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我軍損失9000余官兵及船工,未能攻下金門島,成為解放戰爭末期的一次遺憾敗績。為了準備這場戰役,28軍副軍長蕭鋒竭盡全力找來300多條渡船,包括大批當地船工,然而多數船工後來成了烈士。吳成德在10月24日駕駛自家木船,載著解放軍部隊開往金門。跟當天派出的其他船只一樣,吳成德的船也被炸毀了,但幸運的是,他本人活了下來,並跟隨第二天的船只返回大陸。
船工吳成德死裏逃生,卻一直感到深深的遺憾,晚年仍然感嘆道: 如果當天能早一點出發,金門島未必拿不下來!可惜出發命令實在是太晚了。 起初說是8點出發,後來拖到了11點。有歷史資料稱晚8點鐘第一梯隊渡海,跟真實情況是有出入的。老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吳成德並非專業的軍人,一個船工講的話,有道理嗎?
由於49年人民海軍初創不久 ,三野打金門島時,基本指望不上。我軍第10兵團在福建進展神速,國民黨軍大多喪失了抵抗意誌,所以兵團部對解放金門的前景很樂觀,主要由三野28軍負責。並且28軍軍長還不在前線,實際指揮金門戰役的是副軍長蕭鋒。蕭鋒認為主要難題不在作戰,而是找船。戰前他的時間精力基本都在搜羅船只和船工上,沒有制定非常嚴謹的作戰計劃,情報工作也不太到位。
300條木船是什麽概念呢?若用於攻打金門島,作為運輸力量是否足夠?應該說很吃緊,但不是不能打。戰前金門島上有2萬多國民黨軍,蕭鋒麾下7個團的部隊若能實作一次性登島,按照雙方戰鬥力及官兵心氣,我軍快速占領全島是有一定把握的。但在運力有限、船速又慢的條件下,只能采取夜間分批次上島的辦法,這麽做具有冒險性,需要做非常縝密、合理的安排。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
第一梯隊登島,只能有3個團的部隊;而船工們需要把船開回來,再接3-4個團上島;木船速度慢,一來一回需要6個小時。如果計劃順利實施,會出現1.8萬名三野官兵對戰2萬守島國民黨軍的局面,在敵人增援金門之前,可能大規模的戰鬥已經結束,而我方的後續部隊也將源源不斷地上島鞏固陣地。
然而在出發時間上,基本未經歷過真正渡海作戰的三野指揮員們,卻犯了常識性的錯誤。24日晚11點第一梯隊出發,到達金門島已是次日淩晨兩點左右,因為潮汐原因船只難以真正靠岸,強行靠岸只能擱淺,船便動不了,無法立即返航接第二梯隊。船工在接近金門島時,提示官兵們下海突擊最後一段距離,以便他們調頭返程;但夜色下指戰員普遍情緒緊張,對船工的做法很不滿,堅決要求靠到最近,以減少傷亡。
其實不是船工們怕犧牲,而是靠岸後船無法再行動,擱淺就要等到潮水再漲起來,不是把下步作戰行動耽誤了嗎?首批上島的3個團裏,沒有一名師級幹部,基層指揮員沒有經過足夠的海戰培訓,只顧完成自己部隊的任務,現場亂作一團;登陸後也沒有人幫船工把船推回海裏,都忙著往前沖。所以船工們看著船擱淺,只能就近等待漲潮,一時半會回不了對岸,後方隊伍幹著急。
接下來的慘劇眾所周知,國民黨軍轟炸了全部擱淺的船只,由於船不能動,敵人打死靶沒有任何難度,並且大批無助的船工也被炸死。後方得知金門島首批部隊的危險處境,大驚失色,蕭鋒副軍長沒有多余的船,他只能緊急向第10兵團部求助。第二天白天,廈門方向派來幾條船,但也只是杯水車薪,載了少量幾個連隊增援金門島,這批戰士跟首批部隊一樣,幾乎全部死傷、被俘。不過吳成德正是跟著第二天上島的船,得以返回大陸、保住了一條命。
吳成德說「早打幾個小時,我軍有望解放金門」,這種判斷不無道理。如果第一批部隊在24日晚上8點左右出發,那3個小時後船只登島根本不會擱淺,潮水沒有跌下去。船工們可以按計劃立即返航,接下一批3個團的戰士,如此走兩個來回是毫無問題的。這個細節,是金門戰役準備不足、嚴重輕敵的具體表現之一,老船工的話令人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