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反腐先行,莫迪尋求再連任

2024-04-25國際

4月19日,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第18屆選舉第一階段投票正式開始。這場「馬拉松式」的選舉分7個階段進行,將持續到6月1日。現任總理莫迪正在帶領執政黨印度人民黨(以下簡稱「印人黨」),再度尋求連任。

本次大選前,一輪高調的反腐風暴席卷該國。除了印度反對派領導人艾爾文德·凱傑利瓦爾在大選前幾周因腐敗指控被捕外,實行了七年之久的選舉債券機制被宣布違憲禁止發行。

在競選活動中,莫迪向選民保證,過去10年,民眾看到的只是「預告片」,政府未來會有更多反腐動作。「我來向你們保證,我們將繼續打擊每一個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

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印度腐敗問題的根源在其政治制度和經濟結構。對於莫迪本人來說,連任幾乎沒有懸念。但要想在印度根除腐敗,還面臨諸多挑戰。

4月17日,印度阿山姆邦,印度總理莫迪(右)在一場競選活動中演奏傳統鼓。圖/視覺中國

執政黨兌換7.3億美元選舉債券

3月末,印度中央執法局逮捕了該國反對黨平民黨領導人、德裏首席部長凱傑利瓦爾。現年55歲的凱傑利瓦爾,2012年建立平民黨,一直以反腐鬥士面貌示人。平民黨黨徽上有一把掃帚,象征掃除腐敗。

印度中央執法局稱,凱傑利瓦爾涉嫌「酒類銷售政策欺詐」,該黨多位部長在兩年前收受酒類承包商1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700萬元)的賄賂。

這一輪大規模反腐風暴,從去年就已經開始。2023年2月和2023年10月,印度中央執法局逮捕了凱傑利瓦爾的副手曼尼什·西索迪亞和平民黨議員桑賈伊·辛格。

這次選舉前夕,由國民大會黨(以下簡稱「國大黨」)、平民黨等26個反對黨組成的印度反對黨聯盟在新德裏舉行名為「拯救民主」的大規模集會,聲援凱傑利瓦爾。國大黨還指責莫迪濫用政府機構,為政治利益而將反對黨人士作為調查目標。他們指控稱,印度中央執法局在過去10年調查了近150名國大黨人士,而僅有6位印人黨人士遭到調查。

對此,4月初,莫迪在北阿坎德邦魯德拉普爾的競選集會上作出回應,他表示:「無論他們如何威脅和辱罵我,我都不會害怕他們。」他還承諾,在他的第三任期內,反腐行動將更加「嚴厲」。

然而,就在莫迪發表此番言論之際,印人黨也陷入了腐敗醜聞。印度最高法院2月宣布,實施7年的選舉債券機制違憲,下令相關銀行停止繼續發行。

印度前財政部部長、人民黨議員阿倫·賈伊特利於2017年提出選舉債券制度。根據此項制度,捐獻者可購買印度國家銀行(SBI)發行的債券,再匿名捐給支持的政黨,政黨收到後再向該銀行兌現。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7年的實踐表明,該制度的漏洞很大,匿名捐贈政治獻金的做法嚴重違背了政治透明和問責的原則,捐助企業不僅可以匿名購買選舉債券,而且購買的金額也沒有限制,成為財閥與政客相互利益輸送的又一條渠道。

印度最高法院判決該機制違憲後,要求印度國家銀行在3月初之前向印度選舉委員會提供收到債券政黨的詳細資料。數據顯示,從2019年4月到2024年1月,印度執政黨印人黨是收到選舉債券最多的政黨。截至2023年3月,在各政黨已經兌換的所有選舉債券中,印人黨合計收到約7.3億美元,占選舉債券總額的48%左右,而主要反對黨國大黨同期兌換債券約1.71億美元,占債券總額的11%。調查數據還顯示,從制藥公司到建築公司,過去五年中受到中央執法機構調查的所有排名前十的企業捐助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印人黨支付了費用,累計超過130億盧比。

在印度選舉委員會公布上述數據的一天後,國會抨擊稱這些債券是印度「最高級別的騙局和腐敗」。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系教授、印度經濟學家普拉納布·巴爾丹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近年來印人黨一直是支出最大的政黨,隨著選舉成本越來越高,腐敗現象自然也會加劇。而政治獻金問題,早已成為「房間裏的大象」。

錢峰認為,長期以來,印度「黑色經濟」盛行,一直成為政治腐敗的催化劑,不僅嚴重阻礙了印度經濟的發展,也是印度政治選舉的頑疾,倍受輿論和民眾的詬病。

在印度知名經濟學家阿倫·庫馬爾看來,印度「黑色經濟」是包括產生「黑色收入」(即「黑金」)的所有活動。這種「黑色經濟」不僅存在於非法經濟活動中,也存在於合法的經濟活動中,比如商人、醫生等在提供產品和服務後獲得收入但不納稅。

此次廢除選舉債券,只會推動印度政黨透過其他灰色途徑募集資金。各政黨仍將會轉向舊模式,即允許企業和個人使用現金進行政治捐款,這會讓資金的來源更不透明。

打擊「黑金」成效甚微

帶著發展經濟和打擊腐敗的許諾,莫迪於2014年首次當選印度總理。莫迪上台之初,承諾將追回印度在海外的所有「黑金」,並將其分給印度民眾,確保「每個印度人的銀行帳戶存款150萬盧比」。為此,莫迪政府相繼出台了【外匯法案】【收入申報計劃】,並於2016年發起聲勢浩大的「廢鈔運動」。

根據這項運動,印度政府宣布廢除面額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當時莫迪政府曾期望「廢鈔令」至少消滅3萬億到4萬億盧比的「黑金」,但印度儲備銀行數據顯示,99%的因「廢鈔令」而失效的貨幣又回到了銀行系統。在價值15.41萬億盧比的作廢紙幣中,價值15.31萬億盧比的紙幣被退回到銀行系統。

在錢峰看來,上述種種舉措成效甚微,並沒有改變政治腐敗的態勢,也沒有對推動經濟發展產生實質影響。

普拉納布·巴爾丹也認為,廢鈔本身不會改變印度腐敗的結構性根源。富人們有能力透過中間人找到辦法,這導致部份返還的資金本身就是「黑金」。他同時指出,廢鈔反倒是對窮人構成重大打擊。推行計劃之初,政府沒有準備足夠的紙幣讓公眾兌換,普通民眾要花一整天排隊到提款機取款,其間甚至出現過致人死亡的慘案。

一些經濟學家還發現,莫迪執政期間,印度富豪的整體資本進一步增加。今年4月富比士公布的2024年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印度富豪從去年的169位上榜增加到了200位,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些印度人的總資產為9540億美元,較2023年的6750億美元增長了41%。其中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總經理穆克什·安巴尼以凈資產1160億美元成為印度首富,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九。而阿達尼集團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高塔姆·阿達尼的凈資產為840億美元,印度排名第二。

最近幾年,安巴尼與阿達尼始終輪流坐莊印度首富之位。【經濟學人】雜誌甚至將印度經濟形容為「AA制經濟」,原因是這兩位富豪的名字都以A開頭,他們所控制的公司總收入之高相當於印度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4%,同時還承擔了上市非金融企業25%的資本支出。在過去幾年,他們的個人財富實作了成倍增長。

【經濟學人】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總結稱,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些富豪的宏偉抱負與莫迪對該國經濟發展的抱負不謀而合。政府仍然監管著數百家國有企業,但人們對它們刺激經濟增長的能力早已失去信心。相反,對於重工業和基礎設施,政府的希望越來越多地寄托在少數私營企業身上。

法國研究機構世界不平等實驗室今年3月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如今以印度現代資產階級為首的「億萬富翁統治時期」,比以殖民主義勢力為首的英國統治時期更不平等。這份報告聚焦於2014年至2022年,即莫迪執政的前八年。

缺失數據的經濟「成績單」

在莫迪執政的10年中,印度的「經濟奇跡」引發全球關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印度在2021年第四季度就已經在GDP總量上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排名躍升了四位。到2023年,印度GDP達到3.7萬億美元。

在每一次競選集會上,莫迪也頻頻提起印度經濟的崛起,並將經濟增長視為他任內最大的成就之一。他還承諾,在2047年,也就是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獨立100周年,印度將從目前的中等收入國家,躍升至已開發國家行列。為了這一次目標,他必須繼續執政。

錢峰分析稱,「莫迪經濟學」源於莫迪主政古吉拉特邦12年的成功經驗,其目標是打造「新印度」,核心是加速發展,手段是最佳化勞動力、資本、基礎設施、資源、技術和制度等增長要素,打破常規,強力改革,釋放潛能。這也是印度目前GDP成為世界第五、增速排名前列的主要原因。當然,「莫迪經濟學」的不俗成績單離不開以居民消費為主體的消費驅動,以及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保持穩定等內外因素。

在錢峰看來,莫迪的一些改革舉措確實瞄準了長期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弊端,做了之前印度好多屆政府想做但沒有做、做不了的事。而在「莫迪經濟學」光鮮亮眼一面的背後,也掩蓋不住就業崗位不足、貧富懸殊巨大、政府財政赤字龐大等另一面。

不過,除了快速增長的GDP數據,印度其他的經濟表現很難準確評估。根據【印度快報】等媒體報道,從2011年以來,印度政府就沒有公布有關貧困和就業的權威數據。這導致分析師只能使用非官方機構的替代資料來源,但這些資料來源不如印度政府大規模且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消費和就業調查可靠。印度國家貧困統計局原本打算在 2017至2018 年度進行一項相關調查,卻被叫停。

直到距離選舉開始不到兩個月,印度政府釋出了一份情況說明書,稱印度的貧困率在2022年降至歷史最低點。有經濟學者發現,該結果基於印度政府進行的一項大型消費調查,並沒有公開詳細數據以供獨立分析。

此外,大選前的民調還顯示,失業率上升和通貨膨脹是許多選民擔憂的問題。目前印度約40%的工人仍然從事農業,只有大約20%的工人從事制造業或IT等商業。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3月的一份報告,15歲至29歲之間受過教育的印度人比沒有受過教育的印度人更有可能失業,這反映出「他們的願望與現有工作不匹配」。報告補充說,印度的青年失業率目前高於全球水平。

「反腐牌」

普拉納布·巴爾丹出生於加爾各答,曾著有【印度發展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他指出,印度目前正處於人口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大量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這使得就業問題更加緊迫。但在非農業、服務業領域,薪酬優渥、有較高技能要求的工作崗位稀缺,而政府透過支持嚴格監管行業的集團以及資本密集型企業集團,加劇了這一問題。

普拉納布·巴爾丹認為,更有效的辦法是重點支持規模較小、通常也是非官方背景的企業,這些企業有潛力創造所需的就業機會。但目前印度企業高度集中化,一些超級巨頭的壟斷地位更加凸顯。這也使得結構性改革和加強競爭政策的必要性變得更加緊迫。

在印度,商業與政治密切關系已經存在了幾十年,近些年尤為突出。以剛剛被叫停的選舉債券為例,發行面值從1千、1萬、10萬、100萬、1000萬盧比不等。而歷史記錄顯示,在過去幾年所發行的債券中,高達94%的占比都是1000萬盧比的面值。這也意味著,大企業和高凈值個人擁有絕對影響力。

就在本次大選之前,印度當局還查獲了創紀錄數量的賄賂品,包括現金、酒類、毒品和貴金屬。印度選舉委員會4月15日透露,自3月份以來已收回價值略高於5.5億美元的賄賂金,這是該國75年選舉歷史上金額最高的一次。

在這樣的形勢下,莫迪再度誓言加大反腐力度。有分析認為,印人黨正在利用此輪「反腐」行動,鞏固自身優勢,以期順利開啟第三個任期。

印度的腐敗問題根深蒂固,甚至與特殊的國情社情民情密不可分,這都決定了莫迪反腐工作在今後5年難言順利。在錢峰看來,這主要與三方面的原因有關:

首先,政治腐敗嚴重。一些傳統政治世家很容易與經濟利益結合,以政治權力攫取經濟利益,用經濟實力控制政治執行,形成了現代選舉政治與傳統家族政治的腐敗聯姻。

其次,官場權錢交易盛行。印度經濟步入快車道後,權力尋租空間大,而官員薪資低微,使得腐敗在印度成為一種內在有動力、外在少監管、輕易能得逞的行為。高級官員和政客們接受賄賂去做不該做的事,而下級官員索賄後才願意做本該做的事。

第三,傳統社會文化助長腐敗風氣。印度傳統文化要求人們首先效忠於所屬的家庭和種姓,而不是國家或整個社會。在強烈的同族、同種姓觀念支配下,官員利用職權為家族或集團成員謀取利益就成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同時,印度全國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對於腐敗問題,只要沒有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印度教徒一般都會選擇容忍。這為腐敗分子逃脫罪責提供了社會氛圍。

目前,反對黨聯盟正尋求以「敲詐勒索」和「交換條件」的罪名圍堵印人黨,但【外交家】雜誌援引印度政界人士的話指出,這個問題可能不會對選舉產生任何重大影響。在印度,僅靠腐敗指控就足以瓦解政府的情況很少見。

錢峰也認為,印人黨的形象和莫迪政府的形象可能會因腐敗問題受損,但不會對莫迪個人的形象帶來顯著的沖擊,最多是懲治不力、疏於監管、失察失責等問題。莫迪個人在印度鮮有涉腐傳聞,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家族裙帶關系。這也是他民調支持率長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此外,相較於2019年,由於反對黨缺乏領軍政治人物、強大的動員網路、雄厚的資金支持,莫迪此次選舉的優勢更加牢固。從很大程度上,如果印人黨在選舉中「三連勝」,不是選民再次選擇了印人黨,而是再次選擇了莫迪。

4月19日18時,第一階段投票結束後,雖然正式結果未公布,但莫迪在社交媒體發帖,高調向選民表示感謝。他指出,當天的投票是極好的民意反饋,印度人民對執政黨的支持創新高。

發於2024.4.29總第113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印度大選前的反腐風暴

作者:鄭立穎

編輯: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