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傾國之力,恢復閣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專業細說淳化閣帖3

2024-03-18國風

以古為師,悉心交流!敬請關註收藏「大成國學堂」!

(續上)

乾隆禦制,文治之冠

院藏閣帖主要有下面七種版本系統:

1、懋勤殿本、宋刻。2、泉州本,版本特征復雜,明清刻。3、顧刻、潘刻和袁刻同源,明刻。4、肅府本明刻,有禦制墨本初拓。費甲鑄刻本,清刻。肅府、費刻同源。5、王著模本,明刻。6、薛所蘊刻本,清刻,又稱小銀錠紋本,石在新鄉。7、【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初拓數套,其規制與其它版本顯然不同。

【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石刻

【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石刻

乾隆皇帝鑒於當時眾多的翻刻本已完全失去了原貌,且宋代王著在采擇古帖時真假難辨,編次標目也存在多處錯誤,為了避免誤導後學,他希望能恢復【淳化閣帖】的原貌。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命令於敏中等人根據內府所藏的宋太宗賜畢士安本【淳化閣帖】進行詳細考證,重新摹刻上石,仍分為十卷,每卷標題用隸書書寫:「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第 X 卷」。卷末刻有乾隆皇帝的行書題跋。每卷尾題:「乾隆三十四年歲在己醜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閣帖初摹勒上石」,用篆書書寫。這些貼文的考訂非常詳盡,校對精準,對原帖編次上的錯誤進行了逐一訂正,並重新按照時代順序編排。對於草書中難以辨認的字,廣泛參考各家釋文,並在字旁註解,對於有差異的字則在卷後附上考證。【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修正了原帖中的錯誤,並對難以辨認的字跡進行了註釋,重新摹刻上石在青白石板上。原石版嵌於長春園的蘊真齋廊壁上,蘊真齋因此更名為「淳化軒」。

【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重排編次

第一、歷代帝王書

第二、上古至晉人書

第三、晉王羲之書

第四、五-王羲之書

第六、晉王恬各家書

第七、晉王獻之書

第八、晉至梁人王殉各家書

第九、陳至唐人各家書

第十、唐人及無名氏張旭等各家書

在每卷的末尾,刻有帖評和釋文,這些小楷書的釋文主要是顧從義的作品。在卷末的題款中,記載著「乾隆三十四年歲在己醜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閣帖初拓模上石」。

最初的拓本使用的是開花紙,由內府特制的禦墨拓印,其品質極為精良。後來的嘉慶、道光年間的拓本,品質遠不及初拓。在鹹豐年間,這些石板被毀。

遺憾的是,【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的石刻與圓明園一同在戰火中被毀。1994年,在長春園含經堂西側的河池中出土了六件【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的石版殘件。

盡管石刻原物已毀,但幸運的是,現在仍存有【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的拓本(現存於故宮博物院)。這些拓本采用經折式裝幀,分為十冊。拓本采用濃墨擦拓,封面和封底用檀香雞翅木制成,冊頁引首和收尾使用黃色撒金紙。

帖前有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六日的禦筆序文,以及「寓名蘊古」的題字。帖後刻有乾隆禦題的淳化軒詩和於敏中恭和的詩,以及於敏中、王際華、裘日修三人合撰的跋文,錢陳群的行書跋文,還有總理、排類、校對、監造、鐫刻諸臣的銜名。帖名用隸書書寫,冠以「欽定」二字。帖尾刻有「乾隆三十四年歲在己醜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閣帖初摹勒上石」的篆書四行。每冊均附有乾隆親筆的「校訂」禦識,以及小楷的「釋文定異」。

含經堂

在眾多國寶檔案中,法門寺的舍利佛祖真骨與【淳化閣帖】樣本被尊為至高無上的聖物,被譽為「聖經」。歷史上,僅有兩處地標是以這些聖物為基礎建立的:一是唐朝的法門寺,二是乾隆年間的淳化軒,後者是圓明園的標誌性建築。這兩處地標象征著儒、釋、道三教的和諧統一,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整體性。

含經堂,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基本建成,位於長春園的中心,是園中最大的園林建築群。這個景群的主體部份南北長300公尺,東西寬150公尺,占地約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8400平方米。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含經堂被改建為重檐大殿,並在其後西北部增建和移建了淳化軒、蘊真齋、三友軒、靜蓮齋、待月樓和理心樓等建築,形成了一個寢宮型的大建築群,以供乾隆帝日後退位「娛老」之用。乾隆皇帝曾多次在此接見民族首領和宴請外國來使。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乾隆皇帝下旨在含經堂搭建了五座蒙古包,中間前廳鋪設白底押印紅花氈,而裏圍墻則使用養心殿東暖閣的黃底紅花氈。乾隆十八年(1753年)四月十六日和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帝在長春園的含經堂先後宴請了葡萄牙來使巴哲格和新疆回部郡王、貝勒等46人。

在長春園正中,含經堂北部有一座主體建築,即淳化軒。淳化軒建成之時,正值【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石刻竣工,乾隆皇帝遂命人將這些石版嵌於軒內左右廊的廊壁上,淳化軒因此得名。

緊鄰淳化軒的三間小殿是皇帝讀書修心的地方。在中國古代,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分別象征著直、諒、多聞。乾隆皇帝自詡品格高尚,因此將這裏命名為「三友軒」。

歷代法跡,頓還舊觀

清拓【乾隆 禦制重刻淳化閣帖】源自【淳化閣帖】。【淳化閣帖】又稱【淳化秘閣法帖】或【閣帖】,是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由太宗趙光義命令翰林侍書王著摹刻而成。原帖石置於宮中,除了賜給大臣的拓本外,原刻拓本在民間極為罕見。

【 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由禦書處的優秀刻工精心摹刻,其規模和品質都超越了明代的諸家刻本。

清代乾隆帝弘歷酷愛書法,曾先後在北海閱古樓和萬壽山星妙軒摹刻【三希堂法帖】及其續帖。但這些法帖僅收錄魏晉以來的墨跡,乾隆帝覺得不夠全面。後來他得到了【淳化閣帖】的「初拓賜本」即畢士安本,如獲至寶,命令內廷翰林精審更定,選工鉤摹上石,並在長春園含經堂之後新建了名為「淳化軒」的軒閣。這些帖版是在故宮懋勤殿直廬鐫刻的,歷時三年零兩個月,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共摹刻完成了144頁帖版,鑲嵌於堂後軒前的24間回廊壁間。原【閣帖】的北宋初拓本也收藏於淳化軒內,但在1860年(鹹豐十年)與圓明園一同被英法聯軍焚毀。

1993年夏,圓明園管理處於長春園水系清挖時,意外發現【淳化閣帖】之摹帖版。雖部份字跡受侵蝕,但大多仍清晰可辨,今陳列於園史展覽館,供後人觀瞻。今出土的【淳化閣帖】摹帖版,尺寸為90厘米*33厘米,石板厚度為11厘米。這些帖版包括三冊一號、六號、七號(殘),四冊八號(殘),五冊一號、十四號和九冊三號(殘)。除了五冊十四號為「釋文訂異」,九冊三號為隋釋智果書的「王右軍」帖和「蔡邕」帖之外,其余的都是王羲之的墨跡,包括「適得」、「比奉」、「七兒」、「省足」、「雲譙」、「知足」、「期已」、「信雲」、「不審」、「伏想」等近20幅名帖。出土的帖版中,有2頁殘版的字跡略有侵蝕,但其余部份仍然清晰可見。

畢士安賜本在康熙時期已經入內府,康熙皇帝曾親自為此本作跋:「……此本乃賜翰林學士畢士安者……漢晉以來,翰墨風規,宛然猶在者,尚賴此帖之存也,朕幾政余閑,啟帙披卷, 如晤往昔,心意融洽, 洵可寶而藏之也。」

乾隆皇帝繼位後的第九年(1744年),他命令臣子們將內府所藏的書畫進行著錄,編寫了【石渠寶笈】。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又敕命編刻了【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共三十二卷。【大觀帖】和【淳熙帖】都有續刻,其他名家的摹本更是數不勝數。清朝的內府並沒有廣泛收集書畫,但法書真跡卻頗為豐富。乾隆皇帝曾命令儒臣們詳細審定,編寫了【石渠寶笈】一書。他想到文人學士們如果能得到一些佳妙的書法作品,就會鉤摹並刻印下來,作為珍貴的收藏。現在,他打算利用內府的秘藏,將其刻印下來,使之成為墨寶的大觀,公之於眾。

我們將【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台北故宮藏】精確復制,作為極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饗書友!請註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無限接近原件超精復制品,不是網上通行的嚴重調色的低精度圖片印刷形態!

欲購專業級【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台北故宮藏】超清復制件的書友,可點選下面商品卡,品鑒與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