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方剛準備對進口燃油車出手,德社民黨主席就訪華,對華作出保證

2024-08-31國際

8月27日,中方外長在北京會見德聯邦社民黨主席,作為德方最大的政治黨派,相關政要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龐大,而這次德方到訪中國,實際上是為了制裁草案而來。

由於歐洲加碼美方對華制裁,導致中歐關系遭遇困局,而中歐市場的融合度還是比較高的,當地無法無視脫離中方市場供應的影響,所以造成了內部貿易,對制裁意見不一致。

中方自然也不會對歐洲無理制裁毫無作為,直接就展開了相應的反補貼調查,目的就是為了回擊歐洲動作,德方面對這個局勢實在是欲哭無淚,因為他們在歐洲地區就屬於對華密切。

在和中方貿易規模排行上,德方絕對是能夠占據前列的,一旦啟動相應調查流程,德方就不得不面臨市場收益受損的狀況,所以不論是在歐盟議會還是演講活動,都表露了相關態度。

德方認為以毫無根據的理由斷絕對華貿易,制裁相關產品的行為欠缺思考,可能會傳遞歐洲不歡迎正當競爭,政府懼怕正常競爭的不利印象,而國際社會必然產生非議。

歐洲地區經歷數十年的時間才營造了經濟體系,現在因為一次政治賽局就宣告作廢,未免太過草率,但很明顯,德方的意見被歐盟視若罔聞,強行推動了制裁法案。

在這種情況下,中方拿出反制行動合情合理,德方也因此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不得不遵循歐盟提出的整體規劃加征關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顧慮中方市場的份額占比。

所以德方派出代表來到中方進行存取,希望雙方能夠就合作達成共識,也就是避免制裁競爭,最後兩邊都遭到利益損失,為此,德方表示願意為促進中歐會談貢獻力量。

本來,今年作為中德夥伴關系建立的十周年,中方肯定是願意給德方相應的友好態度的,但我們不能對此抱有什麽樂觀預期,因為就像匈牙利訪俄受到歐盟抵制一樣。

德方此時代表的並不是歐盟,甚至並非德方全體的想法,只是說德方內部有不少希望達成和談的群體存在,至於能不能達成內部共識,還需要看後續走向。

中方秉持不針對第三方的對外規劃開展國際事務的應對,這次電動汽車的制裁行動也不例外,歐盟本身缺乏任何有效依據,反而汙蔑中方進行補貼競爭。

無論是出於維護國際聲望還是權益保護的想法,對歐盟施加同等制裁都是合理行為,德方此次宣稱要促進雙方和談,中方也表示認可,但達成目標的期望很低。

以歐盟視角來看,對華制裁符合政治主流風向,而德方雖然在政向上存在不同,但卻有貼合美方政策的需求,這是因為美軍建立的北約體系就是以德國為中心。

為了加強控制,美方的駐軍大多集中在這裏,即使德方現在希望達成中德、中歐共識,中方也不可能這麽簡單的就做出讓步,肯定要進行利益方面的諸多權衡。

目前,中德合作的規模在不斷提升,而美方控制下的政治方向,又導致雙方合作聯系不斷縮減,這表明德方內部存在不同的政治態度,對中德關系來說,這些都是風險。

而且,因為內部意見不一致,德方在歐盟的影響力也出現降低,反而是法方獨占鰲頭,在這種競爭背景下,德方想要達成中德共識,難度無疑有些太大了。

其一,德方需要考慮如何在歐洲地區違背美方的基本方針,才能推動建立中歐對話的基本環境,而單單這一點就能夠讓德方宣告無力為繼,因為歷史因素影響,德方的影響力不足。

其二,德方必須將自身內部問題納入到考慮範圍之內,如何統籌國內規劃,做好市場風向把控,對其政要來說同樣艱難,因為工業體系是德方的基礎,根本無法動搖。

所以德方才會陷入兩難境地,政向不可動搖、工業體系不能波動,留給德方的操作空間其實非常微小,這是中方並沒有對此抱有太大希望的根本原因。

但是話又說回來,德方為此做出保證,說明對於歐洲地區來說,中方市場存在相當的吸重力,這一點不僅對德方,對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所以雙方可能會存在新的賽局和對峙場面。

如果說歐洲地區真要放棄中方市場,那德方、西班牙等國家在內的諸多勢力,都會進行額外的規劃,比如意方訪華希望尋求中方建廠投資等等,最後的結果還要看雙方如何見招拆招。

參考文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546110079697303&wfr=spider&for=pc(新華社)

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 ,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