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歐洲唯一一張反對票,你知道是誰投的嗎?

2024-08-24國際

1971年10月25日,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第26屆聯合國大會第1976次全體會議正在進行一場關乎中國命運的投票。會場內氣氛緊張,每一票都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當投票結果揭曉時,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終於重返聯合國,恢復了在這個國際舞台上的合法席位。

然而,在這場歷史性的投票中,有一個細節引人註目。在眾多歐洲國家紛紛投下贊成票的同時,竟有一個小國堅持投了反對票。這個國家不是美國的親密盟友英國,也不是與中國有著復雜歷史的法國,而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中海小島國。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這個國家在如此重要的時刻選擇了與大多數歐洲國家背道而馳?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國際政治賽局?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刻,飽經戰火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新的希望。然而,新中國的成立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的未來,相反,這個剛剛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即將面臨重重挑戰。

建國之初,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異常嚴峻。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以美國為首,對新中國采取了全面封鎖和孤立政策。他們不僅拒絕與中國建交,還在經濟、外交等多個領域對中國施加壓力。在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被台灣當局所占據,這使得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聲渠道受到極大限制。

與此同時,國內百廢待興的局面也給新政權帶來了巨大壓力。經過多年戰爭,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落後,人民生活水平極低。毛澤東曾用"一窮二白"來形容當時的中國,可謂切中要害。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盡快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成為新中國領導人面臨的首要任務。

面對內憂外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外交方面,周恩來提出的"另起爐竈"方針,開始重新構建新中國的對外關系。1950年2月,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獲得了蘇聯的支持和援助。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際壓力,也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和資金支持。

然而,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並未因此得到根本改善。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中國被迫卷入這場國際沖突。盡管參戰決策充滿艱辛,但為了保衛國家安全,中國最終決定派出誌願軍入朝作戰。這場被稱為"抗美援朝"的戰爭,成為新中國立國之戰。

三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誌願軍以巨大犧牲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世界開始重新認識這個東方大國,中國人民的自信心也得到空前提升。

戰後,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擴大外交空間。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的出色表現,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改善。1955年,周恩來又出席了萬隆會議,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為中國與亞非拉國家發展關系奠定了基礎。

在國內建設方面,新中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改造。透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中國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與此同時,大批海外華人科學家回國效力,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盡管起步艱難,但新中國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重返聯合國、恢復在國際舞台上的合法地位,仍然是一個遙遠的目標。為了實作這一目標,中國還需要在科技、經濟等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以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和初步發展,國家領導人深刻認識到科技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1956年,周恩來總理在科學規劃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向科學進軍"的講話,標誌著中國開始了全面發展科技的新征程。

在這一背景下,"兩彈一星"工程應運而生。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包括研制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上空升起了蘑菇雲,中國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這一成就震驚了整個世界,讓西方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東方大國的實力。

僅僅三年後的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試爆了氫彈。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3個月,蘇聯用了4年,而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創造了世界核武器發展史上的奇跡。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勤奮,也展示了中國在重大科技計畫上的組織能力和執行力。

"兩彈"之後,"一星"的突破也緊隨其後。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衛星播放著【東方紅】的樂曲,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繼美蘇法日之後第五個能夠自主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成就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也為後續的衛星通訊、遙感等技術套用奠定了基礎。

"兩彈一星"工程的成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它不僅增強了國家安全,也為中國在國際談判中贏得了更多籌碼。然而,科技發展並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在民用科技方面,中國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石油工業的發展是其中最為顯著的例子。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石油產量極為有限,被諷刺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貧油國"。然而,在以李四光為代表的地質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的石油工業迎來了轉機。

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中國的能源格局。在"寧要大慶油田,不要西方的石油"的口號下,數以萬計的石油工人湧入大慶,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石油開發。經過幾年的努力,到1963年,大慶油田年產原油已達到600萬噸,使中國擺脫了長期依賴進口石油的局面。

大慶油田的成功開發不僅解決了中國的能源短缺問題,也為國家工業化提供了重要支撐。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除了石油工業,中國在其他領域的科技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果。1965年,中國成功合成了人工牛胰島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國家。這一成就不僅在生物化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也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農業領域,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們致力於水稻雜交育種研究。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成功培育出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為解決人口眾多的中國的糧食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一系列科技成就不僅改善了中國的經濟狀況,也極大地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的地位,一些西方國家甚至開始考慮與中國改善關系。

1971年4月,美國桌球隊應邀訪華,掀起了舉世矚目的"乒乓外交"。這一事件成為中美關系解凍的重要標誌,也為中國重返聯合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科技的進步和國力的增強,使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一個擁有核武器、能夠自主發射衛星、石油自給自足的大國,理應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種認識的轉變,為中國重返聯合國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隨著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機會逐漸浮現。這一時期,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為中國的外交突破創造了有利條件。

首先,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冷戰進入相持階段,美蘇在軍備競賽、地緣政治等方面的較量愈發激烈。1969年,中蘇關系惡化,珍寶島事件爆發,使得中國與蘇聯的關系降到冰點。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重新評估其對華政策,認為可以利用中國來牽制蘇聯。

其次,第三世界國家的力量不斷壯大。隨著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獲得獨立,這些新興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他們普遍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成為推動這一行程的重要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開始了一系列外交突破。1970年4月,中國與加拿大建交,這是中國與西方大國建交的重要突破。加拿大作為美國的鄰國和盟友,其對華政策的轉變對其他西方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

緊隨其後,中國與義大利、智利、奧地利等國相繼建交。這些外交突破不僅擴大了中國的國際朋友圈,也為中國重返聯合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1年4月,"乒乓外交"成為中美關系解凍的重要標誌。美國桌球隊應邀訪華,成為20多年來首批存取中國的美國民間代表。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美國總統尼克森稱之為"改變了世界"的一周。

乒乓外交之後,中美關系迅速升溫。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秘密訪華,為尼克森訪華鋪平道路。這次秘密存取的成功,標誌著中美關系正式走向正常化。

與此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多邊外交,爭取更多國家的支持。周恩來總理多次會見非洲國家領導人,闡述中國對非洲政策,贏得了非洲國家的廣泛支持。中國還透過援建坦贊鐵路等計畫,展示了對非洲發展的支持,進一步增強了與非洲國家的友好關系。

在亞洲,中國與巴基史坦、尼泊爾等國保持著密切關系。1971年8月,巴基史坦總統葉海亞·汗訪華,進一步鞏固了中巴友好關系。這些友好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成為支持中國的重要力量。

在外交突破的同時,中國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台灣當局為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進行了一系列外交努力。他們試圖透過"雙重代表權"方案,即保留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同時允許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的方式來阻撓中國重返聯合國。

面對這一挑戰,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明確表示不接受"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方案。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大會上多次闡明立場,強調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1年7月,艾爾巴尼亞等23個國家聯合向聯合國提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提案。這一提案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為最終的表決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外交官們展現出了高超的外交技巧。他們透過各種渠道與各國代表進行溝通,耐心解釋中國的立場,爭取更多國家的支持。特別是對一些持觀望態度的國家,中國外交官們進行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最終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外交努力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一個擁有7億人口、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大國不應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呼聲日益高漲,為最終的突破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在這次大會上,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終於送出表決。經過激烈的辯論和角力,最終的投票結果即將揭曉,這將決定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也將改變世界政治格局。

1971年10月25日,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內氣氛緊張。第26屆聯合國大會正在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進行表決。這一天,將成為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時刻,也將改變國際政治格局。

大會廳內座無虛席,各國代表嚴陣以待。主席台上,大會主席亞當·馬利克神情嚴肅,準備宣布表決開始。在場的代表們都意識到,這次表決不僅關乎中國的地位,更將影響整個國際秩序。

表決分為兩個部份。首先是對美國提出的將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席位問題列為"重要問題"的提案進行表決。如果這一提案獲得透過,那麽恢復中國席位將需要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這將大大增加難度。

當表決結果顯示在大螢幕上時,整個會場一片嘩然。美國的提案以55票贊成、59票反對、15票棄權的結果被否決。這意味著,恢復中國席位只需要簡單多數即可透過。這一結果讓支持中國的國家代表松了一口氣,而美國代表團則面色凝重。

緊接著,大會開始對艾爾巴尼亞等23國提出的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提案進行表決。隨著各國代表依次投票,大螢幕上的數位不斷變化。支持中國的票數節節攀升,反對的票數則遠遠落後。

最終,計票結果揭曉: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提案以壓倒性多數獲得透過。當主席宣布這一結果時,整個會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許多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代表站起來歡呼,為這一歷史性時刻慶祝。

這一結果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包括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同時,它也意味著台灣當局被驅逐出聯合國。台灣代表團在表決結果宣布後,立即離開了會場,這一幕成為了這個歷史性時刻的一個戲劇性場景。

在北京,這一訊息迅速傳開。盡管當時已是深夜,但人們依然激動不已。許多人走上街頭,自發慶祝這一重大外交勝利。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連夜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這一新局面。

中國代表團立即著手準備赴紐約履職。由於時間緊迫,代表團成員們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準備行裝、辦理手續。11月10日,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抵達紐約,受到了熱烈歡迎。

11月15日,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恢復合法席位"演說。他強調中國將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鬥爭。這次演講贏得了與會代表的廣泛贊同,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中國重返聯合國,不僅改變了聯合國的格局,也對整個國際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開始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隨後的歲月裏,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為解決地區沖突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重返聯合國也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有效表達自己的立場,如何平衡大國責任與自身利益,都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新課題。中國外交官們開始了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逐步熟悉聯合國的運作機制和國際外交規則。

重返聯合國後,中國與更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系實作了歷史性突破。隨後,日本、西德等國也相繼與中國建交。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迅速提升,為後續的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這一勝利不僅是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就,也是第三世界國家團結合作的勝利。它體現了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標誌著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中國重返聯合國成為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開啟了中國與世界深入交往的新篇章。

中國重返聯合國不僅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更是一個持續產生深遠影響的轉折點。這一事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上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重塑了國際秩序。

在政治層面,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得到恢復,使得它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大幅提升。1971年11月23日,中國首次在安理會行使否決權,否決了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的申請。這一行動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但也明確展示了中國作為大國的獨立立場。

隨後的幾年裏,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項事務。在1974年第六屆聯大特別會議上,鄧小平代表中國提出了"三個世界"理論,闡述了中國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引起了廣泛關註。這一理論為開發中國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中贏得了更多支持。

在經濟領域,重返聯合國為中國開啟了國際合作的大門。1972年,中國首次參加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開始了解和學習國際經貿規則。1980年,中國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這些國際經濟組織為中國提供了大量技術援助和貸款支持,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文化交流方面,中國重返聯合國後,與世界各國的文化往來日益頻繁。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遣第一個考察團存取中國,開啟了中國與該組織的合作。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開始了申報世界遺產的行程。這不僅提升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促進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在科技領域,中國重返聯合國後,逐步融入全球科技合作網路。1978年,中國開始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計畫,引進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1980年,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堆計劃,標誌著中國開始在高科技領域與世界接軌。這些合作為中國科技發展註入了新的動力。

環境保護方面,中國重返聯合國後,逐步參與到全球環境治理中。1972年,中國派代表團參加了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中國首次參加全球性環境會議。隨後,中國逐步加入了【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重要國際環境條約,在全球環境保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國際安全領域,中國重返聯合國後,積極參與維和行動。1990年,中國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軍事觀察員,參與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的工作。此後,中國逐步擴大了在維和行動中的參與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貢獻,也提升了中國軍隊的國際化水平。

在發展援助方面,中國重返聯合國後,逐步從援助接受國轉變為援助提供國。197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自願捐款。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中國-非洲合作論壇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對非援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援助模式為許多開發中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

在國際法領域,中國重返聯合國後,逐步參與到國際法治建設中。1982年,中國首次當選國際法委員會委員,開始在國際法編纂和逐步發展方面發揮作用。隨後,中國法學家多次當選國際法院法官,為國際司法做出了貢獻。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談判,為國際海洋法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重返聯合國50年來,不僅自身發生了巨大變化,也為世界帶來了深刻影響。從最初的適應期到逐步發揮作用,再到如今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在聯合國的角色經歷了顯著的演變。這一歷程既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體現了中國對國際責任的擔當。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在聯合國的角色還將繼續演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