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忌憚,但卻不願直接與中國發生對抗。因此,美國一直透過忽悠盟友,把他們推向反華的最前線,借此在避免與中國正面沖突的同時,利用盟友的犧牲來削弱中國的外交和軍事力量。盡管許多盟國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美國仍在不斷給他們設下陷阱。據上觀新聞報道,僅在一周內,美國眾議院竟透過了25項反華法案,這段時間也被美媒稱為「中國周」。
美國眾議院之所以突然變得如此狂熱,並不是因為他們預感到什麽不祥之兆,而是希望趁著國會休會前,將所有針對中國的法案集中透過,以向美國選民,特別是盟友展示他們對華的「超強硬姿態」。然而,既然稱這些行動為「姿態」,也就意味著這些法案的政治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效果。道理很簡單,如果他們在過去一周內透過的這些法案全都落地實施,那麽中美可能因此走向「脫鉤」。問題是,美國能承受這樣的後果嗎?
美國是否能夠承受與中國徹底脫鉤的代價?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麽,他們為何還要瘋狂地不斷推動反華法案呢?其實,背後的原因並不復雜,因為這些法案最終由總統拜登簽署成為法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原因在於,這只是兩黨在大選前夕進行賽局的手段,和美國未來對華戰略並無太大關聯。
有民主黨議員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周」期間提出的許多法案恐怕最終會徒勞無功。【紐約時報】在其報道中更加直接地指出,盡管這些涉華法案措辭強硬,但由於共和黨更傾向於在幾項存在嚴重政治分歧的議題上與民主黨針鋒相對,這些法案將會在由民主黨掌控的參議院遭到阻撓,甚至連總統拜登這一關都過不去。報道還毫不避諱地強調,這些法案幾乎沒有成為法律的可能性。
美國眾議院在短時間內密集透過了25項反華法案,顯然是激烈選戰中的一部份操作。類似於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的舉動,這些法案不過是借助在中美關系中影響甚微的話題,試圖給國際盟友制造麻煩。盡管如此,這些涉華法案恐怕很難最終成為法律。與此同時,鑒於中國電動汽車幾乎沒有出口到美國,美國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做法實際上形同虛設,毫無實質意義。
美國的這些毫無實際意義的政治表演,實際上是為了帶動盟友的節奏,誘導他們自己走上對抗中國的前線。因此,歐盟和加拿大隨後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了高額關稅,德國軍艦近日穿越台灣海峽,南韓軍方近期拆除了1300多套中國制造的監控裝置,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不斷對中國進行挑釁。對此,援引【參考訊息】中的外媒報道,美國拉攏日本、南韓和菲律賓充當代理人,在亞洲掀起波瀾,實際上是在將歐洲的戰爭隱患轉移至東方。
如今,歐洲、加拿大以及日韓、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已經被美國列入其「代理人」名單,推向了對抗中國的最前沿。與此同時,近期美國卻在外交、經貿和安全等多個領域頻繁與中國展開互動。近來,中美之間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例如五角大廈主動派遣代表團參加北京香山論壇,美方邀請中國代表團赴夏威夷參加防務會議,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主動邀請解放軍前線指揮官進行視訊通話,最近中美國防部工作會議也在北京舉行等。
外媒稱這些跡象表明「中美關系正在悄然升溫」。顯而易見的是,美國一方面在緩解與中國的緊張關系,另一方面卻在背後設計,將盟友推向對抗中國的前線,借此消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資源,同時也為未來的對華談判增加籌碼。不過,對中國來說,這種局面似乎也有利可圖,因為只要中美關系能保持穩定,對付那些挑釁滋事的小國便顯得輕而易舉。正因此,菲律賓駐紮在仁愛礁的船只近日不得不撤離中國南海島礁的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