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馮小剛葛優竟不敵這18線電影,首日票房被其碾壓,網友:過時了?

2024-06-25電影

想不到這個月撲的最慘的片,是我們期待中的年度大爽片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

上映首日票房不足千萬,上映第二天就被擠到第六位,排片僅3.2%,這哪還有一部好萊塢大片的架勢?

而本月的另一部引進片

【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00後的「灌籃」,上映首日票房近5000萬,豆瓣評分8.4。

這出乎意料的結果

老牌在隱去,新秀在崛起,影院觀眾的口味在更新換代。

00後,二次元,正在成為電影消費的主力軍。

國產電影創作者,做好準備了嗎?

01

為什麽Sir要首先提到日本動漫?

這型別屬於是, 宣傳陣仗不大(自來水足夠),卻總能悶聲發大財

宮崎駿最近每年穩定總有一兩部老片重映,【哈爾的移動城堡】1.67億,【天空之城】1.35 億。

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最後收獲8億。

其他的經典動畫劇場版,靠著粉絲基礎,票房也很穩定。

【航海王:紅發歌姬】近2億,【蠟筆小新】劇場版 1.19 億,一年一部【名偵探柯南】,票房在1.5-3億之間浮動。

而同樣是動漫。

新的往往比舊的爆發力更強。

去年的兩部片,【灌籃高手】和【鈴芽之旅】。

感官上,前一部討論聲量更大吧,畢竟這個IP貫穿了80、90的青春,不少(中年)人紛紛在朋友圈曬出,為情懷沖一波。

口碑,【灌籃高手】豆瓣8.9,而【鈴芽之旅】7.4,不及新海誠前作【你的名字。】。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票房更勝一籌的,依然是【鈴芽之旅】。

Sir去看片時,感覺趕上了中學生的校外活動,他們成群結隊,有說有笑,不少人還穿著二次元服飾。

不少院線經理都表示,好久沒看到電影院這麽火了。

要知道當時的情況還是在2023年初,全面開放不久,萬眾期待、本以為會炸場的【阿凡達2】表現乏力。

年輕群體的觀影需求,是一個龐大又被忽視的存在。

在大人眼中,二次元可能是搞不懂的圈子文化。

但在年輕人當中,這已是最具共同語言的流行文化。

過去,市場蒸蒸日上,動輒十億票房的年代,日漫電影承擔的功能,是豐富一下市場口味的替補選手。

絕對不會成為主流。

但在今天呢?

好萊塢大片已經沒有了過去的絕對統治權。

而國產片又常常陷入「預制菜」爭議。

現在救市的,反而成了過去不太起眼的日本動漫電影。

02

不可否認,國產動漫近年來也如火如荼。

【白蛇】【青蛇劫起】【姜子牙】【新神榜:哪咤重生】【新神榜:楊戩】……

把傳統神話都淘了一遍。

但在動漫以外呢?

我們又缺乏著與年輕影迷有效互動的電影。

事實上在任何地方,年輕影迷總是更強勁的觀影群體。

猶如去年,【歐本海默】和【芭比】對壘,後者行銷、話題、票房全面壓制學院派、「老白男」口味的前者。

不可否認【歐本海默】的主題更宏大、表演更精湛。

但當「芭本海默」的跨界海報出來的時候,不會有人覺得是【芭比】沾了光,只會覺得【歐本海默】搭上了順風車。

高司令在頒獎典禮上還調侃了這一點

「我能理解為什麽不能是奧本芭比(Oppenarbie),【歐本海默】就該在後面,而且整個夏天都在搭【芭比】的順風車」。

老一派的電影人,依然能拍出讓影迷欣慰的電影,卻也難以再呼風喚雨。

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如果不是和網飛合作,幾乎找不到電影公司的投資。

呂克·貝松的【狗神】是去年Sir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可這部片全球票房僅不到 700萬美元,可謂是慘敗。

庫林特·伊斯特伍德一部接一部地拍,像一個倔強孤獨的老牛仔。

不必太過驚訝。

因為新陳代謝就是電影圈最永遠的常態。

這幾年來,體現Z世代文化的電影已經開始上桌吃飯,成為好萊塢的主流。

調侃直男的【芭比】,畫風炸裂的【蜘蛛人:縱橫宇宙】,展現少數族裔、代溝和年輕人精神困境的【瞬息全宇宙】。

但反觀內地銀幕。

反映年輕人的新潮口味和思想動向的電影,有多少呢?

去年也有。

比如暑期爆款【長安三萬裏】,國風、熱血、古詩詞。

(嗯,終歸還是動漫。)

但像這樣,真正能把年輕人、青少年吸引到電影院的片,還是太少了。

跨年賀歲檔。

馮小剛在自己創造的這個主場,拉來了葛優、舒淇,95後偶像虞書欣,還打出了AI談戀愛的噱頭,最終票房也只是剛剛破億。

而【一閃一閃亮晶晶】未映先火,預售開啟第二天就破億,憑氛圍感拉滿的下雪場,最後拿到了7億票房。

不可否認,這部片摸準了年輕粉絲的脈。

可惜

「一日遊」。

上映第3天, 日票房驟降80%,第四天占比跌到10%左右。

也就是說。

國內年輕觀眾,潛力巨大。

年輕人的錢,誰都想掙。

但國產片好像還停留在粗放式開發的階段。

只想著賺快錢、收割情懷,就是沒想著要用心經營,仔細打磨。

03

據貓眼研究院,2021年,95後和00後貢獻的票房超過45%。

但國產片年輕化的題材,遠遠達不到這個比例。

原因或許比較復雜。

比如。

年輕人最喜歡的漫改電影,其實制作周期相當長。

2019年,【哪咤之魔童降世】拿下50億,成為暑期檔票房冠軍,業內高呼「國漫崛起」。

崛起的背後,是一百多個揉成紙團扔掉的人物形象草稿,和長達五年的特效打磨、劇本修改。

最近定檔的【異人之下】。

烏爾善從2021年就宣布立項,鼓搗三年,才終於準時見面。

去年的黑馬【長安三萬裏】, 打磨超過三年;田曉鵬的【深海】,為了完成前所未見的視覺效果,甚至用了七年。

2021年,【雄獅少年】口碑出圈。

續集去年釋出概念預告後,殺青時間仍未公布。

說白了。

不管是原創故事,還是取材傳統,在中國電影工業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搞出一部優質的動畫電影,要付出的精力和風險,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而在資本越發求穩,陷入躺平心態的今天。

一部動畫制作的投入,甚至要多於一部工業大片。

最簡單的

今天都說【封神】值得,都認為它是救市的希望。

但你敢想象,今天還有人像烏爾善一樣,願意畫一個30億大片的餅嗎?

恐怕。

只有【流浪地球】這種能彰顯大國風采的中式英雄片了。

事實上。

今天的國產電影,問題不在於,他們不願搞懂年輕人。

而是創作者的心態,已經提早的未老先衰。

我們都知道,什麽樣的電影,年輕人才會喜歡、熱捧。

但很多電影計畫依然選擇路徑依賴,過剩地拍攝安全起見的題材。

不敢做夢,不敢造次,不敢叛逆。

看看,今天為年輕人服務的「青春片」

6月準備上的一部,【沙漏】。

來自饒雪漫。

一個90後都快要忘記的青春疼痛文學代言人。

一部看完預告,Sir還以為自己穿越回【致青春】的年代……

端午檔【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劇版8.1,這幾年罕見的高品質青春劇。

但改編成電影時,卻加入了土掉渣的穿越劇情……

這部片是端午檔冠軍。

但不會有人認為,這是故事本身的勝利,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高品質IP沒有被認真對待的結果。

那些年,我們明明還有很多視角特殊的青春片。

2017年,【閃光少女】。

拋棄了當時鋪天蓋地,中年視角下的懷舊傷痛青春,真正用當下年輕人的眼睛去看待世界。

二次元,第一次以相對可愛的姿態,而不是被老師批判的視角,出現在大銀幕上。

2019年,【少年的你】。

陳念代表的,是長期被中式教育異化的好學生

乖巧、懂事、優秀。

但在需要對同學伸出援手時,她選擇了沈默,而這份沈默,最終也讓她爆發出了更大、更無奈的惡。

2021年【盛夏未來】。

國產片中罕見而隱晦地展現了青春期的情感探索。

這樣的電影(不少還是出自進軍內地的港台導演之手),今天沒有變多,反而越來越難看到了。

相對鮮活、純粹、無拘無束,能和00後建立強大共鳴的電影。

在哪裏?

回到開頭說的,「日漫救市」

對今天的年輕觀眾來說。

二次元電影,比市面上大多數的電影都要眉清目秀。

就像【排球少年】。

你可能從來沒打過排球,甚至沒看完過一場排球比賽。

但不妨礙,你被裏面粘稠的汗水、不甘的淚水打動。

它們什麽說教都沒有,卻能將你鼓勵到心坎裏

人可以成為ta自己。

只要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球場,只要你拼盡全力,不讓球落地。

哪怕在主流的語境裏,你是躺平、是廢柴,你的人生依然有無限的價值。

但這份輕巧的理想。

不僅看片的年輕人夠不著。

在捂緊錢包過日子的今天。

或許也沒有一部國產片的投資人、創作者願意相信

自己為愛發電,精心打磨,還能打造出一部能口碑和故事撬動市場,而不是靠檔期加持、話題熱度、官方助力的黑馬。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