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印度大選將至,莫迪劍指「三連任」

2024-04-15國際
4月14日,印度新德裏,總理莫迪(右)發表選前宣言。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梓
2024年,國際政治舞台大戲不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今年舉行大選,涉及全球近一半人口。美聯社稱,印度人口超過14億,選民數量接近9.7億,超過全球總人口的10%;於4月19日開始的印度大選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選舉,也是影響最大的選舉之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印度選民人數超過美國、歐盟國家和俄羅斯的人口總和,他們將選出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的543名議員。投票從4月19日開始,分7個階段進行。6月1日投票結束,6月4日公布結果。
此次選舉設定了超過100萬個投票站,投入1500萬名工作人員,以便覆蓋印度最偏遠的地區。駱駝將馱運投票箱前往沙漠地區的村莊;在山區的土路和石子路上,人們將看到拉著投票箱的騾子;在叢林中,大象負責運送投票箱……西班牙【世界報】稱,印度幅員遼闊,選舉規模龐大,流程復雜。
多個民調顯示,73歲的莫迪和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很受歡迎。人們普遍認為莫迪將再執政5年。
帶著發展經濟和打擊腐敗的承諾,莫迪於2014年首次當選總理。2019年,他輕松連任。此次大選,莫迪及盟友的目標是贏得400個議席,這將使他們擁有足以修改憲法的力量。
在莫迪執政的10年中,印度成為正在崛起的大國,但也出現了失業率上升、宗教對立等問題。一系列「反腐敗調查」令反對黨高級領導人陷入困境,這些領導人否認自己有罪。美聯社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莫迪在實施福利政策和社會改革方面功不可沒,但也令印度的一些優勢被削弱。有批評人士警告,如果莫迪再度連任、繼續推行這些政策,印度將變成「印度教至上的國家」。
印度人民黨的主要挑戰者是印度國民大會黨。印度獨立後的77年中,大部份時間由國大黨執政,但該黨近年來陷入低谷。
為了阻止莫迪連任,國大黨與其他反對黨結成「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宣稱將「拯救民主」。其關鍵成員包括前國大黨主席、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甘地家族的後裔拉胡爾·甘地,印度平民黨頗有人氣的領袖、德裏首席部長艾爾溫德·凱傑利瓦爾,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莫迪批評者」馬馬塔·班納吉,以及坦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穆圖維爾·卡魯納尼迪·史達林。他們準備在各自的邦內阻止印度人民黨。莫迪尚未在這些邦取得突破。
「20多個反對黨聚集一堂,共同反對印度幾代人中最受歡迎的總理之一莫迪……然而,意識形態分歧和個性沖突拖了這個大聯盟的後腿。」美聯社寫道。
反對黨聯盟聲勢浩大卻內訌不斷。分析人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該聯盟很難與莫迪的「明星氣質和號召力」相匹敵。
反對黨聯盟還面臨其他壓力。有「反腐鬥士」之稱的凱傑利瓦爾近日因涉嫌受賄被捕。印度中央執法局稱,他涉嫌「酒類銷售政策欺詐」。反對黨已有多名要員被捕或被調查,他們所在的政黨斥之為政治迫害。美國國務院、德國外交部和聯合國敦促莫迪政府執行「公平、透明、及時的法律程式」。莫迪政府否認了反對黨的指責,稱外國幹涉印度內政。
發展經濟是莫迪最重要的承諾之一。美聯社指出,龐大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幫助印度崛起為全球大國,印度經濟增長迅速,然而,莫迪政府未能給年輕人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更多的是依靠提供免費食品和住房等福利爭取選民。
據印度【印度教徒報】報道,一項針對1萬名印度選民的調查顯示,當前人們最擔心的問題是高失業率(27%)和通貨膨脹(23%)。62%的受訪者認為,最近5年,找工作更難了。
英國路透社援引印度政府的一份檔稱,莫迪的目標是在未來6年內把該國人均GDP從2500美元提高到4418美元。他沒有介紹實作這一目標所需的措施與支出。莫迪政府希望,到2030年讓印度人的識字率從目前的約78%升至82%;失業率從8%降至5%以下;勞動參與率從46%升至50%以上;商品和服務出口額從約7000億美元躍升至1.58萬億美元。
莫迪在競選集會上告訴支持者,經濟增長是他任內最大的成就之一。為了推動他的政策、讓目前還是中等收入國家的印度在2047年以已開發國家的姿態慶祝獨立100周年,他必須繼續執政。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印度營商環境問題不少,莫迪想讓印度躋身強國之列、在經濟發展方面趕上中國,還有不少障礙要克服。美國國務院釋出的【2021年投資環境國別報告】稱,印度營商環境「具有挑戰性」。印度【德幹先驅報】等媒體指出,印度消費人口龐大,但跨國企業很難開啟對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還要面對關稅壁壘等不利因素。
2018年至2023年3月,印度引入469家外國公司,559家外國公司在此期間結束了在印度的業務。促使這些企業離開的因素包括市場監管缺乏透明度、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勞動者隊伍技能不達標、頻繁的停電斷水推高營運成本等。印度移動和電子協會主席潘卡吉·莫亨德魯坦言,「這裏是最不適合做生意的地方」。
【聯合早報】稱,印度常對外國企業使用巨額罰款、凍結存款、沒收資產等手段。一些投資者感嘆:「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