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兒
活動預約開始啦
01
說點「肺話」解解惑
02
聽聽百年前的「頂流大學」往事
03
走近中國畫的世界
04
跨越千年領略唐朝華服之美
談癌色變的年代裏
如何正確認識「肺部結節」
解決它所帶來的困擾與恐懼?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
這些誕生於海派文化的近代大學
有著怎樣的來源與發展?
國畫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
深受人們的喜愛
大量的中國畫由誰創作?
又為誰創作?
盛世唐裝,奇異多姿
文化繁榮的唐朝
在服飾上有哪些特點?
唐「潮」人在審美上有怎樣的傾向?
本周末,學悅風詠書社
「何以」系列
將有四場講座活動
目前,本周活動預約現已開啟
趕快掃描文中二維碼
預約本周活動吧
「何以健康」系列講座
「何以健康」系列講座
是由學悅風詠書社聯合新江灣城街道推出的專家科普系列講座,醫學專家們針對市民居民常見健康問題與疑難問題,組織開展健康講座,旨在進一步幫助市民大眾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傳播健康理念,提高群眾的健康生活水平。
講座詳情
講座主題
:說點「肺話」
講座簡介: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加之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和裝置的發展,特別是胸部CT檢查開始普及,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肺結節的軟體也日趨成熟,肺部結節的檢出率在近年來顯著上升。與此同時,微信朋友圈、親友群以及短視訊平台的興起都使得關於肺部結節和肺癌的資訊鋪天蓋地地湧現。很多時候當我們搜尋肺結節時,幾乎所有相關內容都與肺癌有關,特別是對於肺部磨玻璃結節而言,它儼然已成為許多人心目中肺癌的代名詞。
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當缺乏相關醫學知識時,肺部結節往往會帶來很大困擾和恐懼,讓我們恨不得將肺部結節「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麽,肺部結節真的都是來者不善嗎?結節是否都等同於癌癥,或者有癌變的可能?發現了肺結節如何隨訪?什麽時候需要幹預?有哪些治療手段?本次講座將和您說點「肺話」,帶您正確認識肺部結節。
主講嘉賓:
趙沙
主治醫師
趙沙,MD&PhD,畢業於同濟大學,現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專註於晚期肺癌免疫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耐藥研究,迄今發表論文27篇,累計被引424次,受邀多次在世界肺癌大會(WCLC)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做口頭匯報,參編肺癌相關專著2部,主持國自然青年基金計畫1項及院級課題2項,參研國自然專項計畫1項及面上計畫多項。
講座時間:
4月13日 14:00-15:30
講座地點:
學悅風詠書社
講座預約:
(活動預約二維碼)
4月13日(周六)講座名額
限額100位,先到先得
「何以上海」系列講座
「
何以上海」系列講座
是由上海通誌館聯合學悅風詠書社所推出的文化講座。該系列講座邀請上海文化資深研究專家與學者,圍繞上海歷史行程、紅色文化、人物風雲、高校春秋、影視影像、海派藝術以及上海人的衣食住行等主題,將上海近現代社會的變遷與人文故事相結合,在宏大的歷史講述中體現滬江人情、市民生活與城市的煙火氣。
講座詳情
講座主題:
近代海派大學的校園特征和文化傳承
講座簡介:
近代海派大學,主要分公立和私立兩種辦學性質。不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凡能作育人材、傳承文化、遺澤後世者,都具有海派文化的特征。
海派文化的特征,呈現的是「水」的個性和精神;近代海派大學校園,實際上就是「水邊的大學校園」。它與「水」的個性與精神契合:海納百川、流動創新。
本講座將以南洋(交大)、復旦、聖約翰、滬江和同濟等大學為例,剖析個案,指出這些大學海派特征的來源與發展,從而了解這些近代海派大學對於近代上海歷史演進和文化傳承的影響。
主講嘉賓:
張國偉
張國偉,筆名讀史老張。文史作家,媒體人,復旦校史的研究者和寫作者。著有【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卿雲:復旦人文歷史筆記】等著作。現任復旦大學檔案館特聘研究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
講座時間:
4月14日 14:00-15:30
講座地點:
上海通誌展示館多功能廳(迎春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4層)
講座預約:
關註「上海通誌館」公眾號平台,預約講座。
「何以國畫」系列講座
「何以國畫」系列講座
是由學悅風詠書社聯合新江灣城街道推出的文化科普講座,透過邀請專業畫家,帶來關於中國畫的專題分享,旨在讓市民大眾更好地了解蘊含東方美學和中華民族精神的中國畫,提高市民的藝術審美,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講座詳情
講座主題:
中國畫的觀看與受眾
講座簡介:
作為中國人暢心達性的有效途徑,繪畫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古至今,大量的中國畫由誰創作?為誰創作?在科技日益發展與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國畫對我們有何意義……一連串的問題,催促我們不斷深入中國畫內部世界。
主講嘉賓:
孟昭翰
孟昭翰,別署召漢。工作生活於武漢、上海。美術學博士。現為湖北美院山水畫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水墨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師從盧輔聖、邵琦諸先生。出版專著多部;多篇論文發表於國內核心美術刊物;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級美術展覽並獲獎。2024年1月,獲寫生湖北省第二屆湖北省風景題材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2024年1月,入選榮寶齋首屆青年藝術提名展。2023年12月,入選鵲華掇英—2023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作品展。2023年5月,獲首屆湖北省青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2021年12月,入選「江左風華」長三角青年中國畫作品邀請展。2021年6月,獲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博士論壇一等獎。2021年4月,入選「憶江南」長三角三省一市優秀青年中國畫作品展。
講座時間:
4月13日 10:00-11:30
講座地點:
學悅風詠書社
講座預約:
(活動預約二維碼)
4月13日(周六)講座名額
限額50位,先到先得
「何以中國」系列講座
「何以中國」系列講座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該系列講座以經典為根、以時間為線、以文化為面、以人物為點,選取了經史子集四部經典、中華民族歷史行程中的重要事件、古代歷史文化名人等內容,分為經典篇、歷史篇與人物篇。經典篇包括以經、史、子、集為綱目的歷代核心經典的主題內容;歷史篇包括宅茲中國、鼎盛春秋、秦漢雄風、魏晉風度、唐宋盛世、明清世情等模組;人物篇包括孔子及其弟子、老莊道家、先秦諸子、秦漢英雄、竹林七賢、蘇東坡、王安石等系列。
講座詳情
講座主題:
唐「潮」人——唐代服飾妝容文化
講座簡介: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飾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如今也在被人們以新鮮有趣的視角不斷挖掘和呈現,成為新的流行風尚。本次講座將聚焦唐代燦爛的服飾文化,以「劇本殺」的創新性方式帶領大家完成一次奇妙的穿越之旅,並在其中了解關於唐代服裝、配飾、妝容、禮儀等相關知識,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主講嘉賓:
葛安叢
葛安叢,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碩士,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講師。曾獲得復旦大學優秀學生、北京市人文知識競賽一等獎,並擔任霓衿漢服社社長,拍攝了多部宣傳漢服文化的短片。
講座時間:
4月14日 13:30-15:00
講座地點:
學悅風詠書社
講座預約:
(活動預約二維碼)
4月14日(周日)講座名額
限額50位,先到先得
主題勞動實踐
我是小小非遺傳承人
本周活動簡介
風箏,又稱紙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深遠,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清明時節,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本次體驗活動將透過風箏的歷史背景介紹、國潮元素的融合意義,以及DIY彩繪風箏的過程,在體驗中更好地了解非遺紙鳶文化。
彩繪風箏
活動時間:
4月14日 10:00-11:00
活動地點:
學悅風詠書社
活動名額:
限額10人
活動價格:
原價199元/人,限時優惠68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