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布林肯來了!中美三大核心問題仍無解

2024-04-25國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4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隔一年再次存取中國。4月初,中美兩國元首通話,拜登總統表示,希望安排布林肯訪華,中方表示歡迎。20天過去,布林肯果然來了,在這一點上,拜登政府終於「說到做到」了一回。
布林肯此次訪華,是中美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保持對話、管控分歧、推進合作、加強國際事務協調的一部份。自舊金山會晤以來,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正逐步走向回溫、趨穩及可控階段,兩國關系出現了一些緩和的積極勢頭,但離實質性「改善」仍然相距甚遠。
中方以誠意和善意接待布林肯,體現了中方對穩定兩國關系的積極意願和堅實行動。但是,中美關系的實質性改善絕不只是靠中方一家就能做到的。
外界註意到,布林肯訪華之前,中美雙方都在會談議題上公開「拉清單」。美國國務院稱,布林肯此行有三個目標:在關鍵議題上取得進展;就雙邊、區域和全球議題明確和直接地表達關切;負責任地管控競爭,避免誤判或沖突。中方的目標則宏大和清晰:樹立正確認知、加強對話、有效管控分歧、推進互利合作、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也就是說,中方更關註原則性問題、框架性問題,美方則關註細節性問題、實操性問題,貌似「一虛一實」,但也從根本上埋下了分歧的種子。從中美大局來看,雖然布林肯作為美國國務卿在一年內兩次訪華這一姿態是積極的,但橫亙在中美間的三大根本性問題至今仍然未解甚至無解。來一趟不是問題,但美國能否解決「三個仍然沒有」,可謂前途遙遙、不容樂觀。
美國對中國的認知和對美中關系的基本定位
仍未走上正確的軌域
如何正確認知對方、定義雙方關系的基本定位、塑造兩國的基本認知框架,是國與國之間發展關系的根基。在這一點上,中美雙方的認知可謂南轅北轍。中方對兩國關系的定位清晰且一以貫之,就是核心的12個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美方則完全不同。
2017年,川普政府在首次釋出的【國家安全戰略】中,用「競爭對手」和「修正主義國家」定義中國,由此正式拉開大國競爭的序幕。拜登政府上台後,這一定義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反而還加上了更多限定詞和修飾詞。布林肯本人數次公開稱中國為美國「最大戰略競爭對手」「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挑戰」。拜登政府還變本加厲,投機性地給對華基本框架註入新的內涵,如拜登上任之初用「競爭、對抗、合作」三分法定義美中關系,後來又根據形勢變化進行調整,布林肯將其修正為「投資、結盟、競爭」,簡單說就是「讓我更強、朋友更多,然後合夥與你競爭」。措辭幾經修飾、表述幾經調整,但內核沒有改變,美國就是將兩國關系定義為「競爭」。
2021年3月,拜登在上任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說,「中國超越美國的情況永遠不會發生」。2023年8月,拜登在【通脹削減法案】透過1周年儀式上說,「給我舉一個美國想要完成卻失敗了的例子,給我舉一個我們歷史上的例子,一個都沒有。」拜登兩次「直抒胸臆」的潛台詞是,美國已將美中關系定義為競爭關系,且美國永遠不會接受「失敗」、不會甘於「屈居」第二。
一詞之差,謬之千裏。中美關系要得到實質性改善,最根本的是兩國都要塑造相互積極認知的框架,在原則問題上相向而行。對中國來說,這是原則性、根本性、癥結性問題,其他雙邊和全球性議題都是在其下衍生的,但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早已定型且定性的問題,是根本「沒得談」的問題。華盛頓看待中國的視角,已從「搭車者」變成「競爭者」再升級為「最大地緣政治挑戰」,從「體系外的異己國家」升級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顛覆者」,對中國和美中關系的消極定義不斷呈螺旋式上升。定位之偏差、認知之謬誤,體現了美式霸權獨享全球權力格局一尊的傲慢與偏見、焦慮與不安。
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日前撰文指出,在對華政策上,拜登政府犯了3個錯誤:美國對中國的理解發生嚴重偏差,中國既不會崩潰,也不會「接管世界」;美國將美中關系描述為「民主與威權」的價值觀之爭,絲毫沒有建設性;中國經濟崛起並非靠搭美國便車、占美國便宜實作,美國重點應放在轉變激勵機制和加強國內競爭力上。當然,這些根本不是布林肯一趟訪華就能扭轉的。
利用台灣問題遏制打壓中國 「以台制華」的戰略意圖
仍未改變
就在布林肯訪華的前4天,美國國會眾議院透過了總額達950億美元的一攬子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80億美元的【印太援助附加法案】。該法案與引發強烈關註的援烏、援以法案以及所謂【伊朗和Tiktok制裁法案】相捆綁,在共和黨微弱控制的眾院涉險過關,最新又毫無阻礙地透過了參議院表決,即將由拜登簽署成法。
法案規定,向台灣當局提供20億美元的軍事融資,另外19億美元用於向台灣等地區夥伴提供防務物品和服務。可以說,在持續不斷地售台武器之外,美國又以「融資」手段直接資助台灣當局發展「不對稱防禦」、建設「豪豬型」台島對抗中國大陸,增加其「以武拒統」「倚美謀獨」的工具和籌碼,助長其囂張氣焰,這是美國翻新花樣不斷武裝台灣的最新一起事例。
在中美元首會晤和其他重大外交場合,中方反復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中方絕不會聽之任之。拜登總統對中方確實也做出了「五不四無意」的承諾,在4月初的兩國元首通話中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但現在的根本問題是,這是「承諾」還僅僅是美方的一種「表述」甚至「話術」?
在台灣問題上,美方多次言行不一、出爾反爾,一面表態不支持「台獨」,一面繼續慫恿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對抗大陸;一面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一面又在「一中」下夾帶私貨,註入了【與台灣關系法】、「六項保證」等與中方原則完全背道而馳的政策。這些「註水肉」,讓美國的一中政策從表述到實質都很「水」。所以,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說一套做一套,毫無誠信可言。
從本質上看,第二個問題其實是第一個問題的延續。既然美方已把中國定義為對手而非夥伴、把兩國關系的主流定位為競爭而非合作,那麽中國尚未完成最終統一,就勢必成為美國政府制衡、削弱、打壓中國的一個絕好彈板,而台灣當局也成為其可以最大化挾制和利用的絕好工具。事實上,拜登政府正在具體行動中改變美國堅持數十年的「戰略模糊」,美國支持台灣當局與大陸對抗,讓兩岸永遠保持分立、對立乃至「冷和平」狀態,這最有利於維持美國全球霸權和對華利益,美國共和、民主不管哪個黨執政,這一戰略都難以改變,且日益呈「戰略清晰」之勢。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指望布林肯能有所改變。
利用地緣政治、經貿等問題打壓中國
利用同盟外交孤立中國的做法
仍未改變
美國是制造議題、引導議程的高手,在與「歷史性對手」競爭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我們註意到,美國高官每次來中國也總會捎帶一些反華議題,然後在國際輿論特別是西方輿論場上反反復復大造聲勢、制造聲量,以反華議題的精準設定配合美國政府的對華政治議程,雙方彼此疊加相互呼應,有如一套精密無比的「組合拳」。
比如,美國財長耶倫本月訪華,攪熱國際輿論的除了她「樸素」的穿著,還有洶湧的「中國產能過剩論」,本質是在「中國崩潰論」之後再掀起一波「中國威脅論」,以此打壓中國制造業特別是先進產能。拜登也在布林肯訪華前公開放話,準備推出多項針對中國的貿易措施,包括提高中國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對中國在造船、海事及物流領域的貿易發起301調查。這些經濟「冷戰」行為,實質就是行貿易保護和經濟脅迫之實,打壓中國經濟。
人未到聲先至,布林肯此次來華,帶來的一個「大禮包」是所謂「中國軍援俄羅斯」問題。華盛頓此前已經炒熱該議題,稱「北京透過對俄出口軍民兩用物資,使莫斯科能夠重建其軍事工業能力」。美國官員甚至威脅說,如果外交手段無法說服中國限制對俄出口,「對中國某些銀行實施制裁將是一種升級選擇」。也就是說,美國此時丟擲「中國軍援俄羅斯」議題,企圖再次將中俄強行捆綁,制造中俄「邪惡軸心」形象,以此抹黑、孤立、打壓中國。
布林肯稱,到中國來就是要在該問題上當面勸說並告誡中國,中方的回應則明確而直接,「美方需要切實反思自身在烏克蘭危機中應當承擔的責任,不要做拱火澆油、借機漁利的事情,不得攻擊抹黑中俄正常的國家關系,挑動陣營對抗,更不得對華抹黑詆毀、甩鍋推責」。要知道,烏克蘭問題不是中美之間的問題,美方不要試圖把它變成中美之間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布林肯也必然無功而返。
我們還註意到,美國在利用台海、南海等地區熱點問題與中國競爭時,還試圖引導議程,制造一種點火澆油、四處冒火、「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消極氛圍,凸顯美國的全球控制力和主導權。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拜登面臨競選連任的艱難任務,所以有必要在台灣問題上踩下剎車,不能容許台灣當局利用美國的庇護借機生事、挑動事端,必須穩住美中關系,所以美國某種程度上可以在台海搞一定程度的緩和。但與此同時,南海問題風波再起,且呈風高浪急之勢。菲律賓借助美國的支持一再利用黃巖島、仁愛礁等島礁問題挑釁中國南海主權,美菲政治結盟、軍事挑釁的動作一浪高過一浪,這裏有美國政府明顯操縱的影子。利用不容置疑的主權問題挑戰中國,在中國周邊掀起軍備競賽和地緣政治對抗,埋下沖突的種子,華盛頓作為「總導演」,其作用「功不可沒」。布林肯這次來,會在一些地區熱點問題上做出積極表態,但能否落到實處,不僅考驗著華盛頓的政治誠信,也在檢驗著美國政府的整體對華戰略。
當然,對布林肯國務卿一年之內兩度訪華,中國是歡迎的,姿態也是積極的。在兩國關系陰雲密布時而風高浪急的低氣壓之下,見總比不見強,接觸總比對抗強,對話總比隔絕強。我們並不對布林肯訪華取得實質性突破、推動中美關系實質性改善抱有幻想,但中美兩個世界最主要國家的高層還在保持接觸,還在就核心議題和地區性全球性議題展開對話,還能在巨大分歧中尋找微小的利益重疊點,雙方接觸、對話、合作的空間和機遇還在,這一小步來之不易,需要倍加呵護,當然美方需要做的更多。
撰文:張雪松
圖片來源:新華社
責編:張利娟
編審: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