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回鄉務農的甘祖昌將軍,5個子女後來怎樣了?其中一人獲全國表彰

2024-04-23軍事

在1930年代的中國,江西省蓮花縣的山谷中,甘祖昌是一個為革命奔波的紅軍戰士。盡管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家,但他的決心和對共產主義的忠誠讓他在1926年加入了當地的農民協會,不久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他遇到了陳卯姑,一位同樣信仰共產主義的女性。兩人很快結為連理,婚後不久,陳卯姑為他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他們取名為甘錦榮。

甘祖昌的革命活動使他時常不在家,直到1934年,他跟隨紅軍開始了艱難的長征。他背井離鄉,一心只想為了革命的勝利而戰鬥。在長征期間,蓮花的蘇區遭到敵人的破壞,陳卯姑被敵人抓走並殘忍折磨,企圖從她口中得知甘祖昌的下落。在不堪忍受的折磨下,敵人強迫她改嫁。甘錦榮,年僅八歲,只能和祖母及叔叔們相依為命。

戰爭結束後,甘祖昌在延安得知了家中的悲慘遭遇,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悲痛。新中國成立後,他終於有機會回家探親。1950年,他重返故鄉,與已長大成人的兒子甘錦榮相認,兩人相擁而泣,訴說著分離的苦楚和團聚的喜悅。

1953年,在新疆工作時,甘祖昌結識了龔全珍,一位熱心教育的女教師,兩人共謀生活,共同築建一個新的家庭。1957年,甘祖昌毅然決定辭去軍職,回鄉務農,龔全珍堅定地支持他的選擇。同年,他們全家搬回江西省蓮花縣。回到家鄉後,甘祖昌耕種田地,而龔全珍則在南陂小學擔任校長,用自己的方式為鄉村教育貢獻力量。

甘祖昌和龔全珍育有四個女兒,他們從小教導孩子們勞動的重要性。每天,孩子們都有各自的任務,從撿糞、割草到放牛餵豬,父親甘祖昌會定期檢查他們的工作,對於做得好的給予表揚,做得差的則進行嚴厲的批評。透過這些生活方式,他希望培養孩子們堅強獨立的品格。

在1972年的寒冷冬日,甘平榮在吉安衛校深造時得知軍隊正在招收女兵,她心潮澎湃。她寫信給遠在家鄉的父親甘祖昌,希望他能幫忙疏通關系,讓她能順利參軍。然而,回信卻是父親嚴厲的批評,他認為她應該靠自己的能力贏得這個機會。

甘平榮沒有氣餒,她透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被學校推薦,順利加入了部隊。在軍中,她透過不懈努力,射擊成績優異,甚至被選為全軍射擊表演的隊員。這一訊息最終讓甘祖昌釋然,他為女兒的成就感到自豪。

到了1980年,甘平榮結婚,家庭的財務狀況成為她的一大擔憂。龔全珍從銀行提取了700元錢作為嫁妝,甘祖昌得知後雖然有些不悅,認為家中不應過度溺愛孩子,但龔全珍堅持這是對女兒的必要支持。甘祖昌雖然節儉,但他的積蓄幾乎都用於支持家鄉的發展和扶貧計畫,他的這種慷慨捐助已累計超過了他總收入的70%。

同時,1974年,甘祖昌的三女兒甘公榮中學畢業。那年,她和甘祖昌的孫子、侄子一同面臨選擇:是繼續求學,還是返回農村勞作。那時,僅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有機會升學到高中。在家族聚會上,甘祖昌與家人討論這個問題,他鼓勵他們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出選擇,無論何種選擇,都應為之努力和堅持。

在1976年的春末,甘祖昌的家中突然來了一位客人,是甘公榮的班主任。他帶來了一個提議:如果甘家能聯系縣文教局,也許學校就能獲得更多的高中升學名額。甘公榮,表現出色,自然符合升學資格,但如果班上其他同學因此失去機會,那麽這樣的成功又有何意義?

甘祖昌沈吟了好一會兒,最終拒絕了這個請求。他召集家中三個孩子,對他們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憑自己的力量前行,不能因為自己的便利而剝奪他人的機會。」盡管甘公榮一時難以接受這種做法,但她從父親的話中逐漸領悟到了公平胡正義的重要性。

甘公榮最終沒有上高中,而是選擇留在農村,成為一名農民。她的勤奮和智慧使她很快成為了村裏的農業專家,不久後被推選為婦女隊長,乃至公社團委副書記。她在這些職位上的表現,贏得了鄉親們的尊重和愛戴。

至於甘仁榮,當地大學的門檻本應為她敞開,但甘祖昌得知一位家境貧困的退伍兵也希望繼續學業時,決定讓位。他親自打電話到縣裏,請求將女兒的名額讓給那位退伍兵。這一行為深深影響了甘仁榮,她不僅沒有抱怨,反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村裏的公共事務中,後來也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社群領導。

當龔全珍於1976年退休時,小女兒甘吉榮本可以頂替母親的職位。但甘祖昌認為,依靠家庭的力量獲得職位並非真正的成就。他對女兒說:「真正的能力是自己打拼出來的。」甘吉榮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她放棄了頂替的機會,轉而自己考取了大學,後來成為一名教師。

1985年的冬日,甘祖昌病重。在生命的最後幾天,他將全家人聚集在床前,從一個舊鐵盒中取出三枚他在紅軍時期獲得的勛章和幾張蘇區時期的紙幣,這是他的遺產和精神財富。「這些是我留給你們的,不是金錢,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勇氣,一種為公平胡正義奮鬥的精神。」

甘祖昌去世後,他的子女們繼承了這份精神。尤其是甘公榮,她不僅在農業領域成為模範,更多次榮獲全國、省、市的勞動模範稱號,成為父親精神的活生生體現。這個家族的故事,成為了一個關於堅持原則、努力奮鬥和誠實守信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