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金剛經】到底說了些什麽?在這個簡短的故事中全部展現了出來

2024-02-03國風

梁武帝請講金剛經。士才升座,以尺揮按一下,便下座。帝愕然。聖師曰:「陛下還會麽?」帝曰:「不會。」聖師曰:「大士講經竟。」

——【五燈會元】第二卷 善慧大士

白話直譯:

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才升座,撫尺揮案一敲,便下座來,梁武帝驚訝不解。

誌公和尚問:「陛下會意了嗎?」,梁武帝一頭霧水:「明白什麽?」

誌公和尚說:「大士已經講完【金剛經】了啊」。

鑒賞評說:

【金剛經】最 早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於弘始四年(公元402)譯出,雖然後續出現了很多譯本(其中影響力較大的還有5個),但鳩摩羅什的譯本是最 早也最 為通行的一個版本。

【金剛經】的流傳早於禪宗的興起,達摩於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九月才抵達廣州,公元527年面見梁武帝,而後面壁九年,也就是公元536年左右中國禪宗才算正式開宗立派,這個時候【金剛經】的通行譯本已經流傳100多年了。

因為【金剛經】的內容與禪宗主旨相契,篇幅適中,加之其廣泛的流傳給禪宗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因此成了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在慧能以後受到禪宗的特別重視。甚至慧能也是聽【金剛經】而悟道的。

善慧大士,原名傅翕,所以又稱為傅大士,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受命講經於重雲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講經期間。

傅大士這樣講【金剛經】其實是行的不言之教,以實際行為把【金剛經】的內涵精 準的表現了出來,【金剛經】的主旨其實只有兩點: 實相非相、應無所住。

「實相非相」 展現了佛學的認識論,事物的本質並不是人的認知,「相」是「實相」在人心意識中的投影、映像。有「分別」的世界是人的主觀世界而非實相。所以說【金剛經】有雲: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要明白佛學的認識論,首先要明白什麽是「相」,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可能走向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路,甚至完全誤解了佛學。

第 一種:「相」就是「現象」。這是對佛學最 大的誤解產生的由來。其實「現象」是客觀世界的真相,正在發生的一切,這就是「實相」了。

如果把「相」看成「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麽一切事物虛幻不實,那就是真的虛幻不實了,佛學就是消極的、是精神勝利法,是主觀唯心主義。

第二種:「相」是「人對現象的認知」,是實相在人心中的投影。【華嚴經】有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相由心造,所以說「相由心生」。所有「相」均是人心意識的產物,是人的認知、感受的表現。

人對世界的認識總是透過自己的心意識的感受、認知來實作的。好比:心就是一面鏡子,任何事物總要在鏡子中呈現之後,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樣子。所以,「相」總是有別於成像前的那個「本體」,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樣的認識論既不是完全唯物的,也不是完全唯心的。佛學承認實相的存在,就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現象,不可否定,這是唯物的;但同時又認為人的認知不可獲得實相,總是偏離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顯現罷了,「眼見者不實」,這又是唯心的。

王陽明關於「巖中花樹」的故事就非常清晰的說明了這個「矛盾」:

王陽明遊南鎮,一個朋友指著石頭中的花樹,問他說:「你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那麽這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和我心有什麽關系?」

王陽明回答說:「你見到這花之前,花與你的心各自寂靜;你來看此花時,花進入你的內心,此花便在心裏顯現出來。」

雖然花本身客觀存在,但其存在及意義只有在當被你看見時才得以確認下來,所以 「對你而言」 ,巖中花樹並不是取決於它自身的存在,而在於是否被你看見。所以說「花」只存在於人的心中,這就是佛學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這朵花是紅色的,有四個花瓣,兩片綠葉......」當你看見後就認為這是花的「實相」了,殊不知「花瓣、顏色、綠葉」都是人的認知而已,根本就不是那個東西的「實相」。那個東西真實存在,但無以言說,怎麽描述都是人的認知,都是「相」而已。

正因為有這樣的認識論,所以才有了「應無所住」的方法論。

人做的一切都是為自己服務的,人類的一切探索活動是為了認識世界,而認識世界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和改造世界。所以總是「認識論」在前,「方法論」在後。

既然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認識論,客觀世界的真相不可能等同與人的認知,人的認知都只是「管中窺豹」、「盲人摸象」,總是相對的正確、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那麽從人的認知出發就不可能得到實相,要得到實相就要放下那些認知。所以【金剛經】有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是方法論,回到該怎麽做上面來。其實這就是【金剛經】的起源,佛陀就是為了回答須菩提代表大眾提出的問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怎麽才能覺悟,請你給我們說說該怎麽做?」整部【金剛經】就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對話。

佛陀首先談了「認識論」的問題,因為要談怎麽做,首先要弄清楚原委。為什麽你們沒有覺悟呢?因為你們把自己看見的、感受的一切「相」誤以為是實相了。因此,說了兩個問題來引領大家「破我執」。

首先破「人我執」,【金剛經】有雲: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個體本無本質區別,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也可以說沒有個體也沒有整體,它們本就為一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然後破「法我執」,【金剛經】有雲: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法無高下、諸法平等,其實也可以說一切有為法僅僅是方便之名而已,哪裏有什麽法能叫「無上正等證覺」呢?這些名,都是便於說而已,不是本質區別。都是指路明燈,不是要去的終點。

最 後,「法我兩空」之後,佛陀總結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即見如來」就是覺悟,這就是須菩提問題的答案,那麽要怎麽才能做到「見諸相非相」呢?佛陀就順理成章的提出了方法論,【金剛經】有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展現了佛學的方法論,既然人的認知只是「實相」的映像,是有局限性的「相」而已,所以就不要執於這些「相」了。不管你篤定那些「知識」是多麽的正確,但從它的來源就註定了不是「實相」。

因此,在應對任何事物時,放下你心中的知識、學問、成見、偏見、私心......一切主觀的感受與認知,才能升起清凈心、本心,這就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方法。按照這個方法執行,你們就會達到覺悟之境。

以上兩部份內容就是【金剛經】的主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了一個閉環。

雖然它是一部經書,也可以說是怎麽靜心、怎麽覺悟、怎麽認識自己、怎麽改造自己行為的修行指南。改造自己不也是改造世界的一部份嗎?

雖然佛學不為人類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但思想、精神的通透同樣可以提高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率。這就是佛學的價值之一。

現在來看看為什麽開篇說傅大士講經的「行為藝術」已經體現了【金剛經】的主旨?就不難理解了。傅大士的行為藝術仿佛在說:

「如果照經書上的字句來講,那是別人的知見;如果不按照經書上的講,那是我的知見,不管是誰的知見,都是「相」而已。所以,只要我一開口,講的就不是「實相」。你肯定是要聽「實相」啊,「實相」即「非相」,「非相」不可見,我沒辦法講,所以什麽都不用講了。」

真相不可講,講出來的都是假象,所以戒尺一打就講完了。其實經、律、論又何嘗不是假象呢?都是個人的有限認知,是佛陀的認知、是記錄人的認知、是轉譯者的認知、是傳播者的認知.....你同意,表示你有相同的認知而已,你不同意,表示認知不同而已,但都不是絕對的正確或錯誤。

但不要忘記,實相雖然非相,但非相總有實相的一部份。就好比:堅持不懈就會成功,這句話肯定沒有錯,但成功並不是僅僅靠堅持不懈就能達成的。非相也是有意義的。

因此這則故事中,傅大士的「行為藝術」是在強調「實相非相」,而不是說「相」沒有意義,只要存在就有意義。所以,任何事情不能執於一端,該學就學、該說就說、該做就做,執於「空」、執於「無相」,也是著相了。

所言如有不當請各位海涵,歡迎指正及討論,並對您的閱讀表示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