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佛教有什麽「可怕」之處,古代帝王四次滅佛,強迫百萬僧侶還俗

2024-02-07國風

文/扶蘇秘史

編輯/扶蘇秘史

作為世界三大教之一的佛教 , 自從傳入中國以來,就被傳播到了中國的各個角落,曾經佛教有過輝煌也有過落寞。 [阿特曼]

而在歷朝歷代最落寞的時期,甚至連當朝帝王都將佛教視為眼中釘,恨不得發動軍隊對佛教一網打盡 ,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爆發過四次滅佛運動,每一次都規模巨大。

佛教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麽這些帝王屢屢要拿佛教開刀呢?

01

北魏太武帝

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歷程,逐漸被接受並行揚光大。

然而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卻迎來了一次由統治者扶持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隋唐時期,佛教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繁榮和發展。隋煬帝和唐太宗等皇帝對佛教的支持使其在政治上得以更加鞏固。

在太武帝初期統一北方時,並沒有對佛教采取嚴厲的措施,事實上,他最初對佛教的態度相對溫和,只不過前朝所制定的佛教規矩,卻與太武帝的觀點背道而馳。

太武帝在登上皇位後, 一心想要將北魏塑造成一個強悍的王朝,而要想讓王朝強悍,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兵強馬壯,因此太武帝便下了一道指令要求全民皆兵。

當時許多人都看忍受兵役的辛勞,這時候削發為僧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因為當時規定僧人可以免除服兵役。

看到如此多的人仗著規定的漏洞投機取巧,太武帝為此大怒,原本他並不排斥佛教與僧人,但是如今看到這些人,在他眼裏僧人成為了投機取巧的小人。

於是太武帝開始處處設定規定,對僧人實行了方方面面的限制, 而最終限制的結果就是僧人無法忍受揭竿而起,這正中太武帝的本意,原本還沒有理由對佛教和僧人出手。

當僧人們率先反叛起義,太武帝只能出兵鎮壓。公元444年太武帝正式啟動了滅佛運動,在這段時間裏,寺廟遭到破壞,僧侶受到迫害,佛教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太武帝的滅佛政策導致了中國佛教界的一片荒涼,許多佛教文化遺產被破壞,信徒們陷入困境。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轉動,太武帝逝世後,由太子文成帝繼位,在文成帝的時代,滅佛政策才得到了解除,文成帝對佛教采取了較為寬容的態度,重新對佛教予以支持。

這一轉變為佛教提供了重新振興的機會,寺廟得以修復,僧侶們也逐漸重返修道之路。文成帝的開明舉措為佛教的再次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

02

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登基後迎來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關鍵時刻,為了鞏固政權,他決定采取一種漸進式的策略,以滅佛為手段,徹底改變北周社會的宗教格局。

在宇文邕的時代, 佛教在北周社會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一種影響深遠的力量,而北周武帝卻深受儒家思想的教導,認為儒學才更有利於統治者穩固江山。

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固,宇文邕選擇宣揚佛教地位低下的理念,來削弱佛教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

這種漸進式的手法顯示了他在處理復雜社會問題時的審慎態度,不僅能夠平息佛教徒的反抗情緒,還能夠為後續的政策實施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透過在宮廷內進行辯論,他得以向政治精英和知識分子闡釋滅佛政策的合理性,為此奠定了思想基礎。

宇文邕采取強制僧尼還俗的手段,以削弱佛教在社會中的組織力量,透過迫使僧尼回歸世俗生活,他不僅使得佛教的傳播渠道受到限制,同時也有效地削弱了佛教教團的實力。

除了宇文邕之外,歷朝歷代許多皇帝都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經過了上千年來的思想熏陶,如今儒家思想已經在我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03

唐武宗滅佛運動

在唐玄宗時期,國家財政陷入了一片空虛的境地, 無可否認當時的政治、軍事、外交等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國庫的日益枯竭。

盡管唐玄宗試圖透過這一政策解決財政危機,但卻在不經意間激起了佛教和道教的反感,種下了後來滅佛運動的伏筆。

當時唐玄宗本就因為國庫財政減少而擔憂,然後又聽到僧人們與豪強勾結,肆意揮霍金銀財寶,僧人的地位在皇室開始一落千丈。

唐武宗繼位後,面對國家財政的重重困境,他決定采取更為激進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在這一時期,唐武宗發動了著名的滅佛運動。

這場運動的核心目標是沒收寺院的財產,迫使僧尼還俗,寺院在唐代社會中扮演著巨大的角色,其龐大的土地和財產成為武宗眼中可覬可及的資源。

滅佛運動卻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對聲音,這場運動不僅對佛教徒構成了嚴重的打擊,也激起了社會各界的反感。

許多人對武宗的這一行動表示不滿,認為其過於激進和不公正,滅佛運動使得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反對之聲不絕於耳。武宗在位期間,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滅佛運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但卻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寺院的沒收和僧尼的迫害導致了社會秩序的混亂,許多人因此而受到牽連。這場運動不僅在道義上備受質疑,也引發了社會的不滿和不安定因素。

歷史的車輪不可阻擋,武宗終究難以逃脫權謀鬥爭的困擾,在武宗死後,其子宣宗繼位。面對前任父親的過激政策,宣宗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修復和調整措施。

他試圖緩和社會的緊張氛圍,平息滅佛運動所帶來的不安定局勢。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舉措是宣宗恢復對佛教的支持。 他不僅廢止了一些過激的政策,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佛教的發展,重建寺院,回歸社會正常秩序。

宣宗的努力逐漸取得了成效。透過修復對佛教的支持,他成功地平息了滅佛運動所引起的社會動蕩,為國家帶來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

04

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面臨了國家政治、經濟的雙重壓力,為了穩固政權並解決國庫空虛的困境,他便實施了滅佛運動,這場運動的背後並非宗教信仰原因,而是純粹出於對物質利益的追求。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戰亂頻發,國家經濟陷入深度困境。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柴榮不得不尋找有效的手段來填補國庫,以確保國家的正常運轉。

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利用寺院的財富來解決財政問題。滅佛運動成為了他在這一背景下的一項重要舉措。

透過沒收這些財產,柴榮成功地為國庫註入了巨額資金,緩解了國家財政危機,這一手段不僅解決了政府的經濟問題,同時也強化了政權的財政基礎,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後續的挑戰。

柴榮實施了對寺院的征稅政策,透過向這些富有的宗教機構征收稅款,為國家財政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這種征稅政策的實施,使得政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戰爭所需資金的依賴,從而更加靈活地應對外部威脅。這也為後來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次大規模滅佛運動的發生,根植於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既包括佛教寺院對國家財政的影響,也涉及到佛教與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矛盾,以及佛教可能導致的人口流失和勞動力不足等多方面問題。

這些復雜而深刻的因素相互交織,使得滅佛運動成為古代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周期性現象。

宗教勢力對皇權的威脅也是多次滅佛運動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中國宗教往往與政治勢力相互交織,寺院內部可能形成強大的組織結構和影響力。

統治者可能擔心寺院的宗教勢力有可能對皇權構成挑戰,因此透過滅佛運動來削弱宗教勢力,以鞏固統治地位。

其余原因還有包括經濟、意識形態、人口和政治等層面的考慮,這些因素相互交織,構成了古代中國歷史上滅佛運動發生的復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