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村的常識版圖上,中國赫然以最大面積的黃種人聚居地而著稱。但若將問題轉向探尋黃種人第二大聚居地的所在,多數人恐怕會陷入一臉懵圈的境地。
而這裏就是俄羅斯境內的雅庫特共和國,這裏不僅面積大,而且資源豐富豐富,居民的相貌也不是金發碧眼的歐洲人,和普通的中國人沒什麽區別。
頗具戲劇性的一幕正在上演,雅庫特共和國的居民們眼下正醞釀著一場獨立風暴,意圖掙脫俄羅斯的管理枷鎖,此番舉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雅庫特:和俄羅斯相比,和中國血脈更為相近】
讓雅庫特的地理位置之謎。雅庫特,這片廣袤的土地,坐落在俄羅斯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域之中,確切地說,是在貝加爾湖以東及以北的廣袤地帶,其最北端甚至豪邁地延伸至北冰洋的懷抱。提及雅庫特共和國,其國土面積之遼闊,令人嘆為觀止,達到了驚人的308萬多平方公裏,然而,在這片浩瀚的土地上,僅棲息著93萬居民,完美詮釋了「地廣人稀」這一地理現象,堪稱國家版圖上的一大奇觀。
這一現象的核心成因,在於雅庫特地區那令人嘆為觀止的天氣狀況。該地區全年被低溫所籠罩,冬季更是寒意逼人,最低氣溫能驟降至零下四十度以下,更有甚者,曾記錄到零下60度的極端寒冷,使其當之無愧地躋身世界最冷地區之列。
觀察雅庫特地區的人類族群,可以發現雅庫特人與中華民族共享著黃種人的血脈。其種族根源可追溯至蒙古高原中部及貝加爾湖南岸區域,大約在公元10世紀之際,他們踏上了向北遷徙的壯闊旅程,最終定居於現今的雅庫特共和國,甚至有一部份勇士的足跡延伸到了遙遠的北極圈邊緣。
雅庫特族群,作為遊牧文化的傑出代表,其專長在於馬匹的牧養、遊獵藝術的精進,以及對馴鹿的精心培育。從遺傳學的視角深入剖析,雅庫特人與中國眾多民族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諸如蒙古族、鄂倫春族,以及尤為引人註目的中國大興安嶺地區的使鹿鄂溫克族,後者與其在血緣上的親近性更是顯而易見。
數世紀前,一群與雅庫特人血脈相連的遠古親戚就已存在,他們的語言體系與風俗習慣宛如孿生,同樣精通遊牧之道,對馴鹿的飼養更是駕輕就熟。若從外貌特征上細細品鑒,相較於擁有金發碧眼特征的歐洲白人,雅庫特人與中國東北地區居民的血緣關系,無疑是更為親近的。
於蒙古帝國雄踞與清朝鼎盛之時,雅庫特族群與蒙古勇士及滿洲豪傑間,編織了一段段聯絡的佳話。他們不僅構建了朝貢的橋梁,讓禮物與敬意流淌其間,而且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的諸多部落,亦頻繁與雅庫特人展開了商貿的盛宴,互通有無,熱鬧非凡。
【沙俄東進,雅庫特人遭到沙俄入侵】
於17世紀早期,俄羅斯帝國啟動了其雄心勃勃的殖民拓展藍圖,首先向瑞典王國宣戰,歷經數載春秋,成功將北冰洋與波羅的海的多個港口納入麾下。緊接著,它又調轉矛頭,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展開了激烈較量,旨在爭搶黑海之南的廣袤地域。
在東方戰線,沙俄的鋼鐵洪流翻越了巍峨的烏拉爾山脈,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東風,向東挺進。一群群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如同潮水般湧入了雅庫特人的村落,將其牢牢占據。面對這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哥薩克鐵騎,雅庫特人的抵抗顯得蒼白無力。盡管他們幾度奮起反抗,但在沙俄軍隊的殘酷鎮壓下,反抗者紛紛倒下,幾乎被屠殺殆盡。至此,雅庫特人的抵抗意誌徹底崩潰,再也無力與沙俄的侵略勢力相抗衡。
雅庫特族群逐漸融入了沙俄帝國的龐大版圖,眾多成員摒棄了傳統的薩滿教信仰,轉而擁抱沙俄推崇的東正教。在這一過程中,俄語與雅庫特語並肩崛起,共同成為了他們日常交流的主要語言。然而,在沙俄鐵腕統治的陰影之下,雅庫特人的生活品質卻遭遇了顯著的下滑,往昔的寧靜與富足似乎已成遙遠的記憶。
革命風暴席卷十月之後,沙俄的皇權與資產階級大廈轟然倒塌,其殘余勢力搖身一變,組建了白俄軍隊,與新興的蘇聯紅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這支白俄軍隊,仿佛一群亡命之徒,不惜長途跋涉,穿越了冰封的貝加爾湖畔,最終逃遁至遙遠的雅庫茨克。然而,他們的好運並未持續太久,在雅庫茨克這片堅韌的土地上,他們遭遇了當地居民的頑強抵抗,加之蘇聯紅軍的窮追不舍,白俄軍隊最終在雙重夾擊之下,被徹底殲滅,其輝煌一時的逃亡之旅,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在蘇維埃聯盟的誕生之際,雅庫特搖身一變,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融入了這一龐然大物。然而,蘇聯政府的一出「乾坤大挪移」卻讓雅庫特的歷史畫卷添上了幾分波折。他們毅然決然地將眾多棲息於黑龍江之濱的雅庫特民眾進行了「友好搬遷」,並慷慨地將這片故土轉贈給了猶太人,使之化身為猶太自治區的領地。這一番操作,無疑在雅庫特民眾的心中投下了一顆不滿的種子,令其情緒波瀾起伏。
二戰烽火燃起之時,蘇聯紅軍於西線戰場與德軍上演了激烈的對手戲。及至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尾聲,蘇聯方面的傷亡極為慘重,以至於單憑俄羅斯本土的兵力已是捉襟見肘,難以維系。
在二戰的烽火中,雅庫特人及蘇聯遠東的眾多其他少數民族群體,被征召為預備役戰士,加入了蘇聯的外貝加爾軍團,踏上了前往戰場的征途。這批英勇的戰士,遠離故土,前往遠在8000多公裏之外的莫斯科與史達林格勒,捍衛著遙遠的戰線。許多人在那場殘酷的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只為守護那些對他們而言遙不可及卻又至關重要的城市。
於二戰尾聲之際,蘇聯決定向東北派遣兵力,與日本關東軍展開激烈交鋒。在這場歷史性的戰役中,雅庫特民族亦挺身而出,約有上千名勇士毅然南下,投身於對抗日軍的行列。他們不僅展現了非凡的勇氣與決心,更為二戰的最終勝利添磚加瓦,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為何獨立,雅庫特人這樣考慮】
盡管雅庫特曾身為蘇聯這一龐大聯邦的組成部份,但聯邦的本質就意味著多元與分散。當蘇聯這艘歷史巨輪最終解體,眾多加盟共和國便如同脫韁之馬,紛紛踏上了獨立的征途。波羅的海沿岸的三顆璀璨明珠——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以及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等國,都在這一浪潮中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主之路,開啟了各自國家發展的新篇章。
於昔日的遠東地帶,眾多加盟共和國亦懷揣著分道揚鑣的夢想,其中雅庫特民族亦悄然萌發了獨立的種子。遺憾的是,由於自身羽翼未豐,加之缺乏必要的外部援助,這一宏偉藍圖終究未能照進現實,雅庫特人的獨立之夢遺憾地未能綻放成花。
追溯往昔,雅庫特民族猶如孤傲的雄鷹,自立自強於歷史長河之中。在他們眼中,沙皇俄國宛如不速之客,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歷經沙皇俄國數百年的鐵蹄統治,雅庫特民族飽受剝削與奴役之苦,更是被強加上了沈重的兵役與苦役枷鎖,其苦難之深重,實難言表。
在沙俄時代推進西伯利亞大鐵路這一宏偉工程之際,眾多雅庫特人不幸被征召為勞動力大軍,被迫投身於這一艱苦卓絕的建設任務中。該計畫成為了他們命運的轉折點,無數雅庫特勞工的生命之火,在鐵路的延伸中黯然熄滅,數以千計的寶貴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嚴寒之地,成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史上一段沈重的註腳。
在蘇維埃聯邦及後續俄羅斯的地域範疇內,操持俄語的白種人群往往對雅庫特人抱有顯著的輕視態度,他們將該地區嚴寒的氣候視為某種劣勢,並錯誤地將雅庫特共和國等同於罪犯與政治流亡者的棲身之所,進一步將其視作俄羅斯版圖上的一塊被征服的殖民地。
在踏上俄羅斯其他地域求學與務工的征程時,雅庫特人群往往遭遇著不那麽熱情的接待。他們仿佛置身於一場文化的迷宮,難以獲得當地俄羅斯文化的深度接納。這一文化上的隔閡,悄然成為了驅動他們萌生獨立念頭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有一番天地的是,雅庫特共和國坐擁著令人矚目的經濟寶藏。盡管那裏寒氣逼人,農業主要依賴畜牧業的滋養,耕地稀缺得如同沙漠中的綠洲,但這絲毫不減其國力之雄厚。得益於其遼闊無垠的國土,雅庫特共和國深藏著豐富的礦石資源與能源,猶如一座沈睡的金山,靜待發掘。
根據已探明的地質資料揭示,雅庫特共和國猶如一座寶藏箱,坐擁超過1500種各類礦產資源,其中不乏金礦、稀土礦等珍稀金屬之瑰寶。此外,這片土地下還深埋著豐富的煤礦資源,以及可觀的石油與天然氣儲量,實打實地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天然資源王國。
坐擁如此遼闊的財富與疆域,雅庫特地區的諸多青年並未感到自己與俄羅斯民眾有何遜色之處。盡管俄羅斯曾對這片土地發起侵襲,實施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並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施加歧視,但這反而點燃了雅庫特人心中的獨立火種。眾多雅庫特人不惜遠走歐美他鄉,矢誌不渝地為爭取雅庫特的獨立而奔波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