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大敗退,1949年之後從大陸敗退到台灣的國軍部隊有多少?

2024-09-07軍事

老周

摘要: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中連遭敗績,兵敗如山倒,眼看敗局已定,只得開始向台灣敗退。從1949年之後,陸續敗退到台灣的國民黨部隊到底有多少?

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中連遭敗績,兵敗如山倒,眼看敗局已定,只得開始向台灣敗退。從1949年之後,陸續敗退到台灣的國民黨部隊到底有多少?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之前,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430萬,其中正規軍軍220萬(陸軍200萬,海軍3.5萬,空軍16萬),非正規軍100萬,後方機關學校100萬。

解放軍總兵力約127萬,其中正規軍60萬(沒有海軍,沒有空軍),非正規軍67萬。

經過兩年半的戰爭,到1948年底,三大戰役中遼沈戰役和淮海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軍的總兵力下降到250萬,而解放軍總兵力則達到了320萬。

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國民黨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蔣介石開始部署戰略總撤退。戰略總撤退有三個方向:大西南、海南島和台灣島,最後蔣介石再三權衡,決定將台灣島作為最後的戰略基地。

1949年1月,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兼台灣警備總司令。3月,任命蔣經國為國民黨台灣省襠部主任委員(相當於省委書記)——安排最信任的人掌控台灣的黨政軍大權,蔣介石將台灣作為最後戰略據點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但解放軍還是認為國民黨會像抗戰時期那樣,將大西南作為最後的戰略據點。因此,渡江戰役第二、第三野戰軍百萬大軍,從長江下遊渡江之後,主攻方向是上海和浙贛線。從長江中遊湖北段渡江的第四野戰軍主力約五十萬人,則是沿湖北、湖南一路南下兩廣。這樣的戰略部署,很顯然是要截斷國民黨軍主力從華東、華中向大西南撤退的道路。如果解放軍在渡過長江之後,以主力席卷東南沿海,封閉海路出口,那麽國民黨軍殘存的部隊就很難撤往台灣。由於解放軍的這個戰略判斷,給了國民黨軍殘部撤往台灣的機會。

因此,從1949年5月到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將近半年年的時間裏,有數十萬國民黨軍分別從上海、福建、廣東撤回台灣,加上之後從海南島、舟山群島以及從越南、緬北撤回台灣的部隊,總共有約60萬部隊撤到台灣。

這60萬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部隊中,空軍約8.5萬人,其中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約3000人,空軍警衛部隊8.2萬人,各型作戰飛機約400架。

海軍3.5萬人,大小作戰艦艇52艘。

陸軍48萬人,情況要比海空軍復雜一些,有編余軍官5萬余人,透過各種途徑逃到台灣的散兵遊勇約4萬人,成建制撤到台灣的部隊為39萬人。

這39萬成建制撤到台灣的部隊具體情況如下:

從上海地區撤退的部隊:1949年5月,國民黨軍在上海戰役中失利,上海解放,但有相當一部份部隊乘船撤離,有的直接撤到台灣,有的先撤到舟山,再撤到台灣。其中包括:第21軍(軍長舒榮,3000人)、第52軍(軍長劉玉章,1萬人)、第54軍(軍長闕漢騫,1萬人)、第75軍(軍長吳仲直,1.5萬人)、第87軍(軍長段沄,1.8萬人)、第99軍(軍長胡長青,6000人)、暫編第1軍(軍長不詳,2.8萬人)總共7個軍約9萬余人。

從福建地區撤退的部隊:1949年10月,由於國民黨軍在福州戰役、平潭戰役、廈門戰役連遭敗績,在福建的部隊陸續撤到金門、馬祖以及澎湖,包括第5軍、第25軍、第55軍、第68軍、第73軍,第74軍、第96軍,由於各軍在作戰中損失很大,都比較殘破,所以很快就進行了整合重組,只保留了第5軍(軍長沈向奎,原121軍改稱,1萬人)和第96軍(軍長於兆龍,1萬人)的番號,其余6個軍都撤銷番號,士兵編入第5軍和第96軍,所以從福建撤退的部隊,有7個軍的番號約2萬人,但最後只保留了2個軍的番號。

除了上述7個軍,從福建撤到台灣的還有兩個兵團部,沈發藻任司令官的第四兵團和劉汝明任司令官的第八兵團。

另外,福建地區還有李良榮任司令官的第二十二兵團,下轄第9軍(軍長徐誌勛,1萬人)、第121軍(軍長沈向奎,1萬人),總兵力約2萬人駐守金門島。

從廣東地區撤退的部隊:胡璉任司令官的第十二兵團,下轄第18軍(軍長高魁元,3萬人)、第19軍(軍長劉雲瀚,,2.8萬人)、第67軍(軍長劉廉一,2.8萬人),共3個軍約9萬人;

特別要說一下的,胡璉兵團的18軍、19軍,於1949年10月撤到金門,原計劃是和金門守軍第二十二兵團進行換防,結果到底金門時正趕上解放軍發起登陸進攻,因此迅速投入戰鬥,取得了金門之戰的勝利,解放軍攻島部隊3個團約9000人全軍覆滅,是解放軍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成建制損失最大的一次失利。

從海南島撤退的部隊:1950年3月至5月的海南島戰役,國民黨軍同樣戰敗,守島部隊殘部包括第4軍(軍長薛仲述,1000人)、第23軍(軍長劉仲荻,5000人)、第32軍(軍長李玉堂,2.5萬人)、第50軍(軍長胡家驥,5000人)、第62軍(軍長李鐵軍,800人)、第63軍(軍長莫福如,2.5萬人))、第64軍(軍長容有略,1000人),總共7個軍6萬余人。

其中第23軍和第50軍,是劉安祺任司令官的第二十一兵團所屬部隊,是從山東青島撤出後,調往海南島的。

到台灣後,第4軍撤銷番號,縮編為獨立第4師,編入67軍;第32軍撤銷番號,縮編為第32師和第87師,編入67軍與96軍;62軍撤銷番號並入63軍,隨後63軍撤銷番號,縮編為獨立第63師,編入50軍;64軍撤掉番號,縮編為獨立第64師,編入75軍。這樣,從海南島撤到台灣的7個軍,裁撤合並,最後只保留了第23軍和第50軍兩個軍的番號。

1950年5月,迫於解放軍的強大壓力,為了集中兵力確保台灣,國民黨軍主動放棄舟山群島(1955年解放軍攻占一江山島,國民黨軍再撤離大陳島)。從舟山撤到台灣的部隊包括:第21軍、第45軍(軍長趙霄,6000人)、第67軍、第75軍、第87軍和暫編第1軍。其中第21軍、75軍、87軍和暫編第1軍都是從上海撤退到舟山的,67軍是從廣東撤到舟山的,之前已經計算過了,所以扣除重復計算,真正從舟山撤到台灣的只有45軍一個軍6000人。

到台灣之後,第21軍、第99軍和暫編第1軍因為是雜牌,所以全部被撤銷番號,士兵編入其他各部隊。

除了上述從大陸撤回台灣的部隊,還有兩支國民黨軍是逃出了國境,最後輾轉回到台灣。一支是從越南撤到台灣的部隊,這是1949年11月廣西戰役中戰敗的國民黨軍殘部,包括黃傑任司令官的第一兵團所轄第10軍(軍長張世光,4000人)、第14軍(軍長張際鵬,4000人),以及劉嘉樹任司令官的第十七兵團殘部,總共約1萬人逃入越南。隨後被越南的法國殖民當局繳械,扣押在富國島,直到1954年經過外交交涉才被允許撤到台灣。

另一支是從緬北撤到台灣的部隊,這是1950年2月在蒙自戰役中潰敗的國民黨軍部隊,第93師和第237師各一個團,共1500人逃到緬北,後發展到1.7萬人。1953年,迫於國際壓力,7000人空運撤到台灣。1961年又有4200人撤到台灣,最後還有大約6000人就流落在緬北、寮國、泰國,這批人就是後來美斯樂殘軍以及金三角販毒武裝的前身。

綜上所述,1949年以後撤到台灣的國民黨部隊,總共有6個兵團部、28個軍(包括從越南撤回的2個軍)的番號,總兵力約31萬人。

另外,在台灣的國民黨部隊。1945年10月,第62軍和第70軍總共約5萬人抵達台灣,接受在台灣的日軍投降。但是一年之後,由於內戰爆發,這兩個軍就都被調回大陸參戰,最後分別在平津戰役、贛南戰役中被解放軍殲滅。

1947年2月二二八事變時,在台灣的國民黨部隊只有5000人的憲兵和保安團,所以事變發生後,緊急從上海抽調21軍的2個整編旅約2萬人開赴台灣進行鎮壓。這2萬人後來就一直留在了台灣。

1949年1月,由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在台灣編練新軍,成立了第6軍(軍長戴樸,3萬人)和第80軍(軍長潘裕昆,3萬人)。

這樣,國民黨軍總共有39萬人是成建制撤到台灣。最初有28個軍的番號,但很多部隊建制殘破,所以很快就裁撤了13個軍的番號。

1952年,台灣的國民黨軍隊進行了第一次大整編,將在台灣的13個軍(還有2個軍在越南),又裁撤了5個軍的番號,只剩下8個軍,並且全部取消原來番號,重新編序,分別是:第1軍(原第50軍)、第2軍(原第67軍)、第3軍(原第87軍)、第4軍(原第5軍與第19軍合並)、第7軍(原第18軍)、第8軍(原第52軍)、第9軍(原第75軍)、第10軍(原第80軍)。

1956年,又進行了第二次整編,經過第一次整編之後的8個軍加上從越南撤回來的2個軍,重新整合,再次裁撤了2個軍(第4軍和第7軍)的番號,最終只剩下6個軍的番號,分別是:第1軍、第2軍、第3軍、第8軍、第9軍、第10軍。

至此,1949年之後陸續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才算是整合重組全部完成,原來困擾了國民政府數十年的軍中派系林立的頑疾,也終於徹底終結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擔任軍事欄目嘉賓。出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咨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制作軍事類音訊節目。在各大視訊平台都開設「老周新觀察」視訊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