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衰落?不是俄羅斯的錯!論資本原始積累與工業化

2024-04-14國際

俄羅斯強不強大要看哪方面,要看跟誰比。在軍事方面,跟英法德相比,俄羅斯還是略勝一籌的。在經濟方面,跟南韓比,可能還望塵莫及。在綜合國力方面,跟中美比,不落下風。

俄羅斯的衰落源自蘇聯解體。葉爾辛的休克療法只是大國治理的下限,不是國家治理的下限。想看失敗國家很容易,海地就是最精準的例子。整個國家黑幫化,社會秩序崩壞。俄羅斯從未走到這一步。即便葉爾辛沒有搞「休克療法」幹擾俄羅斯經濟。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也必然一敗塗地。

原因在於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原有的產業鏈分崩離析,經互會組織市場更是全面淪陷。俄羅斯聯邦無法按照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繼續生產。

在20世紀90年代,新的自由市場經濟不可能再像19世紀的英法美德一樣逐步發展起來。已經喪失了時代契機。因此俄羅斯新生的資產階級必須人為催化培植。略過原始資本積累的階段,直接把原屬於全俄所有的國有資產記入個人名下。盡管這對大多數俄羅斯人來說並不公平。然而有人生來就在羅馬,有人生來就是騾馬。騎馬坐轎修來的福,推車擔擔兒命該然。

二戰以後,帝國主義進入高級發展階段,單一國家想透過內部自由競爭,自然獨立形成民族資產階級已經成為不可能選項。因此南韓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透過國家力量扶植財閥,即便如此,南韓財閥仍然托庇於美日財團。三星集團的主要股份為華爾街持有。當然,世界其他國家的主要公司絕大多數也被華爾街控股,這沒什麽丟人的。

俄羅斯不想成為美國的附庸。無論是葉爾辛還是普亭都比較沈醉於美蘇兩極爭霸的幻想。龐大的核武庫是俄羅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本錢。因此,俄羅斯必須培育一批獨立於華爾街財團的寡頭。可惜葉爾辛誌大才疏,耽於伏特加,第一代寡頭大多勾結歐美勢力,將財產轉移到歐洲揮霍。

普亭意識到了蘇聯好不容易積累的資本外流將徹底掏空俄羅斯的未來。急忙對第一代寡頭勢力進行清洗。把那些事關俄羅斯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收歸國有或者交給親信打理。進而在俄羅斯催生了第二代寡頭。

第二代寡頭為了享受紙醉金秘的生活,當然也會在歐美置辦產業,但是主要資本還是留在俄羅斯,在這個寒冷的國度沈澱下來。

1500年以後的世界史告訴我們,資本的原始積累最為不易。歐洲靠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靠掠奪殖民地,靠傾銷商品。英國甚至在國內搞起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在國外走私鴉片。

法國靠掠奪殖民地和放高利貸。

德意誌第二帝國靠普法戰爭的賠款和不多的殖民地。

比利時靠剛果。

荷蘭靠印度尼西亞。

葡萄牙,西班牙靠手中僅存的殖民地和前殖民地文化輸出。

日本靠割占台灣,殖民北韓半島,清日甲午戰爭的賠款和庚子賠款。

美國最擅長乘人之危,低價收購法國路易士安那,西班牙佛羅裏達,沙俄奧勒岡和阿拉斯加。西進運動,屠殺印第安人,美西戰爭,洗劫西班牙手中僅存的大塊殖民地菲律賓。

奧匈帝國目光短淺,拓殖範圍僅限於巴爾幹半島,最終在一戰後分崩離析。算是資本原始積累不成功的典範。

十月革命以後,蘇俄內外交困,透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打敗了白匪軍和外國幹涉軍。資本原始積累的問題又擺在面前。沙俄本身不是一個純粹的工業資產階級引領的帝國主義國家。因為沙俄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特點,被稱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這就意味著沙俄的擴張極其粗放,並沒有在國內積累起足夠的原始資本。

沙俄透過向法國借貸緩慢推進工業化,需要支付高昂利息。高緯度地區輕工業發展艱難。有限的資本投入重工業,報酬周期長。蘇俄接手後一度停滯不前。1922年蘇聯成立以後,開始采用工農剪刀差逐步積累資本。

1929—1933年的大蕭條讓蘇聯重新煥發了生機。為了輸出剩余產能和多余資金以攫取超額利潤,美德都積極介入了蘇聯的工業化。全面打造了他們這輩子最強悍的競爭對手。

類似的事情也在東大和印度之間發生。國內某些財團為了攫取紙面富貴,積極介入印度工業化,與美德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上內容是對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原始資本積累歷程的簡單回顧。

下面我們繼續探討俄羅斯衰落的問題。蘇聯完成工業化之後,兩個問題擺在面前。一是原料產地,自己家最富余的就是原材料,可以說地大物博,種類齊全。二是商品生產和銷售。蘇聯及其華約附屬國組建了經互會。又收納了蒙古,古巴和越南。北韓以及其他一些蘇聯盟友作為觀察員。

中國短暫觀察了一段時間就知道他們幹不成大事,專註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路。

蘇聯控制的經互會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10%左右,國民收入占25%,工業生產總值占世界的33%。工業人口少,就無法覆蓋所有產業。全要素生產力大打折扣。有限的資源又要配合蘇聯全球爭霸,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失去了中國的經互會註定是窮途末路。

人口多不管用,工業人口多才行。什麽是工業人口?識文斷字,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體力。要搞定這一塊首先要完成「人」的解放。反封建,反殖民,民族民主革命必不可少。其次要在全國範圍內「掃盲」,傳授簡單的文化知識。

而儒家思想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更成為工業人口成長的倍增器。知書達禮,識文斷字是血脈覺醒,水到渠成。有些國家受限於宗教因素,有限地區受限於社會發展水平,「掃盲」工作任重道遠。

充足的工業人口是實作經濟迴圈完美閉環的必要條件。蘇聯在銷售方面更是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人為指定各國的生產分工。不尊重各國的比較優勢。民主德國是經互會中最有可能全面發展的國家。本身工業基礎不錯。然而蘇聯刻意壓制,導致民主德國的生產力被錯置。

計劃經濟下市場狹小,輕工業又不發達,蘇聯經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曲折的命運。只是被軍事實力的光芒掩蓋而已。因此俄羅斯的衰落罪不在俄,而在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