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抓娃娃】要不是4000元頭繩,富二代永遠不知,什麽是貧窮的本質

2024-07-26娛樂

當再次聽到,貧窮是一個人生活的磨難,會忍不住笑出聲。

小時候老師經常講,你們應該感謝貧窮,它磨礪了你的意誌,鍛煉了你的能力。

長大後發現,老師所教的感謝貧窮,其實是一場自我安慰。

貧窮本身不值得感謝,戰勝貧窮的過程才值得敬畏和傳頌。

在沈騰和馬麗的新電影中,沈騰是身價上億的富豪,出門坐的是700萬的車,手上戴的是上百萬的表,吃飯都是海參鮑魚。

劇中飾演富豪妻子的馬麗,更是露富,一現身就手提15萬的香奈兒,穿著上萬元的風衣。

就差把有錢貼在腦門上了。

看著小兒子吃飯都要四個保姆圍著餵,富豪老爸怕把兒子養廢了,直接開啟了他的育兒計劃。

讓兒子在貧窮的家裏長大,以此壓制他驕縱的脾性,也以窮人孩子早當家的思想來教育他。

兒子馬繼業出生後,全家人就像躲貓貓一樣,與他上演貓捉老鼠片。

育兒專家扮演的是親奶奶,窮媽媽頭發上紮的是,巴黎世家4000元的頭繩。

有錢人想來資助他家,媽媽遞出的雪茄也是一支700元的高希霸。

在這部影片中,真是把富體現在了衣食住行上,但是反差感很大的一個畫面,讓觀眾看到了真正的貧富差距。

父親為了讓兒子撿到更多的瓶子,包下了整個體育場,在一場輸球中,觀眾憤怒地把礦泉水瓶子扔進了場地。

等比賽觀眾散去,父親帶著兒子,在球場開心地撿瓶子,門外的兩個窮人,看著裏面的空瓶子,羨慕地說: 咋那麽多瓶子呢?

另一個說: 別羨慕了,那是人家包場了。

旁邊人一邊從欄桿處艱難地夠空瓶,一邊說: 撿個瓶子咋就那麽難呢?

那一刻,門外和門內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雖然富豪教育兒子,撿瓶子要有商業思維,先動腦子想一想,在哪裏能撿到更多的瓶子。

想來想去只能是體育場。

但是對窮人來說,只要富人包場,或者沒錢買進去的門票,別說實作商業價值了,連撿到一堆瓶子都困難。

在很多富人眼裏,貧窮是因為懶惰,是因為認知差,是圈層不同,是因為不夠努力。

但是真正生活在底層的人便知道,要想破圈或者跨越階層,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寫道:

貧窮是社會不平等和資源分配不公的結果,貧窮並不僅僅意味著缺錢,它會使人喪失挖掘自身潛力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貧窮久了,會逐漸出現一種認命的現象。

好像是努力後的無力,是掙紮後的放棄。

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個身價過億的富豪,體驗底層人的生活,他以為透過自己聰明的頭腦,很快就會再成為百億富翁。

結果體驗的第一周,他除了每天在工地幹活,下班後累到沒有任何力氣社交,學習新的東西。

然後這場體驗最終以失敗結束。

舉這個例子是想表明,如果沒體驗過對方的心酸,不要輕易給出意見或者判斷對方的難與簡單。

就像哈珀的【殺死一只知更鳥】寫的:

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可當你真正走過他走過的路時,你連路過都會覺得難過。

當然窮人困在舉步維艱裏,自然和環境,圈子分不開。

一個人在貧窮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選擇範圍都會變小,所以貧窮本身不值得提倡。

但是能打破貧窮的枷鎖,走向富裕和成功,才是最終的目標和方向。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