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1953年北韓停戰談判:北韓領土變小了,但金日成卻認為占了大便宜

2024-03-14軍事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 歷經兩年多時間北韓停戰談判終於在這一天落下了帷幕 ,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臉色十分難看的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反而是 金日成簽字的時候幹脆利落,甚至還顯得頗為高興,因為他認為這次簽停戰協定占了大便宜。

事實上,這次談判的時間歷時很久,長期處於打打談談的狀態。在克拉克調過來之前,李奇微的態度一直十分囂張,當美國人的提議不被接受的時候,就會 叫嚷著「讓飛機大炮去辯論吧」。

顯然,美國人打的算盤是邊打邊談,企圖利用戰場的優勢來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這樣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又能夠避免陷入戰爭泥潭,畢竟美軍已經不是第一次當侵略者,而此前深陷戰爭泥潭的痛苦讓他們頗為忌憚。

狡猾的美國人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既然美國人不願意簽訂停戰協定,那麽又為什麽主動提出停戰談判?這一點正是美國人的狡猾之處,因為這場談判的發起, 既有政治因素,也有軍事方面的考慮。

第一 ,「聯合國軍」第一次透過蘇聯向中朝提出停戰談判的時間是在1951年6月下旬,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間節點。

誌願軍在五次戰役之前,一直呈現出勢如破竹的態勢,在北韓戰場上逐漸掌握了主動權。但在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卻在美軍手中吃了虧。 一方面是因為補給線的問題 ,導致誌願軍只能進攻七日,而李奇微發現了這一點,並制定了磁力戰術;

另一方面是地形問題 ,三八線以北大多是山地,地形利於隱蔽而不利於現代化機械部隊發揮優勢,但到了三八線以南的平原地區,美軍的現代化部隊得以充分發揮高機動性的優勢,再配合美軍一直牢牢掌握的空中優勢,令誌願軍前進的步伐一滯,只能退回三八線以北,與美軍形成一種僵持的狀態。

第五次戰役是6月10日結束的,6月下旬「聯合國軍」就提出停戰的想法,可見美國人當時是見到戰局僵持,不想繼續打下去,產生了見好就收的想法。畢竟幫助李承晚侵略北韓不是出於情誼,而是出於利益, 美國人認為繼續打下去無利可圖,所以才心生退意。

第二 ,美軍的優勢十分明顯,武器裝備占優,更兼具海軍、空軍支援,在很多地點都可以發起立體攻勢。而且, 美軍的工業實力非常雄厚,這一點在長津湖戰役中三炸水門橋時就能看出來。

韓戰中留下來一個非常著名的名詞,叫做範弗裏特彈藥量,這個說法雖然更多的時貶義,但從這個名詞當中也不難看出,彈藥充足,可以肆意揮霍,這一點同樣是美軍的優勢。所以後世在提及抗美援朝時, 往往會稱這場戰爭是一場對戰雙方極其不對稱的戰爭,但誌願軍創造了奇跡。

誌願軍之所以能取得這場曠世之戰的最終勝利,背後的原因很復雜,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美軍的優勢很大,但也並非沒有弱點,怕死就是美軍的一個最大軟肋。美國軍人缺少軍魂,當時又是以侵略者身份進入北韓,國內的反對聲音很強烈。

如果戰事順利還好,一旦遭遇挫折,尤其是出現重大傷亡的時候,美國總統的壓力就會很大。 再加上誌願軍對待俘虜十分優待,美軍對這一點十分清楚,上戰場幾乎和上班差不多,到飯點就吃,到晚上就休息,兵敗以後就投降。

因此,美國人擔憂戰事進入僵持狀態,對美軍會越來越不利,這樣就真的成了李承晚的打手。但為何美國提出停戰談判,最後談判又沒有達成呢? 核心問題在於北韓與南韓的分界線畫在什麽地方。

新的分界線

美國人的意思是,就按照現有雙方兵力僵持的陣地沿線來作為分割線,以此劃分北韓和南韓的領地。但中朝方面沒同意,因為他們是侵略者,一切靠侵略獲得的領土都應該歸還,所以應該以北緯38度線為界,恢復以前的劃分, 可惜李奇微堅持己見,態度十分囂張,擺出一副那就戰場上見的態勢,戰事因此未能停止。

美國侵略北韓以前,北韓與南韓之間的分界線是北緯38度線,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條線是一條直線,兩國如同一刀切出來似的,涇渭分明。

也就是說,這條分割線是有歷史沿革的,中朝提出這樣的要求合情合理,美國人完全是無理取鬧,所以李奇微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次談判,其實是有一定的拖延成分在裏面,不過我軍當時並未被迷惑,已經開始準備發起第六次戰役了。

此後,雙方又繼續交戰了整整兩年之久,在此期間蘇聯只需給誌願軍援助武器(雖然名義上叫援助,但事實上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在蘇聯的援助下,誌願軍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好,美軍突破三八線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再加上王耀南進入北韓以後,誌願軍的坑道作業逐漸變得完善起來,幾乎在前沿陣地挖出了一個地下交通網。誌願軍的補給線變得隱蔽起來,美軍的炮火在反斜面坑道面前也威力驟降,美軍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越打越心灰意冷,就希望盡快結束這場戰爭,趕緊從北韓戰場抽身。但李承晚卻並不這樣想,因為美軍一旦撤走,他就再也沒有機會實作野心。 只不過南韓軍沒了美軍的支持,就像是一只沒了牙的老虎,只剩下虛張聲勢了,在金城反擊戰中被打得十分狼狽。

金城戰役以後,美方再次將停戰談判提上日程,開始積極促成停戰談判。這一次,美國人沒有繼續擺出囂張的姿態,關於兩國邊界線的問題也不再執著。只不過這一次仍未延續當年的北緯38度線,而是重新畫了一條彎曲的「三八線」。

在地圖上來看,這是一個簡單的劃線問題,但放在現實中,這條線如何畫對兩國的影響很大。例如,如果按照這條彎曲的線來劃分兩國領地, 北韓的領土面積將會比直線劃分少了整整百分之三。

對於這個分界線的問題,我方並未表態,畢竟此事最終還是要由金日成來決定。按照正常來看,領土面積變小這種事情是斷然難以接受, 但金日成得知如此劃線以後,卻顯得十分高興,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北韓的山地多,平原地區少,不利於耕種 。而兩國分界線這樣劃分以後,雖然整體的國土面積少了,但給到南韓的土地都是山地,北韓得到的土地確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區,以及延安半島、甕津半島,還有一座十分重要的開城。

從當時的角度看,好處確實已經不少,但時至今日,這樣劃線還有更多的好處。因為如今的火力覆蓋射程要遠超當年,而這條新的分界線令北韓的駐軍位置更加靠近漢城,這種天然的優勢也是來自當年的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