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復仇的「斯基泰人」——烏克蘭「斯圖格納-P」反坦克飛彈

2024-09-23軍事

本文原載於【兵器】雜誌2023年01月刊,轉載時重新進行了二次內容完善及編輯、補充部份插圖,以與同好共同分享。個人認為【兵器】是一本專業、客觀的軍事雜誌,推薦持續訂閱,豐富自身的軍事及政治知識。將家中雜誌數位化保存同時進行轉載的文章,雖多為年份較久,但一是已經足夠為普通網友提供專業的軍事基礎知識,二是想讓讀者以另一種比較獨特的視角審視曾經的事物和觀點。

本文為【「萬國牌」坦克殺手——俄烏沖突中烏軍使用的個人反坦克武器】專題的第六篇(最終篇)

身為蘇聯的加盟國之一,地處東歐的烏克蘭素來被冠以「糧倉」的美名。除了盛產經濟作物外,烏克蘭本身也具備一定的軍事工業實力。二戰時期,位於卡爾可夫的183坦克工廠就為蘇軍提供了大量裝甲車輛。在如今的俄烏沖突中,就有一款烏克蘭自產的反坦克飛彈正在參與實戰。它就是「斯圖格納-P」。

設計沿革

1965年,代號「射線」的特種設計局成立於基輔。蘇聯時期,該公司主要以開發各類控制、自動化系統為主。蘇聯解體後轉而進軍一系列飛彈研發領域。2000年代初,「射線」局以前蘇聯時期的9K116「指節套環」反坦克飛彈為基礎,成功開發出代號「斯圖格納」的炮射飛彈系統。

烏克蘭「射線」設計局以9K116炮射飛彈為藍本開發的「斯圖格納」炮射飛彈實物

9K116「指節套環」系統使用的飛彈直徑100公釐,於1983年進入蘇軍中服役,主要配發給T-55、T-62等過時主力戰車,用以提升其整體的作戰效能。該飛彈為串聯高爆反坦克飛彈,射程4000公尺,對軋壓均質裝甲可造成500至550公釐的破甲穿深。

圖示:9K116「指節套環」飛彈系統所采用的飛彈(上)與9M117M「菅」式飛彈(下)。這兩種飛彈是蘇聯第二代主力戰車用炮射飛彈產品,主要適應較為老舊的100公釐或115公釐火炮,破甲穿深約400至500公釐均質鋼,主要是隨T-55AM與T-62AM坦克部署。

為進一步升級該型炮射飛彈系統的潛力,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軸承」設計局進一步合作,聯合開發新型制導單元,並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彈體,改進發射系統,推出非炮射飛彈型的「斯基泰人」反坦克飛彈,後亮相於2005年阿聯阿布達比的國際防務展,得到了埃及、亞塞拜然、伊拉克等國的采購。

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內軍方需求,「射線」設計局聯合烏克蘭特種裝置進出口公司,以「斯基泰人」為基礎,換上烏克蘭國產制導單元,並將改進型稱作「斯圖格納-P」。在烏克蘭語中,「P」即「人員攜行式」的意思。

采用「陶」式飛彈風格發射裝置的「斯圖格納-P」飛彈

2010年,烏國防部宣布訂購10套該型飛彈,並於次年宣布列裝部隊。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14年烏東沖突爆發後,部份「斯圖格納-P」飛彈才被移交烏軍部隊使用。2015年,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宣布啟動該型飛彈量產計劃,並於同年移交了首批產品供軍方使用。此後的數年間,「斯圖格納-P」飛彈才開始成為烏軍步兵的反坦克中堅。

另據美國富比士網站稱,早在2018年時,烏克蘭曾向西方采購美數百枚制「標槍」飛彈用於充實庫存。而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在同一時間交付了2500余枚「斯圖格納-P」飛彈。經過對比,「斯圖格納-P」飛彈的價格遠低於「標槍」飛彈,然而價效比上的優勢並未加速該彈的交付速度。按烏方所述,每套「斯圖格納-P」飛彈發射系統需27000美元。單一枚「標槍」飛彈的價格就要24萬美元(2019年數據)。

圖示:「射線」局的飛彈產品全家福。這型型號均與蘇聯時代的炮射飛彈以及第二代車載反坦克飛彈系統有技術關聯,且遙控系統完全相同。

飛彈效能

一整套標準型的「斯圖格納-P」飛彈系統總重約97千克,可拆分成四個主要部件,由操作人員背負攜帶。分別是:飛彈發射筒(30千克)、三角式發射架(38.2千克)、制導單元(15千克)及遙控單元(14千克)。

「斯圖格納-P」運發筒與飛彈,前者設計具有完備的步兵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的特征。

在發射筒內裝有飛彈一枚,有兩種不同口徑:130公釐的RK-2或152公釐的RK-2M。每種口徑的飛彈配有四種不同彈頭:串聯裝藥、高爆破片、溫壓(RK-2M-TB)、惰性(RK-2M-KI)彈頭。飛彈采用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當射手摁下發射按鈕後,電脈沖會透過爆炸螺旋觸發飛彈的電源、控制單元,啟動發動機。

圖示:「斯基泰人」R-2S系列的130公釐反坦克飛彈(上)與R-2M系列152公釐反坦克飛彈。讀者不難看出它們尾部的曳光管與炮射飛彈布局。

隨後,發動機將點火讓飛彈射出發射筒。經過1秒左右的燃燒後,主發動機再次點火,使飛彈能飛向預定目標。飛彈飛行速度約200公尺/秒,射程視彈種不同而變化。

作為一款雷射架束制導的飛彈,「斯圖格納-P」飛彈除傳統的直射攻擊外,也可在制導開始後,自動爬升至瞄準線上方3.5公尺高度,以此規避開敵方坦克主動防禦系統的光電幹擾,待距敵約700公尺時再次下降回到瞄準線攻擊。

以采用串聯裝藥破甲彈頭的RK-2S為例,該彈藥在破壞敵方爆炸式反應裝甲後,破甲深度為800公釐。另外,「斯圖格納-P」飛彈的高爆破片彈頭內部有600枚破片,同時具備60公釐的穿甲能力,能對敵方的輕裝車輛、人員構成威脅。

「斯圖格納-P」飛彈采用的發射架分高、低兩款,其旋轉、俯仰為電力驅動,最大俯仰角-7度至27度;方向角左右各1度。俯仰轉速0.02度至1度/秒,方向轉速為0.02度至2度/秒。除架設在地面外,飛彈也能裝在一系列全地形車上以提升機動性。

「斯圖格納-P」飛彈彈藥效能一覽

制導與遙控系統

「斯圖格納-P」飛彈采用的PN-1型制導系統,由烏克蘭的伊久姆儀器制造廠生產,包括觀瞄、控制及電路系統。其觀瞄系統內建電視攝像儀,夜間或惡劣天氣時,可外接英制「SLX-Hawk」或土耳其制「EYELR-S」型熱成像儀,形成白光/紅外雙鍊結。白光通道為2和4倍放大倍率,微光通道有8和16倍放大倍率。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正在熟悉「斯圖格納-P」,可見其車載風格瞄準裝置。

開機後,「斯圖格納-P」對敵方坦克大小的目標最大探測距離均為6.5千米,辨識距離2.5千米。控制系統先向目標射出雷射,光束中心線與觀瞄系統瞄準線重合後,飛彈尾部的接收器接收到雷射訊號,測出飛彈偏離瞄準線的方向、大小,透過方向舵控制指令。隨後,控制飛彈沿著光束中心線(即瞄準線)飛行直至撞擊目標,光程誤差不會超過30厘米。整個電路系統由電子無線電元件組成,主要控制點火彈藥、發射筒冷卻系統等部件的電壓。

「斯圖格納-P」飛彈的遙控系統外觀酷似一台膝上型電腦,型號PDU-215。上部為12英寸液晶螢幕,用於顯示電視/熱成像畫面。下部則由操縱桿、電池、按鈕及電纜插座構成。射手能透過遙控單元實作測距、觀瞄、發射、切換跟蹤模式或畫面等操作。

「斯圖格納-P」整套系統

「斯圖格納-P」反坦克飛彈,實戰中是不會離飛彈這麽近的,電纜都在地上盤著。

使用跟蹤模式時,射手既可采用操縱桿手動跟蹤,也可采用電視制導自動跟蹤。遙控單元是用控制器的區域網路匯流排電纜,和制飛彈藥相連。每根電纜長度50公尺,可多根相連,保證射手能在遠離發射筒的安全場所內實作觀瞄、發射的同時,也可以同時操作多個發射筒,對同一目標發起連續攻擊。

烏軍射手正在工事內遙控操作「斯圖格納-P」飛彈

衍生型號

目前,「斯圖格納-P」飛彈有三種衍生型號:「胡蜂」、「護身符」及「塞爾達」。

「胡蜂」反坦克飛彈是白俄羅斯、烏克蘭兩國以「斯基泰人」飛彈為基礎開發的國產改進型。其制導系統為白俄羅斯「軸承」設計局開發的PN-S型。另有雙聯裝的「大王峰-D」及四聯裝的「大王峰-M」等多款型號。該武器基於「斯圖格納-P」飛彈改進而來,整個系統展開不到2分鐘。它所使用的P-2B系列飛彈射程增至7500公尺,無需做任何修改便可適配不同彈頭。這也讓該系統不僅能用於反坦克,還能作為步兵營級防禦支援火力快速部署。

「護身符」則是「射線」局整合兩枚「斯圖格納-P」飛彈發射管及制導單元改進的遙控武器站。在車輛上可用遙控單元操作,能安裝在BRDM-2、「諾瓦特」等輕裝車輛上,進一步提升車輛的反裝甲效能。

裝有「護身符」遙控武器站的烏克蘭BRDM-2裝甲偵察車

「塞爾達」是土耳其軍用電子工業公司整合兩至四枚「斯基泰人」飛彈發射管,搭配12.7公釐NSV重機槍、7.62公釐PK通用機槍改進的遙控武器站,由土耳其、烏克蘭合資企業「黑海之盾」公司的設計,2020年初進入量產階段,現已被卡達等國軍隊采購。

圖示:裝有「塞爾達」遙控武器站的烏克蘭「諾瓦特」裝甲車。這種上裝配有4枚「斯基泰人」飛彈發射管,讀者不難看出這種「師出」炮射飛彈的飛彈兵器有多麽細長。

目前,使用的「斯圖格納-P」及外貿版本的「斯基泰人」飛彈的國家,除烏克蘭外,還包括:亞塞拜然、埃及、喬治亞、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在烏軍中,「斯圖格納-P」已被配發給陸軍正規部隊、海軍步兵、國民警衛隊等單位。

服役情況

2014年頓巴斯沖突期間,防守盧甘斯克、頓內次國際機場的烏克蘭軍隊就曾對進攻的親俄武裝發射「斯圖格納-P」飛彈。由於數量極少(總共僅有10具發射架與70枚飛彈),並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此次沖突後,烏軍開始將該型飛彈納入己方重點國防計畫。集中資金、技術大力發展,並對「射線」局不斷追加采購訂單,以求更多部隊能列裝。此外,烏軍國防部還要求裝備「斯圖格納-P」飛彈的部隊嚴格訓練,並對能熟練操作該型飛彈的官兵予以現金獎勵。

「斯圖格納-P」飛彈遙控器

在2015年至2022年年初的低烈度戰事中,烏軍將「斯圖格納-P」飛彈作為精確制導武器,對頻頻來襲的頓巴斯親俄武裝實施反擊。2022年1月,烏軍士兵操作一枚「斯圖格納-P」飛彈,成功擊毀了一輛5600公尺外的親俄武裝卡車,打死2人,展現出了這款炮射飛彈發展而來的兵器超越「標槍」飛彈的射程優勢。

2022年2月24日,俄軍宣布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後,「斯圖格納-P」飛彈迅速與另一款國產「海盜」飛彈成為了抗擊俄軍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據悉,在沖突爆發前夕,烏軍中的「斯圖格納-P」與「海盜」飛彈總數約7000枚,不及部隊所需的一半。因此,在戰爭爆發後,「射線」局迅速取消原先的外貿訂單,將原定出口阿拉伯客戶的「斯基泰人」飛彈(即「斯圖格納-P」飛彈的外貿版本)移交烏克蘭軍方,以彌補巨大的缺額。由於時間倉促,烏軍部隊在收到這些外貿型的「斯基泰人」飛彈時,還發現不少遙控單元仍保留了阿拉伯語的使用者介面。

俄烏沖突爆發前,在基輔閱兵式上向公眾展示的「斯圖格納」飛彈。

實戰中,烏軍會將部隊「化整為零」,以3名兵組成反坦克小隊,沿俄軍車隊的必經之路尋找有利地形架好飛彈。僅露出發射筒、觀瞄系統,射手則躲在50公尺開外的反斜面工事內,透過遙控單元監視道路動向。一旦俄軍車隊出現,射手會選擇高價值目標(如自行高炮、火箭炮等)伺機發起攻擊。

伏擊完畢後,可視情況再裝填彈藥或撤出發射位。即便俄軍能及時判斷出飛彈的發射位置,射手仍能在敵方的直射火力打擊範圍下幸存,及時脫離戰鬥。

靠著一系列「打冷槍」式的遊擊戰法,烏軍反坦克小組的戰果不斷升級。從最常見的油罐車、「烏拉爾」式卡車到俄制T-72主力戰車,甚至是TOS-1A自行火箭炮這樣的高價值目標都曾被這種飛彈擊毀。

除了「打冷槍」外,烏軍甚至能從5千米外向俄軍目標發起進攻。如此距離下,俄軍地面部隊很難在第一時間內對其做出反應。

另據烏克蘭「防務新聞」報道,4月26日,烏軍的「斯圖格納-P」飛彈射手在伊久姆前線對一隊俄軍坦克發起攻擊,連打4枚飛彈,「點名」式地擊毀了4輛目標坦克,並從容撤出戰鬥,整個過程僅用時3分鐘。

除地面目標外,「斯圖格納-P」飛彈還被烏軍士兵用於對空射擊。2022年4月5日,烏軍第95空中突擊旅的士兵操作一具該型飛彈,成功打下了一架在烏林地上空盤旋的俄制卡-52武裝直升機。

從技術角度上來說,「斯圖格納-P」飛彈的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大殺器」。但正如前文所述,要想把這款武器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不經過長期訓練顯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