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蘇博西館:走進亞述之王特展

2024-06-15國風

去完了蘇州博物館本館以後,我們又約到了西館,但是到了西館以後才發現,人奇多無比,原來為了某種原來,蘇州的很多景點都取消了預約制度,也包括了西館,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人滿為患,我們在人堆裏真是感覺到有點窒息了。好在在西館逛到了一個難得的展覽,還有一個講解非常棒的解說小姐姐。

這個展的名字叫做「亞述之王:亞述巴尼拔——大英博物館藏亞述文物珍品展」,展覽分為八個單元,整個展覽的脈絡,是從亞述巴尼拔,到都城尼尼微,到宮殿和禦花園,到帝國的征戰與管理,再到對亞述的考古發現。這是和大英博物館一起辦的展,說實話,即使去了大英博物館,我也不一定會去看這樣的展,還有一個是即使真的去大英看了這個展,也絕對沒有這裏的深入,更何況,這次的講解小姐姐,讓我都有一種遇到安然的感覺,這樣的講解,沒有一定的積澱,是絕對HOLD不住的,更何況,這個小姐姐為了理解展品,還去了柏林,一邊講解,一邊給我們看了很多她去柏林看展後,和這個展產生連結的照片。

講解員小姐姐在門口就給我們講了很多

總是被大家團團圍著

這個展主要是以亞述最偉大君主之一的亞述巴尼拔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曾經橫跨西亞兩河流域、創造輝煌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文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之一——亞述帝國。亞述巴尼拔是亞述末期最偉大的國王,他使亞述帝國達到鼎盛時期。亞述的擴張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互動和交流的時代。在亞述巴尼拔去世後不久,這個強大的帝國就如流星般隕落。作為亞述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亞述巴尼拔和他的國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銘印。

說實話,一來是來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麽一個展,二來是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完全是空白,所以要理解這個展,對於我來說,難度是很大的,所以曉貞雖然一再強調一個下午有三場講解,但是感覺聽完了第一場講解,整個人都是蒙的,一副消化不良的樣子。就只能復盤一些自己印像最深刻的內容。

一是見到了美索不達米亞最著名的文學作品——【吉爾伽美什史詩】系列泥板,關於這個詩歌的書還放在我的微信讀書書架上,本來是打算來讀一下的,畢竟這個詩集太有名,但是居然在這裏見到了這個泥板。【吉爾伽美什史詩】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文學中最早最完整的史詩,是古代巴比倫文學的傑出代表作。這些詩是用阿卡德語創作、用楔形文字書寫在十二塊泥版上、以吉爾伽美什為主要人物的長篇敘事詩。沒想到這樣一塊泥板上面,承載著如此厚重的歷史。

二是禦花園和裏面的各種植物。在通往禦花園展區的中途,有一個氣味體驗的角落,可以用嗅覺感受一下禦花園的味道,這裏有各種芳香植物和果樹,在各個地方也都展出了一些植物的擺飾,當然這些植物是假的,我原來以為只是用作裝飾,講解員小姐姐講過以後才知道,原來每一種假的植物,也都是精心選擇過的,這裏展示的葡萄、大麥等植物,都是兩河流域最早開始種植的,大約公元前4000年,兩河流域地區已經出現,然後這些作物在隨後的一千年裏向周邊地區傳播。在這裏布置了很多棗椰樹,在距今5200年前,兩河流域地區就有種植棗椰樹並食用椰棗的情況。

葡萄

棗椰樹

大麥

三是美索不達米亞印章。這個展上展出了很多印章,在7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就已經出現了圓柱形的印章了。由於城市文明和商業文明的發展,加上宗教的發達和文字的成熟,人們在行政管理、商業流通以及財政管理控制方面有了要求,於是,美索不達米亞人成為了世界上最早在文字上使用印章的人。兩河流域的人們用泥板作為書寫材料,用蘆葦稈在泥版上書寫著規範的楔形文字,而所用的印章,就是由泥土制成的圓柱形印章。而後來蘇美爾人用的圓柱形印章則主要是用寶石或大理石之類的石質了,到了巴比倫時期,堅硬的赤鐵礦更成為流行的首選材質。

這個畫中人物的項鏈都是用這些出土的印章做的,感覺好奢侈呀

有很多浮雕,雖然是復制品,但非常值得一看,講解員小姐姐給我們講了很多幅浮雕的意思,講得很詳細,包括裏面的圖案、出現的人物、表達的意思,需要關註的細節,可惜沒記下多少。還有一些官員的浮雕、塑像。

整個展看下來,感覺看展覽真是一個燒腦的事情,沒有一點知識儲備,就是看了一個寂寞,看了一個熱鬧,看了以後,需要進行復盤,雖然沒有記下全部,但總有一個大概,能夠撈到個一二。總之這個展還是比較推薦的,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畢竟不在這裏看的話,需要去大英博物館了,也不是很有這樣的機會,當然還需要遇到擅長講解的誌願者小姐姐。

在蘇博文創區看到的一個非常逼真的胸針

逛完出來在附近吃了個面,天都黑了