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工藝美術行業走向何方?他們給「老非遺」持續「減齡」

2024-05-13國風

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12日在福建福州閉幕。作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頂級盛會,超百位國家級大師、超千名省級大師同台切磋技藝。隨著工藝和理念的發展創新,傳統技藝也在他們手中煥發出新活力。

展會現場,這張巨大的餐桌引人註目。直徑近4公尺的桌面上,雕刻有萬裏長城、頤和園、黃鶴樓等十六處名勝古跡。這件作品叫「福滿江山·中國餐桌」,以大紅酸枝為材質,采用多層工藝手法,耗時近3年完成。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黃福華: 把我們很多的工藝技藝都融進來,深浮雕、鏤空雕、半立體雕,各種技藝都表達在裏面。

工藝理念創新 新產品層出不窮

代代傳承的同時,傳統技藝也在不斷煥發新生。壽山石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隨著工藝和理念的創新,如今作品已經從原來只有幾百克的鈕雕,發展到重達幾噸的圓雕。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陳為新: 最滿意的作品就是背後的福祿壽喜4件套,寓意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景。新變化對工藝美術行業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廣作用。

這件在菩提葉上創作的十八羅漢,是「藏族唐卡(化隆唐卡)」傳承人更登才讓,帶來的創新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青海省工藝美術大師 更登才讓: 以前傳統的是在棉布上繪制的,這次在菩提葉上的創新。菩提葉是非常脆的一個東西,這樣繪畫的過程當中,難度非常大。在創作唐卡的過程中,也有了一些新的創作理念,把我們新創作的唐卡藝術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工作台搬到展會上 非遺走近大眾

從蘇繡、石雕、鈞窯陶瓷到銅藝,工匠現場展演非遺技藝,傳統工藝化身國潮產品,牡丹瓷變成飾品、青銅器變成文具,「老非遺」持續「減齡」。

來自浙江的銅雕大師程育全,正現場教授觀眾體驗銅雕、銅藝。他發現,這門老手藝,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所喜愛。

觀眾: 第一次接觸到銅藝,感覺很有趣,剛才動手體驗了一把,而且這裏很多的非遺產品做得特別精美,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行業不斷探索 傳承與創新並重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工藝美術產業年收入3萬億元,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1300萬人,但仍然存在不足。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沈德龍: 可以講我們所有的工藝品門類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後繼乏人。

對此,全國各地出台一系列人才培養的扶持政策措施。像江西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就是全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專業性、綜合性大學。針對傳統工藝美術品存在的制作周期長、價格較高等問題,從業者也在不斷嘗試拓寬市場,讓工藝美術貼近當代生活,培育新質消費。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賴德全: 怎麽可以走進百姓家,怎麽把這個陽春白雪提升到創意產品,包括衍生產品,包括復合到不同的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