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川普回歸,中國智慧財產權的「生死劫」(上)

2024-11-07國際

作者: 吳征

2024年11月6日,川普發表了獲勝演講,這預示著川普2.0將正式開啟。

在今年7月13日,川普遭遇槍擊並奇跡般成為「上帝之選」後,支持率大漲。於是我在7月18日發表過一篇【 川普2.0,專利權人或將大幅收復失地 】的文章,其中對川普2.0時期美國的專利政策相比於拜登時期,以及川普1.0時期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做了一些預測分析。

目前來看,絕大部份判斷,依然有效。

最典型的變化就是,川普對發明人、專利權人、中小創新實體的支持將會強勢回歸,這與拜登政府試圖平衡專利權人和實施人兩方利益,但實際上卻更多的站在的大型實施人(如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的角度,從而損害了專利權人(尤其是中小創新者)的利益相比,顯然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政策。

M ake P atent G reat A gain!

MPGA將是川普2.0時期,美國重塑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重要抓手,也將是恢復美國在世界專利領域 「金本位」 領導地位的重要一環。

對於川普回歸後,將會對美國創新帶來的積極影響,曾在川普1.0時期擔任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的 安德烈·伊安庫 (Andrei Iancu),在2024年10月30日的【財富】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 川普和萬斯將使美國再次具有競爭力 】(收錄於知識星球)的文章。

其核心觀點就是美國曾經是世界上無可爭議的技術領導者,但現在卻落後了,中國追了上來,因此美國的 經濟繁榮 國家安全 取決於 重新取得領先地位 。那麽就「需要 一項新的美國創新政策, 專註於增強引領全國突破性創新的初創企業和小企業的能力 。」

為什麽前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將通篇的重點聚焦在初創企業和小企業上,提到他們才是美國重塑領導力的關鍵,而不是像蘋果、微軟、高通、輝達這樣的巨頭企業?

對於這一點,伊安庫在文章中也鮮明的指出了原因:

「關註‘小人物’至關重要,因為 這是真正新穎、顛覆性創新發生的地方 愛迪生 在紐澤西州的 小作坊裏 發明了燈泡。 萊特兄弟 在俄亥俄州的 家庭自由車店 發明了飛機。 福特、蘋果、安進 和許多其他市場顛覆者都是從眾所周知的 車庫 開始的。

小企業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為過 。擁有5至9名員工的公司人均獲得的專利比擁有25000多名員工的公司多約60%。初創企業和小企業也占美國所有就業崗位的近一半,占1995年以來創造的凈新就業崗位的約三分之二。」

在美國,這種思維之所以占據創新的主流,是與美國幾百年來的專利制度和創新實踐的發展密不可分的。

正如 伊安庫在文章末尾提到的,「美國人一直具有創新和創業精神。1787年8月,在費城制憲會議期間,約翰·菲奇在特拉華河上展示了他的新汽船。大多數代表都休息了一下,去觀察蒸汽機工作的新奇之處。 創新對開國元勛們來說很重要 ,今天也同樣重要。」

這也是為何 伊安庫在這 篇文章中要極力呼籲在川普2.0時期,美國需要政策改革,使得企業家和小企業能夠發揮潛力,使得美國再次具有競爭力。

如果說,這種模式是美國幾百年來依賴專利制度促進創新的主流,那麽川普的回歸,無疑會進一步促進這種方式,從而使得美國重新成為全球的技術領導者。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模式就是過去幾百年美國創新能夠逐步引領世界的唯一引擎。

然而,由於此次馬斯克從幕後走向台前,助力川普成功發揮了重大作用,使得人們看到了,相較於美國傳統的依賴專利制度這台創新引擎之外, 竟然還可以存在一個不依賴專利制度的新的創新引擎

這也是馬斯克長久以來堅持的觀點,就是認為「 專利是弱者的行為 」,只要創新足夠快,專利其實並不重要。所以,他在十年前就將特斯拉的專利開源了,並在SpaceX的發展上不申請專利,他表示公開專利只會引得別人像對著「菜譜」一樣來模仿。

也就是說,馬斯克正在用實際行動來顛覆既有的專利制度和創新模式。

在川普和馬斯克的勝選協定中,有一點是川普為馬斯克量身客製一個 政府效率部 ,為的就是要提高政府運轉效率,而根本目的則是希望透過政府效率的提高,最終實作創新效率的大振幅提升。

因為在此之前,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已經對民主導和拜登政府的官僚做法對於阻礙他能夠順利實作一些想法,提出過抱怨。

一旦馬斯克的願望實作了,那麽美國將會在創新上擁有一個真正高效的不依賴於專利制度的創新引擎。

這一點才是真正可怕之處,因為這是對既有全球專利治理規則的一次重大挑戰。

如果成功了,那麽美國將在創新驅動科技和經濟發展上,將史無前例的出現「雙引擎」的發展模式。

相比之下,中國的創新驅動引擎長久以來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點與美國的創新有很大差異。

專利制度對於中國來說,就是舶來品,幾十年的發展雖然也轟轟烈烈,從業近百萬人。但是如果說對中國創新的實體支撐上,還遠沒有達到美國的模式。

實際上,美國這種依賴專利制度發展經濟、科技的創新模式,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以外的國家希望學習和引入的,從而增強本國創新能力。然而,無論是百年前的日本,還是目前的中國,卻最終都沒能實作像美國一樣,創新叠代是從小企業身上源源不斷形成的。

尤其是在川普1.0時期,突然對中國在關鍵技術上實施了制裁和封鎖之後,中國依賴專利制度來加速創新的模式,似乎被無形中的「放棄」了,反而是又回歸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上,來補齊短板和解決卡脖子問題。

目前來看,這種方式也確實解決了「戰時性」的問題,解決了包括華為被掐斷供應鏈後的棘手問題,凸顯了集中力量、組織攻關的優勢。

但是,這種「集中」的創新方式,能否在未來的中美科技較量中,抗衡美國的兩種創新引擎,還是說中國也需要更多模的創新引擎,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到底還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一場制度的「生死劫」,其實已經拉開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