是遙遙領先。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就已經開始推進阿波羅計劃,1969年美國航天員阿姆斯壯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完成了載人登月的壯舉。自此之後,美國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最終車厘子計劃於1972年圓滿完成,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登月的記錄。

然而自那以後,整整50年時間,載人登月的計劃並未再次實作。雖然在2019年,美國宣布啟動「新女神」阿耳忒彌斯號的載人登月計劃,但計劃始終無法如期實施。那麽為什麽美國從登月的先行者變成了後來者呢?首先,計劃的推遲與資金有關。從阿波羅10號到17號,五次載人登月的計劃共耗資25億美元。而在2021年,載人登月的成本遠遠超出了50年前,據NASA的估算,阿耳忒彌斯號的計劃需要花費85億美元左右,這還只是官方數據,實際的成本可能會更高。

另一方面,NASA的資金與50年前也有天壤之別。50年前美國的GDP約為7000億美元,而現今已經超過20萬億美元。盡管NASA每年的經費約為250億美元,但這一數位在國家整體財政中僅占比很小一部份,只有1%左右。考慮到美國在其他領域還有很多緊急支出和投資,讓NASA再次花費巨資進行載人登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為了讓阿耳忒彌斯號的計劃能盡快實作,NASA將一部份研發工作交給了私營企業。雖然這樣可以節約成本,但也增加了不確定性。

目前,阿耳忒彌斯號的計劃進展順利,但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在密切追趕。中國航天局的嫦娥計劃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不僅實作了無人探測器登陸月球,還成功實施了月球「樣本歸來」任務。根據中國航天局的規劃,中國將於2030年前後實作載人登月任務。考慮到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速度之快,美國想要重新成為登月的先行者並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也在著手準備載人登月的計劃,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將會有多支航天隊伍,參與到月球的競爭之中。

三、中國航天局的計劃。

從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來看,我們的技術實力和計劃制定能力不亞於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在一些領域還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自2003年神舟飛船起,中國已連續對天宮空間實驗室、嫦娥月球探測器、北鬥導航衛星和天啟火箭等多個航天工程進行了成功實施,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尤其是2019年,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為人類科學家帶來了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幔巖石,這一科學進展對了解月球和太陽系的演化歷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而在2020年底,嫦娥五號任務更是圓滿完成中國首次月球樣本返回任務,這也是自1976年後全球首次從月球帶回的樣本。面對這麽多的成績和進展,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吳艷華也不禁激動地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業繼神舟飛船後的又一歷史性裏程碑,也是航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正是有了這份「向往」,中國航天局接下來也將繼續邁進下一個新征程,那就是為人類的探月夢想增光添彩!

在未來,我們不僅將繼續推進嫦娥六號及後續任務,還將啟動載人登月工程,全力以赴開啟這一新的航天歷程,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秘與未知。中國載人登月的計劃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完成,首先是實施「嫦娥-太陽神」火箭和「嫦娥-北鬥」火箭的研制任務,然後在2025年前後,中國將實施登月著陸器和返回艙的試驗任務。

中國載人登月的計劃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完成,首先是實施「嫦娥-太陽神」火箭和「嫦娥-北鬥」火箭的研制任務,然後在2025年前後,中國將實施登月著陸器和返回艙的試驗任務。屆時,中國航天員將乘坐「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軌交會對接後,順利抵達載人登月任務艙,開始對月球表面進行科學考察和探索工作。中國航天局副局長、航天員長征船總設計師吳艷華介紹說:「這次任務是中國航天史上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巔峰之作,我們將全力以赴,迎接挑戰!」

筆者認為。

航天事業不僅是國家的榮耀,更是為全人類謀福祉。在這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新之路上,中國航天員將持續前行,與國際仁人共同探索更深的未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