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央視記者觀察丨拜登「不走」 民主黨另推新人有先例嗎?

2024-07-19國際

再過一個多月,美國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就會在芝加哥舉行,屆時民主黨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會被正式提名。這本來是一個儀式感大過實質內容的場合,卻因為拜登在首場辯論中的「翻車」出現懸念。很多人會問,如果拜登拒絕退選,民主黨有沒有可能在8月的芝加哥推選另一個候選人呢?

03:17

首先,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之前已經辦過初選,拜登贏得99%的代表支持,如果民主黨內部決定換人,就意味著他們要修改甚至推翻民主黨的章程。這個動作就會有破壞民主程式的嫌疑,在黨內黨外都一定會遭到攻擊。

不過,從歷史上看,並非沒有先例。1968年,時任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於是在當年的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民主黨就提名了沒有參加初選、但更能代表民主黨方向的時任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這在當時還引發了大量初選投票者的強烈反對。最終,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贏得了那一年的大選。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這場黨代會就發生在芝加哥,而且會場外的抗議示威最後升級為民眾和國民警衛隊的暴力沖突。

副總統候選人也有臨時換人的先例。1944年,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庫林·羅斯福(小羅斯福)參選第四個總統任期,但民主黨內部保守派對羅斯福的競選搭檔、時任副總統亨利·華勒斯很不滿意。當時羅斯福疾病纏身,有醫生甚至斷言他最多可再活6個多月。保守派擔心有「親蘇」傾向的華勒斯會最終頂替羅斯福的位置,於是在當年的黨代會上透過一番內部操作,把華勒斯換成了當時還是參議員的哈裏·杜魯門,杜魯門果然在羅斯福病逝後成為了總統。

在過往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其實也能找到特例。1964年,被稱作「保守派先生」的共和黨候選人貝瑞·戈德華特雖然贏得了初選,但遭到了黨內溫和派的抵制,共和黨領導人就一度想要換人。1920年,沃倫·哈定最終代表共和黨出征。他並非初選的贏家,而是黨內談判和妥協的結果。

總而言之,包括健康、政治傾向等在內的不穩定因素都有可能讓黨代會提名與初選贏家不同的總統候選人。不過最近幾十年來,這種情況還是極少見的。

今年計劃到芝加哥報道民主黨代表大會的媒體同行都發現,除了會議本身的采訪證外,芝加哥警察局還強烈建議大家再申請一張由警局釋出的媒體證,以保證能夠安全出入一些可能發生公共治安事件的區域。這讓一些常年跟蹤報道黨代會的新聞工作者一頭霧水。大家不免猜測,難道當地警方已經預感一場血雨腥風將在半個世紀後再次降臨芝加哥?(央視記者 劉驍騫)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