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觀瀾亭|防災減災,重溫「不立於危墻之下」智慧

2024-05-13國風

今年「5.12」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既是汶川地震紀念日,還是國際護士節,又是傳統的母親節,而且還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人類社會的一切生產生活都建立於安全之上,安全大於一切,今年防災減災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也讓人想到古人「不立於危墻之下」的智慧。「不立於危墻之下」語出【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二節】:「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作為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孟子「不立於危墻之下」思想在孔子那兒也能找到淵源。在【論語】卷四泰伯第八篇,孔子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當時,子路要去衛國做大司馬,可是衛國國君無力,太子無德,國內權力交錯,孔子不贊成,就說了這番話。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意思是危險的地方不去,混亂的地方不住,和孟子「不立於危墻之下」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不立於危墻之下」 和「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理解,不能斷章取義,也不能按現在的習慣照搬直譯,比如有人理解為「明哲保身」,見了危險就躲,這顯示不符合孟子「舍生取義」的價值觀,更不符合孔子「當仁不讓」的思想原旨。

孟子強調「不立於危墻之下」,意思是不能做無謂的犧牲,要把寶貴的生命用在值得付出的事情上。孔子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當前所處的境遇,要有清醒認識,要充分估計到將要發生的變化。這就是說,做事要有預見性,這正符合【周易】「彰往而察來」的憂患意識。

因此,孔孟兩位賢哲說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對可能面臨的危險,要有洞察力,要有警惕性,要防患於未然。兩位賢哲的思想,延伸到今天的防災減災工作,就是「防範勝於救災」。

有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自然災害共造成9544.4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3400億元。今年「五一」假期,廣東梅大高速塌方造成48人死亡,河南大學大禮堂毀於大火等,這也提醒我們,危險常常就在我們身邊,不可等閑視之。

在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公布2023年度全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十大典型案例,提示「預見」危險的重要性。比如,2023年2月24日,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馬斜村白楊樹組發生崩塌災害。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勘處、西安市地質環境監測站、臨潼分局根據監測預警資訊和現場調查情況指導鎮街及時提前撤離受威脅群眾108人,避免了4戶15人傷亡。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馬斜村白楊樹組現場核查發現裂縫擴大

「預見」危險,要靠科技提升預見能力。在科學技術水平提高的今天,科技裝備是「預見」災害風險的重要憑借。2023年7月27日11時,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營盤鄉蘭花村新店子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中上部發生土石流災害。因監測預警到位,受威脅的89戶167人成功避讓,未造成人員傷亡。這次成功避險,與2022年安裝的自動化專業監測裝置雨量計和加速度計密不可分,2023年7月26日至27日,營盤鄉發生強降雨,觸發自動化監測點預警平台先後發出黃色預警和橙色預警,進而及時避險。

「預見」危險,必須重視「人」的關鍵作用。在預防災害工作中,人的發現力和責任心,始終是第一位的,具有決定作用,因為即使最先進的預警裝置,還是由人來操控。2023年7月28日,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太平鎮雪梨村賀宋村民小組發生土石流地質災害,因當地臨災處置措施得當,提前轉移59戶164人,危險區沒有人員因災傷亡。這次成功避險,得益於「人」的工作到家。事故發生地近百年來從未發生過山洪、土石流災害,之前未被列為地質災害隱患點。但盈江縣於2021年啟動了「隱患點+風險區」雙控工作,每個村(社群)委會落實1名巡查組織員在每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中,對村民居住點的坡前坡後開展巡查。2023年7月18日15時,鄉鎮網格員在雨後巡查核查時,發現北側宋家梁頭山體發育裂縫長約1千米,立即敲鑼預警並電話告知村級資訊員,收到資訊的大安鄉政府在向渭源縣自然資源局上報的同時,立即組織群眾撤離。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大安鄉潘家灣村東坪社滑坡平面圖

「預見」危險,最終考驗的是一種綜合預警能力。2023年7月18日16時20分,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大安鄉潘家灣村東坪社北側山體發生滑坡。大安鄉政府及時將受威脅的13戶24人避險轉移,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這次成功避險,得益於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的科學有效防災機制。在這個案例中,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部門針對短時強降雨等天氣,釋出精細化氣象風險預警資訊;基層網格員收到預警資訊後,嚴格落實汛期「三查」和資訊速報制度;地方政府響應迅速,果斷啟動應急預案,快速組織危險區內群眾緊急避險;駐守單位快速科學研判滑坡發展趨勢,一環扣一環,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除了上述提到的典型案例,這次成功避險案例還包括:四川瀘定「6·26」雨灑坪土石流避險、西藏米林「8·28」色貢溝土石流避險、廣西博白「9·11」鳳寧村群發地質災害避險、湖北利川「9·20」高源隧道出口滑坡避險、湖南寧鄉「10·6」毛公塘組地面塌陷避險、重慶巫山「10·9」兌窩子坪滑坡避險,等等。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就是「預見」危險工作做得好。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不立於危墻之下」,是代價最小的防災減災智慧。十大典型案例發生地不同,但核心詞都是「避」,而且均提前「避」險成功,揭示了「預則立」的道理。說明只要工作到位,一些災害危險是可以避免的,這既增強了我們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信心,也給防災減災指明了最佳路徑。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