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沙利文來北京之際,網上出現了兩篇文章

2024-08-29國際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
這幾天,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中國進行新一輪的中美戰略溝通。
而耿直哥註意到,就在沙利文27日抵達北京,開始他為期3天的在華行程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似乎是想為沙利文的此次訪華,給美方在輿論上造勢,搶占話語權。
耿直哥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這篇文章雖然回顧了中美先前在維也納、馬爾他和曼谷三地舉行的三場「戰略溝通」會晤,肯定了這些會晤對於穩定中美關系的重要性,但這篇文章實際上是以美國官方的視角為基礎撰寫的。所以,這篇文章不僅夾帶了很多美國政府的宣傳口徑,還在兩個大問題上,表達了美方對中國的不滿,認為中國「不解人意」。
這兩個大問題,分別是台灣問題,以及美國對中美關系的定性問題。
從【金融時報】的報道來看,美方的不滿在於,他們的代表已經多次對中方表示「美國並不想挑起台海戰爭」,但中方卻始終不買賬;同時,美方代表還對中方不能接受美方一邊把中美關系定性為「競爭關系」,一邊又希望與中國開展一些合作,感到頭疼。
不過,有趣的是,除了【金融時報】,香港的【南華早報】也在沙利文到訪前夕,刊登了一篇對美國前資深外交官、曾在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代表團擔任首席轉譯的察爾斯·弗裏曼(中文名傅立民)的專訪。
耿直哥之所以用有趣來形容傅立民的這篇專訪,是因為【金融時報】那篇站在美方官方視角上吐槽中方「不理解」美國的文章,其實都被傅立民這位美國外交圈子的前輩,給一一講清楚了原因。
比如,在台灣問題上,雖然美方宣稱他們「不想挑起台海戰爭」,但傅立民就表示,他認為美國台灣政策是在不斷加劇兩岸對抗的,而不是鼓勵溝通和解——尤其是美國對台灣的軍售和武裝。
他還擔心地指出,美國很多人,乃至台灣當局的一些人,都已經把台灣問題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軍事問題」了。
今年4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召開的一場圍繞美國台灣政策的「辯論」,也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傅立民的這種擔憂。因為幾名參與這場「辯論」的美國專家的重點都是美國政府該如何不讓北京「武統」台灣,但沒有人提到該如何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一旦涉及該如何解決時,他們要麽是用「武裝台灣和震懾北京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這種話術兜圈子,要麽就是轉移話題,說要考慮台灣的「民意」——哪怕這種「民意」早已被島內鋪天蓋地的反大陸宣傳,以及美國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政治制度、社會民生等方面持續妖魔化和抹黑,給扭曲了。
所以,當美國丟擲「美國並不想挑起台海戰爭」的這套話術時,中方又怎麽可能理解呢?忽悠誰呢?
其次,就中方為何不能接受美方提出中美關系是「競爭關系」,但又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一事,傅立民在他的專訪中也給出了一個相當清楚的原因。
他提到,當中國在與其他國家開放市場,談合作的時候,美國卻在將國家安全不斷泛化,破壞世界貿易組織的國際貿易體系。同時,是美國——而不是中國,在主動挑起貿易戰、科技戰,美國如今的中國政策大多是沖著打擊中國的出口和科技發展去的。
所以,中國又怎麽接受美國對中美關系那種相當任性的定性呢?你侵害我的利益我得默默忍受,你找我合作我還得笑臉相迎?
其實,如今面對來訪的沙利文,中方也已經把話說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
在台灣問題上,中方明確表示:「台灣屬於中國,中國必將統一。‘台獨’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美方應當把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在國與國的關系上,中方的表態則是:「各國安全必須是共同、綜合、合作、永續的,本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上。國家安全需要有明確邊界,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更要科學界定。美方應停止在經貿和科技領域打壓中國,停止損害中方正當利益。以‘產能過剩’為借口搞保護主義,只會損害全球綠色發展,影響世界經濟增長。」
所以,如果美國政府真心「不想挑起台海戰爭」,真心希望與中國找準中美關系的定位,那麽美方代表,就應該去看看他們的前輩傅立民的話,看看中方此次的表態,而不是假裝聽不明白中方的訴求。
否則,那只能說明,美國現在確實是陷入了一種——如中國知名國際關系學者楊潔勉所說的,也是被傅立民在他的專訪中認可的——以自我為中心,「自戀式的未來史觀」;失去了與別國共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