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德國在最後一秒變卦,歐盟被架在火上烤

2024-10-12國際

前言

歐盟還是投票透過了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的議案,對此中國直接發表強力回應,列舉歐盟「三大罪狀」。

德國「帶頭」反對引發輿論熱議,歐盟內部「分歧」似乎已經變成事實,接下來歐盟又該何去何從?

一切「答案」其實都藏在了本次投票的票型之中,究竟是怎麽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歐盟加稅、中國「砸鍋」,中歐貿易戰將至?

日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算是「塵埃落定」,根據最終結果將在未來的5年內,對中國電車加征17%至36.3%的反補貼稅。

透過簡單計算我們就能得知,原本售價10萬歐元的車,在加征關稅後最多將提升近50%的售價,無疑大幅降低中國電車在歐競爭力。

雖然歐盟一直「號稱」此舉是為了提升歐洲汽車的競爭力,但實際上各大車企都很清楚:

這種行為非但不能提升歐洲車企的競爭力,甚至還會損害歐盟自身利益。

像是梅賽德斯-奔馳就發表了一份聲明,稱本次加征關稅將長期削弱這個行業,並且違背了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原則。

寶馬集團也表示歐洲一直有著低碳發展的目標,此舉無疑是延緩該行業發展行程,同時也破壞了自由貿易。

總而言之,在實際受到影響的企業聲音裏,都直指此舉毋庸置疑就是一種「貿易保護」行為,甚至可能直接影響中歐關系。

當然世界輿論的目光此時也放在了中歐關系之上,並且緊盯在歐盟「出招」後,中國方面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事實上就在投票結果出爐的同一日,中國商務部已經做出了明確的回應,就是堅決反對歐盟加征反補貼稅的決定。

並且表示中方不惜以一切措施來維護中企的利益!以應對此次歐盟所犯下的的「三大罪狀」:

一、歐盟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幹擾國際貿易秩序。

二、歐盟阻礙了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影響中歐雙邊關系。

三、歐盟延緩自身綠色轉型行程,並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

為何中國會用如此強硬的態度回應?其實也不難揣測。畢竟從6月份以來,中國就以最大努力斡旋此事。

這段時間,中方不單透過「旋風外交」遊走歐洲多國,還與歐盟就此事展開了十余次的技術磋商和高層會談。

可最終卻迎來這一結果,很難不讓中國決定「砸鍋」來進行相對應的反制!只不過此事或許也並非完全沒有斡旋的機會。

這是因為中國方面註意到歐盟為這項決議所留下的「後門」,即仍然表達了透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政治意願。

據歐盟的聲明來看,歐盟表示將繼續和中國找尋替代方案,從而來解決已經「確定」的損害性補貼。

並且最晚將會於10月底才公布最終的實施條例,並於次日執行。很顯然這仍然留出來了雙方談判的時間。

中國方面自然也不會枉顧這個歐盟留下的視窗期,就在10月7日中歐的技術團隊已經再次進行了一輪談判,接下來的談判恐怕還會更加緊密。

不過最為令輿論「詫異」的還是歐盟為何做出如此「兩頭搖擺」的聲明?真的是想明白了中歐合作發展的重要性了嗎?

實則不然,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歐盟內部的「分歧」,尤其是「反對派的帶頭人」就是歐洲經濟車頭:德國。

這種不和諧的內部聲音,直接讓歐盟被架在了火上反復翻烤。如此一來才產生了一方面決定對華加征關稅,另一面則開啟「缺口」留出時間來商討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至於為什麽眾輿論會如此揣測,實際上玄機都藏在本次投票的票型之中。

二、德國「帶頭」反對,歐盟被架火上

在本次針對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最終投票中,投下贊成票的是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等共10個國家。

值得註意的是,這10國占據歐盟成員國數量的37%,總人口則占歐盟人口總數的45.99%。簡言之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未過半。

只可惜投下棄權票的仍有12個國家,否則該提案將會直接被否決掉。

不過這一現象也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近半的歐盟國家在對華貿易戰中都是「不安」的。

他們既不想要因此脫離歐盟的意識形態,同時也不希望因此而得罪中國,畢竟中方的反制向來精準而有力,投下棄權票很可能規避掉接下來的「尷尬場面」。

當然輿論的焦點主要還是放在投下反對票的5個國家之內,其中尤以德國近來反對的聲音最為強烈。

要知道上一次投票,德國恐怕還是抱著同樣「都不得罪」的想法投下了棄權票,本次卻毅然「變卦」投下反對票,其中的理由不難踹則。

其一就是作為歐洲主要的汽車生產國,德國害怕中國的強力反制。畢竟西班牙的例子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在先前西班牙大力倡導該對華進行加征關稅後,中國舉起了「豬肉」大棒,對西班牙給予了敲打,所以本次西班牙也從贊成改成了棄權。

其二就是德國無法忽視其國內的聲音。如前文所述的奔馳、寶馬等公司實際上都是德國的重要企業,一旦受挫必將連帶德國經濟受損。

而且德國車企巨頭「大眾汽車」近日也發表了聲明,明確聲稱加征高額關稅就是「錯誤的做法」。這無疑近一步加劇了德國的反對意願。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德國一直以來都有透過更加獨立自主的發展策略,來讓自身重回「巔峰」的打算。

因此德國並不願意以自身利益受損為代價,來滿足歐盟追隨美國腳步的「願望」。這一點或許才是德國「帶頭」反對的根本原因。

總而言之,不管德國是否已經「變卦」,歐盟對華電車加征關稅一事還是透過了投票。

不過這也將歐盟內部的不穩定展現在了世界面前,無疑已經被架在火上。

接下來的時間裏,不僅中方需要加緊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好讓中國電車的海外發展不會受挫,

恐怕歐盟也要在這個「視窗期」中好好探索,才能給自己找一條真正正確的後路。

結語:

無論十月底的結果如何,本次加征關稅事件已經對全球電動車產業產生深遠影響,也為中歐關系帶來了危機。

雖然德國等5國已經率先投下了反對票,但是歐盟內部仍有不少希望打響「貿易戰」的聲音,而且「觀望派」不少。

接下來一切的結果,都將隨著不斷的談判而水落石出,而一旦談判失敗,恐怕中國的矛頭將直指那些投下「贊成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