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寫意非隨意,中國畫之魂難在何處?

2024-08-19國風

潮新聞客戶端 廖少華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美術界熱議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先生批評的 「缺少寫意作品」 ,多數讀者贊同靳先生的批評,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恰巧筆者一位朋友舉辦畫展,原定是寫意作品展覽,後來改成了中國畫作品展。於此,筆者就中國畫寫意的基本概念、它在藝術中具有的特征、容易引起哪些誤解以及 中國畫寫意創作為何覺得難 這些問題談些拙見。

「寫意」之說,公眾都很熟悉,亦是繪畫界之常談。就「寫意」二字而言,最常用的解釋是指中國畫傳統畫法之一,與「工筆」相對而言。其特征是作畫時用洗練、誇張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與神。這個說法已經基本上闡明了寫意的概念。

不言而喻,「寫意」是中國重要的藝術文化組成部份;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傳統,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不能割裂,這一點西方學者都註意到。美國藝術評論家派屈克·法蘭克認為中國畫家「充分尊重傳統,然後才能表達自我主張。因而他們創作的許多作品中能明顯感受到對傳統的敬意」(【藝術形式】第44頁)。靳尚誼先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又是中央美術學院著名教授,自然洞察到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責任,他對當下中國畫創作寫意形式的明顯失落提出批評,顯示出一位老藝術家可敬的擔當與遠慮。

明 沈周 寫意冊

寫意創作,容易產生一些曲解。最常見者以為寫意藝術不難,持這種看法者經常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而自我陶醉,以為古代畫家都如此,我們創作時為何不可以瀟灑、隨意、活脫和輕松?其實這是曲解。提出這個說法的元代畫家倪瓚,他的作品真的不求形似嗎?是草草幾筆而成嗎?我們分析最早顯示文人畫之端倪、以詩意表達為主的唐代王維的【輞川圖】與張璪的水墨樹石等作品,可以否定他們的創作絕不是筆戲,而是另一種審美創造形式的探索。

另外,還有一種對「寫意」概念擴大化的趨向。有些理論家把寫意概念延伸,認為作品是「意象藝術」,可以與具象藝術、抽象藝術二者並列為三種藝術,這是不科學的認識。楊成寅先生在【藝術美學】一書中指出:「‘意象概念’在中國美學史上是不確定的、兩義的。……審美意象的存在和作用,並非為中國傳統藝術創作構思過程所特有」,「任何有價值的藝術形象的創造,都不是客觀物件原封不動的、機械的、純客觀的再現或模仿」,「具象藝術與抽象藝術是藝術種類,意象藝術概念並不能夠成立」(【藝術美學】第322頁)。有些工筆畫家曾經提出自己的作品,也具有寫意的因素,從中可見楊先生的立論確有來由與例證。

清 惲壽平 甌香館寫意冊

還有一些人士提問: 當下的寫意如何與現代性相吻合和對接?這個憂慮可以理解,因為許多社會現象都會涉及到所謂的「現代性」問題。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就寫意與現代性硬劃出一個座標。現代性是一種進行時,不同時代都有該時代的現代性質與問答,而寫意藝術也會隨時代而變化。毫無疑問,沒有人會認為完全的模仿古代藝術具有現代的藝術意味。

「寫意」創作,不但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延續,同時更是審美形式的選擇。王朝聞先生提出:「形式問題在美學領城裏占有重要的地位」。吳冠中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坦率地說:「我覺得中國畫傳統的東西裏有很多的優點,很多智慧可以啟發我們。……造型藝術只重視形式不行,還要給它一個意境。……又有思想又有形象才是寶,否則大家都能搞」。這些話,有力地回擊了有些人誤解吳冠中先生只重形式的說法,也對我們討論寫意創作的目的具有重要啟發。

元 倪瓚 五棵樹山水

寫意創作確實難。首要之難----有無創造意識決定了寫意作品的審美價值。吳冠中先生說:「藝術品是發明出來的,發明很不容易」,確實值得我們銘記;第二個方面難在有無寫意精神。這個精神具備之後是否得到充分的釋放?許多傑出的前輩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黃賓虹、齊白石、傅抱石、潘天壽與林風眠等,他們創作中的寫意精神永遠值得學習;笫三個難是寫意技巧。有技而巧才能產生逸品。就基本要求而言,畫家對「物性、筆性、墨性與色性(含水性)」的駕馭如何?凸顯畫家的造型基礎與藝術修養之深淺。所謂峰高無坦途,確屬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