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追風者】王一博五十塊大洋,如果與現在相比,算不算高新的工作

2024-03-31娛樂

在熱播劇【追風者】中,當王一博飾演的魏若來剛剛加入中央銀行時,月薪為15塊大洋,但後來被沈圖南調高至每月50塊大洋,這使得魏若來感到無比激動,甚至有些難以置信。該劇背景設定在民國時期的約1930年代,那麽在那個時代,魏若來的薪水處於何種水準?將其薪資與現今相比,是否算得上高薪?

接下來,我們將對此進行詳盡分析:

首先,讓我們簡要討論一下民國時期大洋和人民幣的兌換情況。

在1912年之前的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一兩銀子或一枚銀元)可以兌換成大約800元人民幣。

在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的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價值約合400元人民幣。

解放後,相當於200元人民幣的一大洋。

根據兌換比例推斷,該劇背景設定在大約1930年左右。據推測,魏若來所得的50塊大洋約相當於現今的20000塊人民幣。這樣的收入在當今中國可謂是頗豐厚,尤其考慮到他是中央銀行的一員,相當於現代的中央人民銀行。這不僅僅涉及到收入,更凸顯了身份地位的高貴。作為中央銀行行長的親傳弟子,魏若來的前途無可限量,可以說他是人中之龍。

為了更準確地確定兌換數值,除了簡單的計算之外,我們還需要考慮當時人們的收入和大洋的購買力。上述演算法只是一個粗略估算而已,並不盡信其準確性。

那麽,在當時,一般人的月收入大約是多少呢?據了解,民國時期上海的普通工人月收入大約為20-40大洋;而教師、醫生、記者等職業的月薪大約在100-200大洋之間,這已經被視為相當可觀的收入水平,生活過得頗為富裕。大家對魯迅先生應該都不陌生吧!

當時,魯迅先生的月薪資大約為300塊大洋,加上每月發表文章所得稿費按字計算,保守估計每月總收入達到120,000塊。這僅僅是他的薪資部份,稿費收入尚未計算在內。綜合考慮,他年度總收入可達200萬。

當時的大洋購買力非常驚人,以至於魯迅先生一個月的薪資足以在北京置辦一套四合院,即相當於300塊大洋。在民國初期,一塊大洋的價值相當可觀,據記載1920年至1925年間上海,一塊大洋足以購買30斤大米或8斤豬肉,然而到了1936年後,隨著物價持續攀升,一塊大洋在上海只能買到16斤大米或4至5斤豬肉,不過工人的薪酬也隨之上漲。

在那個時代,就【追風者】中王一博所獲得的每月50塊大洋薪資而言,是否屬於高薪,這個問題我們再討論一下。劇中的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之後,因此,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魏若來每月50塊大洋的薪酬只能算是相對較高的。

讓我們順便探究一下民國時期的職業階層構成:包括政府公務員、軍隊高級指揮官、教育界人士(教授、大學教師、普通老師)、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比如記者、律師、醫生、工程師等)、一般工人以及人力車夫,還有農民。

根據國民黨當時公布的資訊,蔣介石和李宗仁等高級將領的薪酬是800大洋,此外還有各種津貼,總數遠不止這個數位。重要的是,這些重要人物都兼有多個職務,每個職務都有相應的報酬。更值得註意的是,他們不指望僅靠薪資為生。與魯迅同時代的另一位文學巨匠胡適的薪酬更為豐厚,每月津貼和俸祿共計1400大洋,比蔣介石還要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