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莫斯科恐襲若確是「伊斯蘭國」所為,那麽其戰略思維已生變化

2024-03-24軍事

2024年3月23日,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的一名調查人員在檢查被燒毀的音樂廳。視覺中國 圖

莫斯科恐怖襲擊事件,是近些年俄羅斯發生的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的恐怖襲擊事件。截至台北時間3月23日晚7時許,此次恐襲已造成143人死亡。

襲擊發生後,新華社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制造了這起事件。這一說法尚未得到俄方證實。盡管如此,綜合當前各方資訊來看,筆者認為應當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分支機構「呼羅珊分支」策劃和實施了這次襲擊。如果筆者的判斷準確,那麽此次襲擊顯示出近來「伊斯蘭國」的組織架構、活動方式、活動地區和襲擊手段等方面出現了新的變化特征,值得其他國家防範和警惕。

首先,在組織架構方面,「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已經成為了恐怖活動的核心。 從2021年至2024年3月「伊斯蘭國」發動的52起恐怖襲擊看,「伊斯蘭國」下屬機構「呼羅珊分支」發動的襲擊數量不斷增加,而且襲擊活動的烈度超過了其他分支組織機構發動的襲擊活動。

其次,在活動地區上,「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已經逐漸跳出了阿富汗和巴基史坦等傳統活動區域,轉而在伊朗、中亞和俄羅斯境內策劃實施襲擊事件。由於2021年後阿富汗塔利班逐漸主導阿富汗政局,「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在阿富汗和巴基史坦的活動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從2022年開始,伊朗成為了「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襲擊的重要目標,尤其伊朗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國家,容易遭到以伊斯蘭教遜尼派極端主義為核心的「伊斯蘭國」以「清除叛教者」為口號的攻擊。

第三,在襲擊手段上,「伊斯蘭國」不再要求犧牲襲擊者。 傳統上,「伊斯蘭國」的恐襲者往往希望「殉道」,尤其是在齋月期間的恐怖襲擊,襲擊者往往以「自殺式炸彈」的方式,或者手持槍械刀具無差別殺戮,直至被安全人員擊斃。但是在2022年後的多次恐怖襲擊中,「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轉而透過埋設炸彈、襲擊後撤離等方式,不再現場「殉道」。這次發生在莫斯科的恐怖襲擊活動,「伊斯蘭國」恐怖分子也是在完成襲擊後撤離現場藏匿,直至被俄羅斯安全人員抓捕。

第四,「伊斯蘭國」似乎更傾向於利用中亞地區極端組織網路和人員向周邊國家滲透。 據俄媒援引俄羅斯釋出新聞的「電報」帳戶「Baza」的貼文稱,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嫌疑人有6人,其中4人都是塔吉克公民。不過俄羅斯官方尚未對上述訊息作出回應,塔吉克外交部23日則發表聲明否認了所謂「塔吉克公民參與莫斯科恐襲」的訊息。在2024年1月發生在伊朗柯曼省的「伊斯蘭國」恐怖襲擊中,伊朗釋出的聲明也稱兩名襲擊者中有一名來自塔吉克。

最後,「伊斯蘭國」的戰略思維已經出現新的變化,從「占領地盤」轉變為「發動襲擊」。 在2014年之後,「伊斯蘭國」的主要目標在於占領中東地區的土地,同時扶持和串聯東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西至北非的廣大區域的極端組織,以「冊封」各個「行省」和「分支」為紐帶,最終實作「哈裏發國家」的建立。但是隨著「伊斯蘭國」的衰微,事實上無力維持強力的地區存在態勢,近些年轉而透過發動恐怖襲擊的方式,來獲得國際影響力,保持組織存在感。

莫斯科恐襲擊事件,顯示出俄羅斯反恐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從俄媒參照的視訊畫面看,至少四名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在歌劇院大搖大擺地進行殺戮,隨後安然撤離襲擊現場。根據現場畫面看,恐怖分子十分熟悉現場環境,顯然在襲擊之前已經進行了長時間踩點;襲擊當中使用了自動武器和爆炸裝置,恐怖分子很可能在襲擊發生地附近有比較穩定的居住和藏匿地點,而且能夠藏匿武器裝置;恐怖襲擊之前,恐怖分子往往會同組織上層進行通訊聯系,獲取襲擊準備必須的資金、裝備和情報,也需要襲擊當地的網路組織和地下機構的支持,因此恐怖分子應當密謀時間較久,俄羅斯情報機構未能及時察覺,恐怕是一個比較大的疏忽。

至於恐怖分子的武器裝備來源,筆者認為,可能來自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前線。在俄烏沖突前線有大量散落無人管理的武器裝備,很多前方記者和前線人員往往可以隨意攜帶裝備,返回俄羅斯境內,沿途對於行李的安檢和盤查較為松懈。此次襲擊事件中,恐怖分子身著迷彩服,手持自動武器和爆炸裝置,大搖大擺進入襲擊現場,顯示出襲擊者已經長期囤積了大量彈藥,也表明俄羅斯安全保護工作的滯後性。

筆者看來,莫斯科恐襲事件表明,以「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為代表的恐怖組織,仍然具有較強的恐怖主義襲擊能力;「伊斯蘭國」的新特征也值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