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教訓還不夠!美國人嘴還是很硬,布林肯又提從實力地位與華接觸

2024-07-15國際

在當今世界,中國究竟具有什麽樣的實力和地位?

為什麽要討論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註意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次提到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接觸。7月12日,中國外交部在記者會上對此做出了正面回應。但僅僅是正面回應,很多網友可能覺得不過癮。更多人會有一個疑問:美國天天講憑「實力地位」與我們接觸、與我們對話,是否意味著美國的「實力很強,地位很高」呢?

其實,早在阿拉斯加會晤期間,中國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就直言,美國無權以「實力地位」與我們對話。許多人認為這句話過於籠統,要求更具體的說明。那麽,我們就具體看看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如何表述的。

美國對華政策的表述為「極限競爭,該合作的合作,避免對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實力地位如何。如果中國實力不足、地位不高,美國早就直接對抗了。對於美國來說,只要有機會不講道理,他們絕對不會講道理。讓美國講道理、講合作、講競爭,那是因為他們確實別無選擇。

有人會說,美國人談論的合作,無非是減排和氣候變遷,這些都是軟弱無力的領域,他們只是在忽悠你。這確實有些道理,那我們不妨換一個更有硬度的領域。什麽領域夠硬呢?烏克蘭危機夠硬了吧?看看在烏克蘭危機中,中國的位置,美國是怎麽表述的呢?

在剛剛閉幕的北約峰會上,有一種說法,聲稱「中國是俄羅斯在對烏克蘭戰爭中的決定性支持者」。雖然這種表述聽起來有些拗口,但類似的說法在過去更為直白。以前是怎麽說的呢?過去直接講「中國支持俄羅斯,使烏克蘭無法獲勝」。人們會質疑北約的這些說法,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中國什麽時候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了?什麽時候給予俄羅斯軍事援助了?沒錯,這確實是胡說八道。然而,美國和北約在輿論場上確實有其高明之處,雖然言辭中有虛假成分,但也夾雜著部份真實。

有沒有更精準的方式來描述這個問題呢?我給出一個描述:中國的中立立場導致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無法取得勝利。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看看這個描述是否準確?

在烏克蘭危機中,中國保持中立立場。那麽,究竟是誰在烏克蘭無法獲勝呢?其實是美國和北約。如果你認同這一更準確的描述,就會發現,這其實已經彰顯了中國的實力和地位。僅憑中立立場,就使得美國和北約難以取勝,這正是中國的實力和地位所在。

目前在北約峰會上,美國和北約一方面對烏克蘭進行所謂的援助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則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企業實施二級制裁,目標是希望在烏克蘭獲勝。這能否實作?在我看來,非常困難。

中國之前一直保持中立,而美國和北約呢,除了直接介入,幾乎用盡了所有手段,毫不誇張地說,已經使出了全部力氣。一方從容不迫,另一方竭盡全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繼續加碼,會產生什麽結果呢?中國的立場會不會發生變化或調整呢?大體立場我認為不會變,但不能排除會有所調整。

看看5月份中國和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就能明白。我一再強調這個「六點共識」,因為它極為重要。其第一條是呼籲各方遵守降溫局勢的「三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那麽,如果戰場外溢,戰事升級,有人持續煽動戰火,中國的立場是否會調整呢?對此沒有明確說明,但留給了對方一定的想象空間,自己去想吧。

可以說,沒有中國的合作,烏克蘭危機就無法得到根本解決。那麽,怎樣才能讓中國參與合作呢?其實,中國在「六點」聲明中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了。請看第六點:「反對割裂世界,制造封閉的政治或經濟集團,呼籲在能源、貨幣、金融、貿易、糧食安全以及保護油氣管道、海底光纜、電力能源設施、光纖網路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上加強國際合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條件已經明示,這正是中國的實力和地位所在。想合作嗎?那就按條件來吧。

那麽最後,有人可能會說,美國不是一直在不斷加碼,並且繼續對抗嗎?的確,美國人始終堅持以「實力地位」與中國交往。我要說,這種狀態叫「軟飯硬吃」。「軟飯硬吃」能維持多久呢?吃得越多,未來吐出的就會越多。#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