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國領導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存取中國了,這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各國與中國關系的變化。從美國總統、南韓總統到英國首相、印度總理,7年、6年的時間跨度,不僅僅是外交禮儀的缺失,更體現了國際關系格局的深刻變化。
美國總統拜登已經7年沒有存取中國,事實上,自他上任以來,拜登沒有親自前往中國,這不免讓人覺得耐人尋味。雖然可以用拜登年齡大、身體狀況不佳來解釋他的缺席,但他卻頻繁出現在歐洲,甚至到訪東南亞,這顯然表明中國並非他的優先存取目標。相較於他個人的行動,拜登更頻繁派出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層官員來中國傳遞資訊,說明他更傾向於透過「代理人外交」來處理對華事務,這也是他對中國態度的一種象征性表達。
南韓總統同樣7年沒來過中國,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中韓關系的微妙變化有關。近年來,雖然中國與南韓在經貿領域仍保持密切聯系,但由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加大,南韓在外交政策上日益向美國傾斜,導致中韓高層互動減少。領導人之間的互訪減少,不僅影響了雙方關系的熱度,也反映了兩國在戰略上的疏離感。
英國首相自6年前也沒有存取中國。盡管中英兩國在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依然緊密,但隨著英國脫歐、國內政治局勢的動蕩以及中英關系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英國領導人對中國的存取顯得不再優先。相較之下,英國在政治上更傾向於鞏固與美國及歐洲的關系,而對中國的態度則逐漸冷卻。
印度總理莫迪也6年未踏足中國,這與中印關系的復雜性息息相關。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開發中國家,本應有更頻繁的接觸和互動,但近年來的邊境摩擦、地緣政治競爭以及印度試圖加強與西方國家的合作,使得中印關系進入了低谷。莫迪的缺席,正是這種關系冷淡的標誌。
這些數據和現象都像走親戚的關系一樣,時間久了不見面,自然會產生疏遠感。外交本身就是一種禮尚往來的藝術,久不互訪,自然關系會逐漸淡化。相比於拜登的「老」,更多可能是當前美國外交政策的選擇,中國並未被優先考慮,反倒是歐洲、東南亞成了他更為頻繁的存取目的地。拜登更多地依賴布林肯來應對對華事務,說明他對華態度趨於保守,小心翼翼地維持現狀而不尋求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