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莫迪為何不參加上合組織會議?答案揭曉:嫉妒中國,不想捧場

2024-07-10國際

上周,國際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是在哈薩克首都舉行了上合組織峰會,中國、俄羅斯以及大部份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元首都參加了這次會議,讓全世界關註的是,印度總理莫迪卻沒有參加,只是派出外交部長蘇傑生代理。莫迪本人準備在7月8日存取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單獨會面。許多媒體對莫迪的行為做了解讀,大部份媒體認為,莫迪這是嫉妒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不想給中國捧場。

2017年,經過俄羅斯的引薦,印度加入了上合組織。有一種說法認為,俄羅斯拉印度「入夥」是為了在上合組織內部平衡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而作為對應的,是中國在同一年引薦巴基史坦加入了上合組織,以平衡印度的影響力。隨著中國國力的飛速增長,以及俄烏沖突爆發後俄羅斯遭受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和八方圍堵,俄羅斯現在更傾向於與中國「背靠背」取暖,希望中俄戰略合作「無上限」,這樣,印度在上合組織內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這是莫迪很不開心的地方,他不願意在上合組織內被籠罩在中國的光環之下,印度是個「有聲有色的超級大國」啊!

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上合組織正在逐漸被西方國家看作是一個由中俄主導的「反西方國際組織」,而印度這些年的外交政策更加偏向於西方。尤其是在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之後,印度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完全無法與中國相抗衡,因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透過加入「四國集團」等組織來對抗中國。印度從建國以來一直奉行著投機性的外交戰略,在東西方之間「左右搖擺」攫取各方的好處,但現在這種外交戰略實際上是行不通的。當前全球政治格局明顯被分裂為西方陣營,中俄陣營和「全球南方」陣營等,印度奉行的是反華不反俄的策略,反華是倒向西方,不反俄實際上是中立,總體上,印度還是偏向了西方。莫迪不願意參加被貼上「反西方」標簽的上合組織會議,就情有可原了。

印度外交界普遍認為,印度與日本、美國和俄羅斯單獨接觸,要比同中國直接接觸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雖然這次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會談中,表達了中印兩國之間除了存在邊界問題之外,仍然有大量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繼續合作,但是從莫迪政府最近兩年的表現看,印度對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並沒有什麽興趣,因為邊界問題爭端,中印兩國關系基本上被凍結了。

印度總理莫迪在不久前贏得了第三個任期之後,更加積極地奉行印度教民族主義思維,並以此作為一切內政和外交政策的指導思想。這種政策加強了印度社會長期以來存在的兩種與中國相關的思維定式:

一是印度社會上上下下普遍自認為是大英帝國殖民利益的天然繼承者,英國殖民者當年透過各種手段非法攫取【jué qǔ】的領土,都天然歸印度所有,其中就包括非法占據的中國領土。中國對此提出反對意見,就是「對印度主權的侵犯」。這種思想定式不根除,中印邊境就永無寧日。

二是印度被西方媒體忽悠了幾十年,認為自己能夠超越中國、取代中國。這場「世紀大忽悠」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開始了,當時西方國家面對飛速發展的中國,為了證明「民主體制」一定超過「專制體制」,就編造了「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經濟也開始騰飛、必將超過中國的故事。當時中國的GDP是印度的兩倍左右,後來發展到3倍、4倍,直到現在的5倍,與中國不斷拉大的差距讓印度的政客們開始惱羞成怒,在心理上對中國產生了某種PTSD情緒,也就是創傷後應激性障礙情緒。

#深度好文計劃#世界政局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劇烈變化,印度左右橫跳也會更加頻繁,現在印度甚至想和中國打「台灣牌」、「南海牌」,這讓人對中印關系的未來發展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