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鄧世昌為何要拼命撞向日本戰艦?125年後沈船被打撈,找出了答案

2024-03-29軍事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陳碩

編輯|t

引言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耳邊是炮火聲,是嘈雜聲,唯獨聽不見海浪聲聲。

船身已然傾斜,四處皆是熊熊烈火。

「老夥計,我們最後再試一把。」

(巡洋艦)

因為船身晃動的太過劇烈,他只能緊緊抓住欄桿。

「我們這些以身許國的軍人,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而今天仗打到了這一步了,唯有一死才算得圓滿!」

一、鐵甲無聲

2013年,遼寧省丹東市的丹東港,海洋紅港的建設工程轟轟烈烈的開展了。 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一艘被泥沙掩蓋住的沈船。

國家文物局得信,便遣國家考古隊聯合地方考古隊, 在此處開啟了名為「丹東一號」沈船遺址水下考古活動。

(「致遠」篆書的瓷盤)

2015年,在丹東東港27海裏左右的地方,考古人員在對「丹東一號」沈船遺址進行抽沙過程時, 打撈出幾塊白瓷片。

對其拼接成為瓷盤之後,只見盤底印著篆書撰寫「致遠」二字, 至此「丹東一號」真正面貌,逐漸顯現在世人面前。

考古人員根據此次發掘出印有「致遠」二字的碎瓷,以及之前探測出,沈船尚存的1600余噸的鐵質體量,穹甲鋼板以及其獨特的方形舷窗、主要武器配備。

(老照片)

結合甲午中日海戰、北洋水師的有關資料,推定出「丹東一號」沈船,就是一百二十年前,甲午中日海戰中沈沒的北洋水師, 致遠級巡洋艦的首艦的——致遠號巡洋艦。

致遠號本只是和北洋水師其他船艦一樣,只是擔任護航運送工作。沒想到在運送返程途中,北洋水師遭遇日寇聯合艦隊, 這場歷經五個多小時的遭遇海戰拉開序幕。

北洋水師的揚威、超勇、致遠、經遠、廣甲五艘軍艦皆毀於此役, 並且清政府傷亡人數達到了上千人。

(鄧世昌照片)

而鄧世昌,更是在致遠號即將沈沒之前,壯烈的選擇讓致遠號撞向日本聯合艦隊旗艦艦松島號。 可惜半路被擊沈,全船250余名官兵,只有七人幸存。

二、沈船疑雲

在致遠號沈船的考古過程中,考古人員在清理致遠號的殘骸時發現, 致遠號穹甲板以上的所有船體部位皆蕩然無存。

整艘船艦,到處都是被烈火灼燒後的痕跡, 船艦周圍的淤泥裏,灑落著大大小小的船板零件,可見致遠號在沈沒之前,一定經歷過火燒與爆炸。

(致遠號遺骸碎片零件)

可是火不可能一下燒滿整個船身,而且鄧世昌明明可以跳船求生, 為什麽要選擇指揮致遠號撞向松島號。

在「丹東一號」致遠號沈船尚未被發掘之前,有部份學者認為,鄧世昌之所以選擇撞擊日本聯合艦隊本陣,是因為致遠號受創嚴重 ,並且彈藥也耗盡了,所以才選擇玉石俱焚這條路。

這種看法,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因為根據史料記載,在此次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為中彈起火的旗艦定遠艦,以艦體側面抵擋炮彈,艦體多處中彈傾斜。 的的確確是受創嚴重,即將沈沒。

(致遠號沈船打撈出的艦艇配備重機槍)

可是說致遠號彈藥耗盡,沒有其他攻擊手段了,所以才選擇撞船的看法。 在致遠號沈船被打撈起來之後,這種看法就不成立了。

在致遠號的考古打撈過程中,抽沙發現有四種不同公釐口徑的炮彈,以及格林機槍、毛瑟手槍、享利步槍子彈、左輪手槍等不同槍械的子彈。

甚至還有一枚未曾發射的魚雷引信 ,全長近六十厘米,內藏火藥棉,完全具備發射條件,並且在艉部,也發現了未被摧毀的發射魚雷的魚雷管。

那這樣看來,致遠號尚有進攻手段,那鄧世昌為什麽會選擇和日寇玉石俱焚的手段,去撞擊松島號呢?

(致遠號沈船魚雷引信被發現時的情景)

三、陷陣之誌

在致遠號燃著熊熊烈火,千瘡百孔即將沈沒之時,鄧公指揮致遠號撞向松島號, 雖未嘗全功,但也打出了中國海軍悍不畏死的氣勢。

從心理角度出發,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一向把「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掛在嘴邊的鄧世昌,從來不是只說說而已。

在清政府官員遍地腐敗,大肆斂財之時,鄧世昌也是不置田產,不納小妾。

(施威朗和「致遠艦」官兵合影,梯口雙手合抱者為鄧世昌)

所以在致遠號幾近沈沒之時,他就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決定,與倭寇玉石俱焚。正如鄧公所言 「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

在致遠號沈船考古行程逐漸深入後,學者們再次對鄧公撞向日軍聯合艦隊本陣的決定,進行復盤與研究。從客觀層面來說,雖然致遠號尚存彈藥, 但大多數都無法對敵進行破壞性打擊

只有僅剩的這顆魚雷,能對日寇船只造成破壞性傷害。 但是因為在清末時,北洋水師采購的這種型號的魚雷,並不具備較遠的打擊能力。

所以鄧公想拉近距離之後,先發射魚雷打擊,再撞沈松島號。 可惜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半路就被擊沈大海。

兩甲子歲月,飄然已過。雖然中國的海軍軍事實力,已經位列全球第二,但先輩遺誌,卻從未忘記,鄧公以身許國、以身殉國的精神,也永遠會傳承下去。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現代復刻的致遠艦)

參考資料

人民網.致遠艦沈船水下考古文物打撈始末[圖].[OL].2015.10.14.

劉正. 民族英雄鄧世昌的愛國獻身精神.【VIP】,2012

國家文物局.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沈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