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近期在加薩走廊展開的軍事行動剛剛進入尾聲,黎以沖突再度爆發,局勢瞬間陷入混亂的泥淖。以色列宣布對黎巴嫩南部地區進行「有限的地面行動」,似乎意圖顯得有所收斂。然而,行動卻變得越來越激進,以色列的攻擊目標竟然包括聯合國駐黎巴嫩的維和部隊,這其中甚至涉及到中國駐當地維和部隊的營地。
以色列國防部透露,第91師已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地面作戰,這一舉動標誌著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規模擴充套件到了三個師的水平。有人認為,以色列對待巴勒史坦人和黎巴嫩人民的態度簡直無視歷史的恩情。曾經是巴勒史坦人收留了在世界流浪且慘遭迫害的猶太人,而如今猶太人卻試圖占領更多的巴勒史坦土地,摧毀民眾的房屋和學校,並對黎巴嫩展開猛烈的報復性襲擊,導致黎巴嫩南部飽受戰火摧殘。
歷史上,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入侵並不罕見。1978年的「利塔尼行動」和1982年的重兵攻占南黎巴嫩,曾迫使60萬居民逃離家園,從而釀成震驚世界的「貝魯特大屠殺」。2006年,以色列與黎巴嫩又爆發了大規模交火,黎巴嫩南部幾乎化為廢墟。同年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試圖止住戰火,在黎以邊界設立了緩沖區,並部署了來自48個國家超過1萬名的維和部隊。如今,這段歷史仿佛再度重演,新的戰火再度點燃。
9月下旬以來,以色列頻繁對黎巴嫩實施空襲,甚至斬殺了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這些襲擊並未隨著納斯魯拉的死去而停止。為了遏制以色列對黎巴嫩小國的壓迫,伊朗發射了約180枚彈道飛彈,目標直指以色列的軍事設施和情報機構。即便以色列揚言對伊朗報復,卻遲遲未見具體行動。以色列將真主黨和哈馬斯視為伊朗的代理人,不斷對黎巴嫩展開空襲攻擊,但想要深入地面,還得穿過聯合國設立的緩沖區。
荷蘭媒體報道,以色列要求聯合國維和部隊撤離,聲稱這些部隊阻礙了他們深入黎巴嫩的進攻路線。這一要求未能得到回應,甚至引起了緊張對峙。以色列的炮火向維和部隊發射,荷蘭駐軍冒著炮火堅持崗位,沒有選擇退縮。據報道,以色列的炮擊還波及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的觀察塔,造成兩名維和人員受傷。不僅如此,以色列還襲擊了中國維和部隊的營地,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多年來,以色列仗著美國的支持,在中東地區橫行無忌,這次的行動顯示其已經失去了理智。
2006年黎以沖突期間,以色列空襲聯合國駐當地機構,轟炸導致中國觀察員杜照宇和另外三名外籍觀察員遇難,事件成為中國人心中的痛。解釋說這是「地圖錯誤,誤炸」。現在,這種襲擊重復上演。對華釋放的武力資訊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還有待深究。
【環球網】畫面顯示,中國維和部隊駐營區地理位置並不屬於平民區,以色列明知卻仍投擲航彈,顯得別有用心。聯合國對攻擊維和人員行為的懲戒體系相對缺乏有力約束,以色列過去的挑戰同樣未受應有懲罰,這也是此次行動敢如此肆無忌憚的部份原因。
連日來,哈馬斯加大對以色列的攻擊力度,黎巴嫩真主黨不斷強化對侵略軍的打擊。葉門胡塞武裝也不甘示弱,軍方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表示展開了兩次軍事行動,打擊美國油輪和違反巴勒史坦港口禁令的船只,並宣布將繼續對以色列實施海上封鎖,直到以色列停止對加薩和黎巴嫩的行動。胡塞武裝果斷回應了一系列挑釁,對侵略者清晰地表達了堅決抵抗的立場。
以色列對聯合國和維和部隊的襲擊,實際上是在挑戰國際秩序。這種行為不僅違反國際人道法和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也是對國際社會容忍度的測試。過於肆無忌憚只會讓以色列陷入愈發危險的處境,甚至招致更廣泛的國際回應和制裁。
未來的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以色列在多面進攻中需要警惕的是,任何一步錯誤都可能加劇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孤立狀態。美國的保護傘固然提供了部份庇護,但這種依靠外力的策略也並非長久之計。在國際社會的目光和壓力下,以色列必須重新審視其對外政策,尋求更加平衡和合理的解決之道。中東火藥桶中的火焰一旦失控,各方勢力都將難以獨善其身。這一局勢的每一步演變,都會對全球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這是一個充滿復雜性和挑戰性的歷史時刻,各國的每一步行動都將決定未來的國際關系走向。在這場全球矚目的大賽局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國際社會是否會對以色列的行動采取更加堅決的措施,未來的中東局勢是否會進一步惡化,都將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的關鍵問題。相對於靜觀其變的態度,世界各國需要在維護和平秩序上采取更加積極和有效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