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兒子不成器,陶淵明寫下一首「罵兒詩」,道盡了天下父母的無奈

2024-09-02國風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播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妍妍

編輯|妍妍

【——【·前言·】——】

陶淵明,那個辭官歸隱、熱愛田園的詩人,竟然也有被家庭瑣事困擾的時候。

他的兒子個個不成器,讓這位文壇巨匠氣得揮筆寫下一首 「罵兒詩」 ,將他內心的無奈與失望傾訴在字裏行間。身為父親,陶淵明的這首詩不僅表達了對兒子的期望落空,也道盡了天下父母的共同心聲。

究竟是什麽樣的情形,讓這位一向以淡泊著稱的詩人如此憤慨?在詩句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家庭矛盾和父子之間的情感糾葛?

陶淵明的曲折人生:從貴族子弟到落魄文人

陶淵明生於東晉年間,約公元365年,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名將,以勇武著稱;外祖父孟嘉是東晉名士,以才學聞名;父親也曾擔任過太守,為一方百姓造福。

然而,命運弄人,陶家的輝煌在他父親這一代開始走下坡路,昔日的榮耀逐漸褪色。年僅8歲,陶淵明就失去了父親,失去了人生的指路明燈。4年後,12歲的他又遭遇喪母之痛,失去了生命中最後的依靠。

這接連的打擊不僅讓年幼的陶淵明失去了親情的庇護,也讓他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曾經錦衣玉食的貴族子弟,如今不得不為一日三餐發愁,生活的落差讓他深感世事無常。

然而,陶淵明並未被困境擊倒,反而激發了他內心的鬥誌。他天資聰穎,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成為了他在逆境中站穩腳跟的根本。

他勤奮好學,廢寢忘食地閱讀典籍,博覽群書,文采斐然,很快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童。人們驚嘆於他的才華,紛紛贊嘆陶家後繼有人。

可惜的是,陶淵明生不逢時,時運不濟。當時的選官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重視門第出身,個人才華反而被忽視。

雖然陶家曾經顯赫,但已經沒落,這讓陶淵明在仕途上舉步維艱,如同一匹千裏馬被困在狹小的柵欄中。

他不得不四處遊歷,尋求有力人士的舉薦,希望能夠入朝為官,一展抱負。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仕途坎坷:陶淵明的宦海浮沈

20歲那年,意氣風發的陶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他滿懷抱負,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才華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為國家出力,為百姓謀福。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他倍感失落。

由於家族影響力的衰退,陶淵明很難得到重要職位。他只能屈就於一些地方小官,雖然能夠糊口,但遠遠不能施展他的才華和抱負。

這種處境讓陶淵明倍感失落,但他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重用。

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名聲,陶淵明先後成為了權臣恒玄的幕僚,後來又擔任過劉裕和劉敬宣的參軍。

然而,這些大人物看重的只是陶淵明的名聲,想要借他來裝點門面,並沒有真正重用他或為他舉薦。陶淵明感到自己像是一件裝飾品,而非一個有才華的人才。

就這樣,陶淵明在仕途上起起落落,輾轉反側,如同一葉扁舟在汪洋大海中飄搖。他曾多次出仕,又多次辭官。

每一次出仕,他都滿懷希望,想要施展抱負;每一次辭官,他都帶著失望和無奈。這種反復的經歷,讓陶淵明對仕途越來越感到心灰意冷,也讓他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

歸隱田園:陶淵明的人生轉折

公元405年,40歲左右的陶淵明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徹底告別仕途,歸隱田園。這個決定的直接導火索是一件被後人稱為 "不為五鬥米折腰" 的事件,展現了陶淵明的傲骨和堅持。

當時,陶淵明被迫接受了一個地方小官的職位,為了糊口不得不委屈求全。按照慣例,他需要向上級行跪拜禮,表示恭敬和服從。

然而,骨子裏傲骨嶙峋的陶淵明無法接受這種屈辱,他認為這有辱自己的人格。譚寧可放棄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也不願意為了微薄的俸祿而委曲求全,屈服於世俗的規則。

這件事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成為了陶淵明人生的轉折點。陶淵明終於認清了現實: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他這樣一個才高誌大但又不願意阿諛奉承的人,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

與其在官場上郁郁不得誌,不如歸隱田園,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就這樣,陶淵明毅然決然地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自然親密相處,用詩歌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段時期,他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如【歸園田居】、【飲酒】等,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詩歌真摯自然,流露出對自由和自然的熱愛,影響了後世無數文人墨客。

家有熊孩子:陶淵明的教子之痛

雖然陶淵明在田園中找到了心靈的慰藉,但生活中仍有一件事讓他深感困擾,甚至夜不能寐:那就是他的五個兒子都不成器,讓他操碎了心。

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陶淵明自然希望子孫能夠繼承家學,光耀門楣,延續陶家的文化傳統。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讓他感受到了為人父的艱辛和無奈。

陶淵明的五個兒子,沒有一個讓他滿意的,每個都有讓他頭疼的缺點。長子陶儼,小名陶舒,16歲了卻好吃懶做,整天無所事事,對家務農活避之不及。次子陶俟,小名陶宣,15歲了卻對讀書毫無興趣,連四書五經都背不熟,更別說吟詩作對了。

三子陶份(小名陶雍)和四子陶佚(小名陶端)更是讓陶淵明頭疼,13歲了竟然連基本的數位都分不清,簡單的加減法都無法掌握。

最小的兒子陶佟,小名陶通,9歲,雖然相對聰明一些,但卻貪玩好吃,難以專心讀書,總是被各種遊戲和美食分散註意力。

看著這五個不成器的兒子,陶淵明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無奈,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他曾經滿懷希望地寫下【命子】一詩,表達了對兒子們的期許和教誨。

然而,現實卻與他的期望相去甚遠,讓他感到深深的挫敗感。這種情況不僅讓陶淵明擔心家族的未來,也讓他開始反思教育的本質和方法。

【責子】:一首流傳千古的"罵兒詩"

在對兒子們失望至極的情況下,陶淵明寫下了著名的【責子】: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誌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首詩被後人稱為 "罵兒詩" ,道盡了天下父母的辛酸與無奈,也展現了陶淵明作為一個文人和父親的復雜心理。詩中,陶淵明先是感嘆自己已經年邁,兩鬢斑白,身體每況愈下,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擔憂。

接著,他一一數落了五個兒子的缺點:大兒子懶惰無比,無心向學;次子雖有誌向但不愛文墨;三子和四子愚笨,連簡單的數位都分不清;五子則貪玩好吃,只知道尋找梨子和栗子。

最後,他無奈地表示,如果這就是命運的安排,那麽他也只能借酒澆愁了,流露出深深的無力感。

這首詩雖然寫於千年之前,但其中所表達的父母心情,卻是超越時空的。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都會為孩子的成長操心勞力。

當孩子不爭氣時,父母的那種失望和無奈,是每個為人父母者都能感同身受的。詩中既有對兒子們的批評,也有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自嘲,顯示了陶淵明復雜的心理狀態。

正因如此,【責子】一詩才能流傳千古,在不同的時代引起人們的共鳴。它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千千萬萬個父母的心聲。

這首詩也引發了後人對教育方式、親子關系等問題的思考,成為了中國文學和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文本。

【——【·結語·】——】

陶淵明的人生充滿了起起落落。他出身名門卻家道中落,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最終選擇歸隱田園。

然而,即使在田園生活中,他仍然難逃為人父的煩惱。【責子】一詩不僅表達了他對兒子們的失望,更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

這首詩跨越千年,至今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足見其所涉及的親子關系、教育問題等主題具有永恒的價值。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資訊來源:
陶淵明傳論 【陶淵明集】 【晉書·陶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